电视剧里迎新年

标签:
艺术赏析杂谈 |
分类: 读书看碟 |
过去的一周很牛,是承上启下的一周,继往开来的一周,跨年度的一周。但我却过得极为平淡,甚至非常懒散。辛苦了一阵,好像有些理所当然的做起了懒汉,所以猛看电视剧,在电视剧里迎来了新的一年,呵呵。
先说自己的《春草》。我虽然没有看,但知道剧情(废话哈)。上周末去了趟北京,参加电视剧《春草》的研讨会(下飞机直奔会场,开完就走人,没顾上见任何朋友)。《春草》在北京播出收视率很高,平均8点儿几,最高的两天9点儿几,拍片公司和剧组都很高兴,找了些专家们来座谈评点。自然是表扬为主,但也提出不少意见,意见集中在结尾时,春草该不该偷项链的问题上。很多人都无法接受这个情节,他们太喜欢春草了(包含喜欢陶虹这个演员)。我发言时解释说,人是复杂的,心里藏着天使也藏着魔鬼,遇到特殊情况魔鬼有可能跑出来。还有,人都会有一念之差,这个情节就来自现实生活,很真实。再有,我也从来也没打算把春草塑造成英模啊。导演郑晓龙也是这样的说的,他说春草连小学都没读过,没受过什么教育,一时不慎犯错很正常。后来有个博导提出个看法,他认为小说可以把人写得复杂些,有这个情节能够接受,但电视剧的受众不一样,电视剧不该有。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不是因为他放过了我),小说读者和电视剧观众确实有着不同的审美需求。很多故事在小说里可以出现,电视剧就不行。不知他们会不会改,我不干涉。
第二个有争议的就是春草和春草妈的关系。母女俩一直关系紧张。有个专家说,他不理解春草的妈妈为什么对春草那么凶:“春草那么喜庆个姑娘,大家都喜欢她,她妈妈为什么就不喜欢?”听到这话我忍着才没笑出来,很感性的专家啊。他还说,母亲都是仁慈的,无私的,春草的妈怎么能这样对女儿?我当时想,看来这个专家比我还蜜罐,我都知道,在农村艰辛的苦难的日子里,能有多少爱可以表达?春草妈养四个孩子,每天累得只想骂人,怎么个仁慈法?还有,母亲和母亲也不一样的啊,也是性格多样啊。当然我没去反驳她,让他保留对母爱童话般的感觉吧。还好更多的人很欣赏这对母女的关系,他们觉得是这样的母女关系是文学艺术上的新贡献,以前从没有过。有个研究美学的老师说,春草妈是爱春草的,只是她对春草的爱是“骨感”的爱。这个说法我喜欢,有意思。
第三个有争议的是春草和丈夫何水远的关系。关于这一点,专家们倒没什么意见,他们认为何水远那样的人是肯定有的,春草一次次原谅他也是合情合理的,农村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观念很普遍,很深沉。但很多观众不理解,大骂何水远没出息,骂春草为什么不和他离婚。想不通。我想这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电视剧把何水远的没出息强化了,加了很多他惹麻烦作孽的情节;第二个原因,电视剧把春草的年龄改小了10岁,我写的春草生于60年代初,那个年代的农村女人更依赖男人,观念更保守,电视剧把她改成生于70年,那他们结婚都90年代了,当然会让观众觉得春草太傻,死守着这个没出息的丈夫,犯贱。而且,由于年代的改变,编剧没有相应修改其他因素,造成了很多不合情理的细节,比如物价,还有工资,都不符合那个年代和环境。这些当然是小处,但多少影响了其真实性。
总的来说,电视剧还是不错的。从收视率就可以看出。据说还出现了挺草派和批草派(不是锄草派就行,呵呵)。
不过,我最近看了一部从头到尾我都没有骂过一句的电视剧,真是很好看,很过瘾。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部电视剧,孙红雷主演的《潜伏》,根据龙一的同名小说改编,编剧和导演都是一个叫姜伟的人。我本来就喜欢看这种情节复杂的,加之戏写得好,演员又演得好。真是很好看。各位自己去找碟吧。(好像网上也有视频。)看了后我很佩服这个姜伟,也更喜欢孙红雷了。女主角是姚晨,武林外传里面那个女的,跟孙红雷配戏很有意思。主题歌我也喜欢,是俄罗斯风格的。悄悄说一句,比《春草》好看耶。
另外还看了一部电影《海角七号》,也很不错。
最后谢谢所有的朋友的新年祝福,也衷心祝福所有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