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月的最后一天啊

(2008-06-04 18:37:30)
标签:

地震

杂谈

分类: 日常记录

从5月14日进入灾区采访,20多天来,也算经历了许多危险,吃了许多苦头。我甚至和朋友开玩笑说,这一次锻炼的强度偏大。但我无论如何没想到,在5月的最后一天,我会和死神擦肩而过。虽然幸运,却无法欣喜,因为,终有我们的战友,与死神遭遇。

我一直很难过,以至于不想再写什么,贴什么。今天看到军报上登出了他们的照片和简要情况,再次心痛不已。我把他们的照片和事迹,转贴在此,以志纪念。

 

 

5月的最后一天啊

    这是邱光华在地震灾区的第63次飞行。

  5月31日,邱光华机长驾驶92734号飞机,在两次往汶川草坡乡、耿达乡运送药品、食物之后,下午13时,第三次起飞,执行运送10名医务人员到理县的任务。

  在17天的救灾飞行中,他50多次飞翔在家乡的上空,旋翼下的每一处断垣残壁都是那么熟悉。茂县南兴镇,这是个羌族聚居的小镇,就是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家里的两间房子已经倒塌,年近80的父母,正住在帐篷里。每一次临空而过,51岁的邱光华都会心潮起伏,更增强了完成任务的紧迫感。已飞行了33年的邱光华,在战友们的记忆里,是一位沉着冷静的人。他多次参加军事演习,安全飞行5800多小时,2次荣立二等功,4次荣立三等功。虽然再过11个月就可以退休了,可他在地震发生后积极请战,最多时一天飞7个多小时。参加抗震救灾以来,他飞行63架次,往灾区运送救灾物资90吨,抢运伤员200多人。

  14时20分,邱光华驾机返航。直到这时,飞行十分顺利。在经过汶川时,他与驾驶92750号机的藏族机长多么秀取得联系,双机目视跟进飞行。当飞至汶川银杏乡狭窄山谷时,天气突变,多么秀爬飞到2600米时,与邱光华失去了联系。

  至今,英雄杳无音讯!

5月的最后一天啊

    失去联系的92734机组成员中,有飞行大队三级飞行员、28岁的副驾驶李月。

  5月30日晚,得知要执行飞行任务,李月十分激动。作为大队重点培养的年轻飞行员,他特别珍惜每次飞行的机会,尤其是参加抗震救灾的飞行任务。他拿出地图,仔细察看将要飞行的路线,详细了解每一个着陆点数据,还专门打电话给在成都的妻子汪玉,交待她帮他留心汶川、理县等重灾区方向的天气情况。2003年从陆军航空兵学院毕业至今,李月累计飞行565小时,先后参加过2007中印联合军演、抗击冰雪、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回收等重大飞行任务。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李月多次主动请战。大队也有意磨砺他,多次让他应急起飞,执行至汶川、茂县、理县的飞行任务。李月不负重托,勇飞陌生空域11个架次,多次果断处置空中险情。不管有没有飞行任务,李月每晚总要抽出时间来研究灾区地图,研究飞行线路,选择适合的空投点,做好飞行准备。李月说:“作为一名飞行员,就得时刻准备飞行。”

  李月今年1月领了结婚证后,部队连续受领抗击冰雪、军事演练等任务,他的婚礼拖到现在也没办。小两口有一个心愿:等部队任务不紧张时,来一个有意义的旅游结婚。

 

5月的最后一天啊

    作为空中机械师,王怀远在祖国的天空飞翔过3010小时,很多飞行员都愿意跟他搭档飞行。 执行抗震救灾任务,他已飞行了61小时09分钟。战友们还在寻找他,谁都没有放弃希望,大家都在期待奇迹。

  王怀远,成都军区某陆航团资深空中机械师。47岁,上校,人生正当年。

  作为一名从业30年的空中机械师,王怀远顶着停机坪上三四十摄氏度的高温,带领大家严密排查各种故障,每天都要在外场连续工作16个小时以上,确保战鹰飞行安全。

  与此同时,王怀远一次次随战鹰飞向救灾一线。飞跃艰难险阻、生死考验。投入战斗19天,跟机飞行76个架次。

  在王怀远30年职业生涯中,执行这样的急难险重任务已经数不胜数。王怀远8次飞进西藏,7次飞临雪山孤岛墨脱,出色完成了10余颗卫星回收、数十次实兵演习、航测、边防巡逻等任务,4次荣立二、三等功,被上级评为“爱军精武标兵”。

  那一夜,许多与他朝夕相处的战友都做了一个相似的梦,大家都在梦里问他:你怎么还不回来?

 

5月的最后一天啊

   29岁的空中机械师陈林,是失事机组中的一员。抗震救灾斗争中,他跟机飞行44个架次,每次都充满了危险和挑战,飞行时间40小时22分钟,运送物资11.9吨,解救群众75人,运送救灾人员35人。

  直升机维护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陈林所在的某陆航团机务三中队机械师李莹芸告诉记者,为确保飞行安全,作为机械分队长的陈林,每天飞行归来还坚持对战鹰进行逐项检查。

  灾区老百姓的安危冷暖,在他心中高于一切。战士机械员朱明说,飞机飞抵茂县,陈林和战士们一起把物资搬下飞机。当看到一位脚部受伤的老大娘被亲人背来时,他迅速冲上去,把老人背到机舱内妥善安置,还把自己仅有的一点水和食物捧到了老人面前,老大娘感动得流下泪来。

  陈林自2005年成为空中机械师以来,已累计飞行791小时,多次跟机执行高原试飞、军事演习、抢险救灾等重大任务,荣立三等功1次。

  就在31日飞行前,已经10多天没见面的妻子带着不满两岁的女儿来队看望陈林。马上就要起飞了,一家人只来得及吃了几口团圆饭。临行前,妻子说:“注意安全。”女儿说:“爸爸,你快回来,明天陪我过儿童节!”陈林,这位湖南籍年轻军人,模仿着第二故乡四川的方言笑答:“要得!”亲人、战友,都在期盼他履行诺言!

5月的最后一天啊

    失事飞机的英雄机组里,还有一名士兵叫张鹏,是作为安全员随机组执行任务的。

  21日那天,灾区部队举行了一个缴特殊党费仪式。长长的队伍里都是党员,惟一的普通士兵,他就是张鹏。因出发紧急,他没带多少钱,就把兜里仅有的80元钱以一名非党员的身份作为“特殊党费”交了出来。

  张鹏是2002年12月入伍的士兵,是团里的优秀士兵,二级士官,老家在山东滕州。张鹏到灾区后,借一名干部的手机向家里打过一个电话,告诉爸爸妈妈一切平安,说任务重,没有时间再联系了,请父母不用挂念。他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收养一个灾区孤儿。

 

     让我们为他们祈祷,向他们致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匆匆汶川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