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想到言而有信,这篇文章我真不想写了,要更新博客嘛,可以找一篇旧小说或旧散文。因为太忙,因为太累,因为种种坐不下来的原因。可是,不写总觉得不妥,谁让我这么看重诚信呢?所以,我还是强迫自己在忙乱浮躁中坐下来,写。
从本月21日始到29日止,我参加了省人大。其实我已不是第一次参加了,我是上一届的省人大的代表。这么几年下来还是有很多感想的。大会就不说了,反正是听报告,“按表决键”。在分组讨论会上,我也几乎没有发过言,除了有一次向听会的财政部门工作人员提出一个疑问,后得到解答之外,其他时候我只是听,或者看自己带去的书。有几次想发言,都因各种原因打消了念头。与其说空话套话之类,还不如沉默。但这一次我发了言,因为带队的领导说,我们团大部分都是新当选的代表,而我是上一届代表,希望我带个头,我就谈了。在第一次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我作了如下发言:
我从6年前开始参加省人大。每次开会,听政府工作报告也好,听代表们讨论也好,我最关注的,始终是农民问题。这次听省政府工作报告,当然有很多让人高兴的事,比如四川的GDP突破了一万。记得20003年参加会议时,四川的GDP是4800多,翻了一番。但对我来说,感觉最高兴的是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从2004年起全省取消了农业税,实实在在减轻了农民的一些负担;还有,全省农村的义务教育得到了加强,两免一补(特困学生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全面落实,其中少数民族地区是全免。这些都是令人高兴的。四川是农业大省,农民生活得不到改善,就谈不上真正的发展,城乡差距不逐渐缩小,也谈不上建立和谐社会。但这些改善毕竟是在很低的起点上的改善,当下农民的生活依然是贫困的,农村依然是落后的。所以我个人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的两个地方作一些补充:第一是报告第11页“今后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中没有提到农民,希望加上未来五年“农民的生活有较大的提高和改善”等与之相关的内容;我翻看了一下2003年的工作报告,就有专门的一句,要将农民的纯收入提高到2600元,这次却没有提;二是报告第17页“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中建议补充一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如学校设施、师资建设)”;虽然现在有两免一补,但毕竟原先的基础太薄弱,还是很难全面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据我所知,很多农村家庭贫困的原因,是因为家里出了个大学生(新贫困人口增加的两大因素:因病致贫,因学致贫)。而基础教育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非常重要,一个农民家庭节衣缩食、举家负债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却很难为他的家庭脱贫作出贡献,往往留在城里,等于为城里培养人才了。所以我认为有必要把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写入工作报告中;第三,同在报告17页上,关于“大力发展劳务产业“中,应该加上有关新劳动法的内容。我国今年1月开始实施新劳动法,但因为种种原因,新劳动法还没能给广大务工人员带来益处,就我所知,一些私企老板总是想办法钻空子不签定有关社保和医保合同,还有很多农民工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新劳动法,所以我建议加上在“完善维权救助体系,规范劳务合作”这一句后面加一句“帮助农民工了解认识新劳动法,让农民工真正受到劳动法的保护”。
我的发言得到了我们部队代表团其他代表的赞扬和认同。但是数天后,下发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修改意见”,一共接受了代表的26点修改建议,写进了报告。遗憾的是,我提出的几点建议一点也未被采纳。认真看了一下报告,后两点不被采纳我基本认可,其他条款可以包含在内。比如关于教育,在专门的教育条款中强调了,比如关于农民工的问题,也算包括在了“规范劳务合作”中。唯有第一条我感到遗憾。我特意看了上届政府工作报告,当时农民的纯收入是2107元,这一次是3546元,6年时间增长1千多,实在不算多(何况这还是报告中的数字)。看看今天城市的变化,看看今天物价房价,城乡差距真的是越来越大了,作为一个有众多农村人口的大省,难道不该引起格外重视吗?我觉得写不写上这一点,体现出政府对此的重视程度。虽然写了并不见得就做的好。
但我还是承认,很多代表提的修改意见比我到位,被接受修改也是让人高兴的。
最后我想说,参加这样的会议,关键是态度。我不至于单纯到以为自己真的可以参政议政。但是既然参加了,就应当有一个问心无愧的态度。这几年下来,我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了解掌握了不少地方建设的情况,以及政府机构的运作情况。我也看到这五年来人大出台通过和修改完善了近百件地方法规,这些都成为我们国家法制化进程中的一部分。
正因为知道了解很多,才不想简单去指责和批评。毕竟我这样的书生,只是旁观者,对农民纵是有一颗关注悲悯之心,也做不了任何具体事情。都是说起容易做起难啊。因此,尽管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有许多让人叹气的地方,还有许多让人生气的地方,我只能做到我自己不成为让人生气中的一分子。
任何事,态度很重要,这算是我的态度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