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兵沙蠡

(2007-08-03 22:20:40)
标签:

文学/原创

分类: 散文随笔
   各位朋友,我的电脑终于整治好了。不是靠杀毒,也不是靠重装系统,而是动了硬家伙——将主机整个升级了:CPU,内存,主板,硬盘还有显卡统统更新换代。因该电脑虽然买的时候是个品牌机,但毕竟用了4年了,根据电子产品的发展速度,早已进入老年。完全扔掉买新的俺又舍不得,于是折中一下作部分更新。虽然耽误不少时间,总算弄好了。现在速度的确比过去快多了,并且再不会发生不让我说话的事情了。
    在离开电脑以及网络的日子里(三天半时间),深感自己对电脑以及网络已产生了依赖,尽管我一再批评自己这样不好,但还是显得有些烦躁。呵呵,不好意思。
    谢谢帮我出主意想办法的朋友,谢谢这些天依旧来访的朋友,谢谢祝贺我节日的朋友。等我空些了再回访各位,拜读读各位的妙文。
    下面先贴一篇我八一期间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散文:《老兵沙蠡》。
 
 
    从沙蠡的简历看,他是1970年入伍,1977年退伍的。当他在云南怒江著名的片马风雪丫口守边防时,我还在重庆读书。当他退伍回乡时,我才当兵来到部队,所以在沙蠡面前我是个地道的新兵。当过兵的都知道,部队里新兵对老兵那是绝对尊重的,故每次沙蠡叫我老师的时候,我总是忐忑不安,好像做错了什么。但纠正了几次他坚决不改,我也没办法了。

不过叫老师都不算什么,毕竟我当过三年老师。精彩的是沙蠡还叫过我大哥。1991年夏,我们笔会一行到丽江,中午丽江军分区盛情款待,给我们喝一种丽江特产的窨酒,其实就是米酒。那酒甜甜的,一点儿辛辣都没有,我放松了警惕,在主人的热情劝说下喝了一杯。没想到窨酒后劲儿很大,午饭没吃完我就晕了,回到招待所蒙头大睡。那时沙蠡还在当工人,但已经在《人民文学》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作品了。在我去丽江之前,他也给我们《西南军事文学》投过稿,我看他简历中说曾当过8年兵,且是边防部队的,就比较亲切,稿子虽然没用,但给他回了信,还寄了我们的刊物给他看。这样我们算是认识了。那天沙蠡听说我也来丽江了,就兴冲冲跑到招待所来看。同行的云南作家尹瑞伟告诉他,裘山山喝醉了,在房间里睡觉。沙蠡说,那我一定要去看看他,他对我很好的。尹瑞伟就领他到了我住的楼下,没想到沙蠡冲着楼上高声大喊,山山大哥!山山大哥!

满院人都笑起来了。尹瑞伟连忙拉住他,说你怎么叫人家大哥啊,人家是个女的,比你还小呢。等我从房间出来时,沙蠡已经是的脸红脖子粗了。那个时候的我,三十出头,的确和“大哥”相去甚远。沙蠡嘟囔说,噢,我一直以为她是个中年男人。后来每每提及此事,沙蠡都要脸红一次。其实不怪沙蠡,我的名字不像女性,我的字体也不像女性,当编辑时不少作者给我写信都称我先生,认为我是个男人,何况那天我还“喝醉”了,怎么想都该是个“大哥”的。呵呵。

我从丽江回成都后,沙蠡又不断有稿子寄来,无论我回信说用还是不用,他都不泄气,只是一个劲儿的写,不言放弃也不发牢骚。直到1994年,我才编发了沙蠡的一个短篇小说《越界》。在我印象里,那篇小说写得很不错。从他第一次给我们写稿到这篇作品发表,已过去了6年的时间。

后来我得知,沙蠡从12岁开始迷上创作。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他,完全是凭着热爱和执著走文学之路的。据说他前前后后投了上千次的稿,也前前后后收到上千次的退稿(其中大概有10次是我退的),被发表的稿件只占他投稿的百分之五左右,年近30才发表第一篇作品。一个被上千次退过稿的人至今还在写作,实在是让人佩服。上哪儿去找这样顽强的人?尤其是现在,有了网络,发表作品变得容易了,一些小青年更是经不住一点儿挫折,你退他一次稿他就会泄气,就会发牢骚,更不要说无数次退稿了。

沙蠡的人生道路也不平坦,工、农、商、学、兵,样样都干过,历经艰辛,吃了不少苦头。可他始终没有放弃文学,干哪一行都把文学背在背囊里往前走。他自己也说,我在创作上没什么才气,完全是靠苦干硬干出来的。沙蠡的这种顽强,我想除了纳西汉子特有的秉性外,就是军队养成的品格了。如今的沙蠡已出版了44本书,计3千多万字的作品,真是可观!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学术研究,样样都写过。当然写得最多的,还是关于丽江的种种文字,丽江的传说,丽江的典故,丽江的文化,丽江的风景,丽江的今天……可以说为提升丽江的知名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眼下的他,已经是丽江文联主席了。

很多人都说沙蠡是个执著的热爱文学的纳西汉子,而我,更愿意说他是一个勇敢顽强的热爱文学的老兵。

我以新兵的名义,向老兵致敬。

 

                  20066月,成都北校场

                          修改于今年八一前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荷花依然开放
后一篇:永远的兄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