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山山山
山山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039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磕磕绊绊到敦煌

(2007-07-11 23:20:45)
分类: 日常记录
    1、一直想和儿子一起出游一次,商量半天选择了敦煌。因为忙,只能利用周末,于是匆忙订票,周四晚上出了门。
    红眼儿航班,22点20分起飞。想想是朝艺术之圣嘛,应该辛苦一点儿。不料办理登机时,小姐轻描淡写的告诉我们,航班晚点了,目前预计是3个小时。我们还来不及说什么,小姐就说,机场已经为你们提供了休息的宾馆,赶快坐车去吧。

    只好去宾馆。拖行李到门口,去宾馆的车刚离开。当时就隐约产生了不走运的感觉。想打的士,的士司机不愿意。我们就拖着箱子下去找民航宾馆。一路上遇到形形色色鬼鬼祟祟拉生意的人,这才发现夜色中许多人在忙碌着,没有歇息。有家宾馆门口还在吵架,四五个中年妇女跳着脚在那里骂人,大概是那家宾馆抢了她们的客源。此情此景,哪里像大都市的航空港?走了一家又一家,越走越远,几乎离开机场了,都没路灯了,都像黑社会了,才找到伟大的民航宾馆。

    自然被安排在一个非常简陋的房间,等待。深夜困倦不已时,宾馆让退房,又进入候机厅等候。漫长的时间里,没有一个工作人员出现。没人解释,没人安慰,没人道歉。好像晚点3个多小时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什么吃的都没带,饥肠辘辘加上哈欠连天。无以言表。若不是行程已安排妥当——兰州到敦煌的机票买好了,敦煌返回成都的机票也订了——真想退票走人。

    凌晨2点,飞机终于起飞了。趁着夜色飞往西北。想想从来没坐过夜航,也算体验一下吧,遂安慰自己不要生气。凌晨3到达兰州机场。辛苦了接机的同志。兰州机场到市区75公里,是除拉萨外最远的一个机场了。所以等我们潜入兰州住下,已是凌晨4点半。看到桌上有黄瓜桃子,不由分说吃了两个,然后倒头就睡。

 

    2、早上9点被叫醒,因为当天还有很多安排。第一安排就是吃牛肉面。走之前就已有兰州人士介绍到兰州一定要吃牛肉面。吃面的过程很有趣,让我们充分体会到了西北人的朴实和直率。这里先按下不表。面后我们打起精神游览兰州。

    N多年前我就听老爸说,兰州有黄河穿城而过,这让我很向往。我曾经住在运河穿城而过的石家庄,对流经城市的水有别样的感情。来到黄河岸边一看,果然不同凡响,滔滔黄河水汹涌向东,两岸高楼林立,山脉连绵,让兰州城一下子显出与众不同来。

    黄河第一桥是必看的。此桥至今刚好一百年,仍是人来车往,结实耐用。桥头有碑,上写该桥由美国人设计,德国人修建。据说修建者德国某公司,今年还专门来询问此桥,延续着他们的“售后服务”。闻之对德国人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

    陪同我们游览的同志显然已无数次的陪同过了,因此礼貌周到而毫无热情,有步骤有计划的将我们拉到每一处观看,并作简单介绍。每每介绍完后,他就指着一处说,照相吧,就站这儿。我们母子二人就在他指定的位置上照相留影。我知道这个时候顺从是对他最好的回报。有两处景点我提出不看了。可他认为多看一个算一个,坚持要看。也只好强忍困倦顺从。

    有时候就是这样,双方都在为对方着想,可双方都很累。

    总得来说,我对兰州印象不错,比想象得要好,尤其是沿着黄河建造的四十公里绿化带,很是漂亮。据说我们去的这个季节,是兰州最好的季节,如果冬天去,印象就全坏了。空气质量差,视野里没一点儿绿色,又冷又干,夜里连觉也睡不着。

    就不罗嗦一天的行程了,毕竟我们的主要目的地是敦煌,兰州只是路过。于是傍晚时分我们赶到机场,准备搭乘7点的航班飞到敦煌。

    办理登机手续时,见服务台前竖了一白板,上写:由于天气原因,某某航班将延误。具体时间待定。

    那某某航班就是俺乘坐的航班。看来挫折教育还将持续。

    我想再晚总不会晚到第二天吧,就让送行的同志回去,我们自己慢慢等。一等又是三个小时,直至深夜11点才起飞,飞向第二天。想想从来没有连续两次坐过夜航,也算体验吧。还是劝自己不要生气。

    不过,我很想知道,一个航班到底要晚点多少个小时,民航才会给予赔偿?是晚一天?还是晚一周?还是除了掉下来一概不赔?俺真想问问民航总局局长。

 

     3、又是趁着夜色潜入敦煌,好在这次是在1点之前。在很简陋的招待所睡下,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又是7点多被叫醒,早饭后与另一组游客被安排在一个车上前往旅游景点。

    先是鸣沙山月牙泉,后是莫高窟。到敦煌来的人,主要就是游览这两处。前者是自然的奇迹,后者是人类的奇迹。在我看来,其珍贵程度不相上下不分仲伯。

    可惜的是,时间太短了,我们被送进了运作流程,由不得自己,这里两小时那里两小时,打仗似的一个上午就跑完了。唉,看来还是要自己安排才行。

    尽管如此,也收获不小。那月牙泉让我吃惊不已,它怎么就能在漫漫沙漠的环绕中生存?还滋生出一片绿色?那沙山的沙怎么就会朝上吹而不去掩埋那弯浅浅的水?它们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怎样的爱?

    估计有不少神话传说,但我不想去看,不如自己想像。

 

    4、莫高窟让我震撼,一下觉得自己去得太晚了,早些年就该去的,谁知怎么会延误至今?

    进去被告知不准拍照,正好用心去看。为了保护洞内文物,所有的洞都不开灯,进去后漆黑,由解说员用电筒照明讲解。每一个洞都令人惊异,令人赞叹不已。

    但最让我心情沉重复杂的,是藏经洞对面的藏经洞文物展览馆,里面展出了被英、法、美、日等国盗走的部分珍贵文物的临摹画,看着那些美丽非凡的壁画,那些稀有珍贵的经书,那些无价之宝,就那么永远的客居在了异国他乡,真真是难过不已。我们这些后人,愧对祖先。

    关于藏经洞,可能很多朋友已经从余秋雨的《道士塔》一文中有所了解了。在我们进入莫高窟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个道士塔,在阳光下很白很耀眼。尽管我们不能把这段耻辱和罪过推到王道士一人身上,但看到那个塔,还是生气。

    回顾一下吧。1900年,王道士发现了藏经洞,及时汇报给了当地政府官员,最初他还是知道它的价值,知道应该保护的。可惜没有引起重视。当时任甘肃学政的金石专家叶昌炽也无能为力。直到1904年,清政府才给叶昌炽下达了一句“检点经卷,就地保存”的指示,但也舍不得花银子将其运出保护。

    到1907年初,英国人斯坦因到达了敦煌。那么荒凉的无人烟的戈壁,也不知他怎么找去的。他仅用四锭马蹄银,就从王道士那里买走了大量文书。一年后,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又到此,将大量敦煌古卷运往巴黎。随后而至的,还有俄国人、日本人和美国人。其中最可恶的是美国人(这让我对美国人的好感大大降低),他们竟以粘取的方式试图剥下壁画,结果对一部分壁画造成了永久性破坏。

    我们在洞内看到了那些剥取未遂的壁画,画面已被破坏。真让人心痛。

    但更让人心痛的是,这些文物大多并不是偷偷盗走的,而是大摇大摆运出去的。斯坦因在运出之前,还在北京举办了公开展览,清政府竟没有进行丝毫的干预。可以说,政府的无能愚蠢,是我们失去这些文物的重要根源。

    可还有更令人愤慨的事发生:当敦煌古卷轰动世界时,清政府和中国学者们方才醒悟过来。一批学者自己出钱垫开始资抢运古卷时,但在经卷从敦煌运往北京的途中,却屡屡被地方官豪夺窃取,而北京一些学者名流也监守自盗,致使古卷再遭厄运。

有贼入室是可悲的,更可悲的是无人抓贼,还监守自盗。

    重述这段历史,心情很是沉重。

    在我们去之前的6月,恰是敦煌经卷流失100周年的日子。现在,西方学者把这个日子,即1907年6月13日(英国籍探险家斯坦因从莫高窟运走大批经卷的日子),定为敦煌学的起始日。中国人,有多少耻辱还背在身上、要传给子孙啊!

    可我们不得客观的承认,那些被外国人以各种方式运出去的经卷,都完好无损的尽数保存在各国的博物馆等研究机构内,而那些被我国地方官员和学者名流们私自藏匿的古卷,却再没有重见天日,造成了敦煌学史上的一大遗憾。

    所以有学者提出,今天我们要以宽容开放的心态,对待那些藏之于世界各地的敦煌古卷。若能够追讨回部分敦煌古卷,自然是国家之大幸,但更为重要的,加强国际合作,共同致力于整理和研究这一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使掩藏于黄沙之中千余年的敦煌古卷,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虽然想起来难过,我还是同意这个观点。

    目前莫高窟开放的千佛洞有三十多个,每张门票可以看十个,我们看到第九个时,同来的几个没兴趣的人,已在外面等得不耐烦了,不断的催我们,真不明白他们何苦要来?附庸风雅?我们只好放弃最后一个洞。所以,还得再去。


    5、敦煌的日头实在是厉害,感觉其威力足以将人烤熟。我们被告知,由于太热,下午不安排活动了,在房间里休息。想想我们只在敦煌呆一天,还休息半天,实在太对不起两次夜航了,于是自己打的出门,上街转悠。

    悲剧再次发生:坐出租车时,俺把跟随了俺多少年的那部相机掉了,就是那个拍了无数照片贴在博客上的数码相机。因为光顾着拿伞,忘了相机。发觉时,已过去两个小时。

    真是沮丧啊。经济损失不说,关键是里面已经拍了那么多照片。特别是在兰州的,包括那些在指定地点拍摄的留影,也全没了。还有上午拍的道士塔,沿途拍的戈壁。唉唉。

    这个时候就怨自己不够有名,若是演艺圈儿的大名人,比如宋丹丹什么的,拣到的人一看,啊呀我的妈呀,这不是咱的偶像吗?赶紧给她送回去吧。可现在人家打开一看,啊呀这是哪个倒霉蛋啊,把这么好一个相机丢了?

    这个挫折教育真是挺深入的。

    和儿子两个探讨了一下此行的霉运,最后统一思想:不能让这些事影响了情绪,还是要将剩下的时间安排好。于是晚上我们再次前往鸣沙山月牙泉,把上午没骑的骆驼骑了,没登的沙山登了,该补拍的照片补上。莫高窟晚上是不开的,但鸣沙山依然开放,因为敦煌的白昼很长,晚上近10点才黑。

    鸣沙山的门票是120元,莫高窟的门票是160元。看上去后者贵,其实不然。莫高窟你买了票就可以足足看两个小时了,鸣沙山还得继续掏钱。进门租一个鞋套10元,骑骆驼60元,滑沙25元,七七八八加起来,得200多了。

    当然,俺没意见,你自己要来嘛。再说支持西部开发人人有责嘛。俺们骑着骆驼上了沙山,又从高高的沙山滑下。站在夕阳下的沙山俯瞰山下绿洲,感觉真是不错。天黑后方尽兴返回。

 

    6、按计划第二天返航。早上6点我们就赶到了机场,这次不但没晚点,还提前了十多分钟起飞,很顺利就到了成都,很顺利就坐上了编辑部小刘接我们的车,很顺利的就快要到家了。

    可是,是谁说的,挫折教育一定要有始有终?在距军区大门还有一站路的时候,我们的车坏了。司机小刘不好意思的看着我,我说不怪你,肯定是我们自己的运气造成的。

    发了一会儿呆,确定必须另外打车时,我们只好提着行李下车了。天正热,太阳正发威。我们坐三轮车到大门口,再顶着太阳拖箱子回家。一进家门,小刘打电话来说,车突然又好了。

    至此,坎坷的敦煌之旅落下帏幕。

    根据挫折就是财富的人生哲理,此行收获颇大,不但欣赏了珍贵的佛教艺术,还享受了大自然的美丽,还外带了一笔财富。真值。

    还是贴几张幸存的照片吧,是另一个相机里的。

磕磕绊绊到敦煌

 黄河穿城而过的兰州

磕磕绊绊到敦煌

     黄河第一桥。1941年改为中山桥 
磕磕绊绊到敦煌
著名的黄河母亲雕像(兰州人说,我们是黄河母亲,河南是黄河儿女,山东是黄河子孙。有趣,记之。)
磕磕绊绊到敦煌
几位老人在河边的绿化带里唱信天游,自娱自乐。

 

磕磕绊绊到敦煌

从沙山往下看月牙泉,泉水已经很浅了

磕磕绊绊到敦煌

远看仿佛已要被沙漠掩埋

磕磕绊绊到敦煌

从沙里长出来的树,没看清是什么树,骑在骆驼上拍的,一晃而过。

磕磕绊绊到敦煌

莫高窟所在的岩石崖壁。

能看到的这一段是北段,有许多当年工匠住的石窟,南段就是宏大的艺术石窟群了。工匠们住在最简陋的地方,创造出最伟大的艺术。

唯一一张能看到石窟的。

磕磕绊绊到敦煌

透过车窗拍到的戈壁

看到这样的云忽然想,“大漠孤烟直”中的烟,也许是指的云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的高考门
后一篇:梦的解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