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复杂的人性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历史有深深的打上了复杂人性的烙印,在历史长河中的一刹那人性的复杂令人眩晕,在历史人物身上复杂的人性又会使历史长河汹涌澎湃。易中天,李安两位名人看似相即甚远,但在学术品位上确是殊途同归:从人性的角度解读历史.
易中天解读历史,彻底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无聊之极,他把历史人物首先定位于一个普通人,再从人性出发,从人性的角度品读历史,解读历史人物,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解构历史人物,一下子让那段历史鲜活起来尔等观众听下来,首先的感受不在于欣赏他的演讲口才,而在于他没有糊弄我们。
李安说过,他要记录和再现一段历史,如果他现在不做,怕人们要淡忘了。这就是李安爱情和人性故事背后的日本侵华历史。在那段屈辱的历史中,人们对自己的道路和命运不能控制,人性埋没。除非苟活着,麻木着。
镜头一:易先生对王佳芝说:“我宁愿相信你,我相信你,我相信你恨我,我已经很久没有相信别人了。”这句话流露出他渴望回归人性最初的感觉,那种与别人不加掩饰,真诚交流的本性。
镜头二:易先生在自己的书房对王佳芝说:“你真的要来这地方吗?真的要进来吗?”言辞间充满了对自己工作环境的厌恶。
镜头三:在日本艺妓馆里王佳芝给易唱起了《天涯歌女》天涯海角觅知音,第二段马上说的就是国破山河在的哀伤,家山北望泪沾襟,第三段更联想到人生短暂,青春如此的悲凉,人生谁不惜青春?易可能想到自己终日在恐惧和反范戒备中度日,也许他有过青春的梦想,人生呀谁不惜呀惜青春,然而国破山河碎,自己却成为自己也不想做的汉奸。所以易哭了,他的人性得以重现。
镜头四:易和王在床上疯狂地做爱两个人脱去伪装和面具,赤裸相见,坦诚相见,做一回他们真实的自己,做到极致,希望不再回来。而性,是最原始最直接的方式,在性中,他们做回了真我。
镜头五:王佳芝对易说:“走吧。”很简单就两个字确是一个女人的爱情在那段沉重痛楚历史下亲声地叹息抑或是撕裂的呐喊。王爱上了易,对这既是人性这就是爱情与道德无关。
镜头六:易像钻进自己的龟壳一样逃进了自己的汽车,易从这梦一般的场景中醒悟过来,他又做回了汉奸,他的人性又掩藏起来,又回到了掩藏自己人性的龟壳。
镜头七:易来到王佳芝住过的房间,坐在她睡过的床上,此时他杀不杀王佳芝已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美丽的梦也只能是梦。他不得不回到现实,遥想一下在这样的苟活的岁月,那曾经短暂的真情,那片刻的温存。
镜头八:李安哭了,马英九也哭了,中国人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