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味道锅贴牛肉美味电脑人人有 |
分类: 美食系列 |
1、中华美食在国外不乏忠实的拥趸,而《舌尖上的中国》又为中华美味添加了一把火,使得喜爱中华美食的老外日渐增多,同时也对美食的品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人逢年过节喜欢吃水饺,但在西方食客中很难分清水饺和锅贴之间的区别,一般统称为
Dumplings。澳大利亚的牛肉鲜嫩美味,就地取材,做了几次锅贴,溢美之词不绝于耳,且一发不可收拾,吃过的外国朋友想要食谱,于是拍照整理成博文,以供大家交流,参考借鉴之。
2、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懒懒的牛羊绿地跑。这是澳大利亚旷野的真实写照。取食材自然不能没有它,而牛骨髓价廉物美,营养价值高,但和现有的价格相比,似乎属于未被赏识的潜力股!硕大的牛骨多钱一根?2.5澳元!
3、这个庞然大物,如用家用菜刀处理,一定是难以胜任的。故在购牛骨的时候勿忘请商家使用电锯切割一下。
4、在国内一直用猪肉的五花肉做锅贴馅的,在澳大利亚用牛肉糜加上牛骨髓之后,制作的锅贴口感会更加好!美味未必高价,廉价也有美味!如哪天去市场看,牛骨头翻倍了,那么,有可能是因为此博文泄露了天机所致。
5、言归正传,进入牛肉锅贴馅调制的步骤:首先,用调羹将牛骨髓剔出,再使用调羹背面,将牛肉骨髓碾碎。
6、然后倒入牛肉糜、盐、糖、黑胡椒、美极鲜酱油等调料(根据个人的口味轻重取舍),朝着一个方向搅拌。
7、补充一下,提前将葱花和姜片泡在水中待用(葱姜是去腥的佳物)。但有些食客不吃葱姜的,而使用葱姜水他们却全然察觉不出来,这叫瞒天过海法。什么叫众口难调?高明的大厨,和里弄居委会大妈工作性质差不多!
8、如不加水,牛肉馅稍干,难以搅开,但也不要一下子将葱姜水倒入牛肉馅中,而是加点水,搅拌一下,尽量朝着一个方向搅拌,也不要太快,以免牛肉陷泄了,直至起稠。最后加入适量的麻油(锁住美味)。而加了葱姜水,牛肉馅不仅好搅拌了,还能使得锅贴的口感会更好,一口下去,汤汁盈口,让食客的味蕾得到充分的享受。
9、外国朋友更注重量化:一张8公分的锅贴皮,加入18克的牛肉馅子,正好使得锅贴外形饱满,又不会露馅。
10、包锅贴没啥技术含量,和包饺子的方法类同。但是,对初次尝试的外国朋友来说(有人竟然不知道如何将肉裹进去!),似乎需要多说两句:将包有牛肉馅的皮子四周沾点水(以便黏牢),然后对折,在中心点捏一下。
11、然后,再在中线略靠前端(这是锅贴站起来的关键所在)开始往当中捏褶皱(而不是从中线开始捏)。
12、锅贴的右半部分,从右往左赶褶皱,这样的效果,一是美观,再则是在油锅中煎出黄脆的平底(好吃)。
13、完成包锅贴右边的褶皱之后(通常半边是在四个褶皱左右),再使用同样的方法从左往右捏褶皱。
14、先右后左,或者先左后右都可以,最后一个漂亮的锅贴成型,再检查一下褶皱处是否捏牢?以免漏汤汁。
15、锅贴最好现包现煎,不要将包好的锅贴放在冰箱内存储,时间一长肉馅中的汤汁浸入皮子之中,口感不好。
16、做好锅贴,将锅洗净,大火热锅,去除水渍,然后加油。
17、再将包好的锅贴逐个放入锅中(稍留间隙,以免粘连),不时翻开看一下,等到锅贴底部略带焦黄。
18、即可加少许清水(注意安全:高温油花遇水飞溅出来),迅速盖上锅盖,大火焖烧,逐渐收汁。
19、汁水即将收干,均匀地撒上葱花(如遇到不吃葱的食客,可以省去这道工序),盖上锅盖,直至收干。
20、随后,撒上脱皮的芝麻(起香)。再翻开锅贴看一下底子,黄灿灿的最佳,关火一分钟即可出锅。
21、出锅上盆,再配上自制的糖醋萝卜(形似蘑菇,好玩吧),被朋友赞誉为这是吃 Dumplings
的最佳组合。用一位意大利同事的话来说,我最喜欢制作 Dumplings
,但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 Dumplings 了。可见其魅力!
22、物尽其用:剔除了骨髓的牛骨头,千万别扔了,还有剩余价值的,首次熬制的汤汁(放在冰箱中冻结)还可替代牛骨髓的作用。第二次熬制的汤汁,放些咖喱、粉丝,还是美味的咖喱牛骨汤,和牛肉锅贴也是堪称绝配。
23、主料:牛肉、面粉(如买现成的水饺皮子也行)适量。
24、辅料:盐、糖、葱花、姜片、素油、麻油、芝麻、黑胡椒、牛骨髓、美极鲜酱油,适量。
每到逢年过节,这个牛肉锅贴的点击率最高,食材来自于西方,食谱来自于东方。私家秘制,超级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