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史前文化】

(2012-09-17 07:04:20)
标签:

半坡遗址

仰韶文化

人面鱼纹

陶盆

母系社会

分类: 旅游回眸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史前文化】

①昨天是西安西线一日游,今天是西安东线一日游。因为都是来西安旅游的散客购票,所以,接游客是从这个宾馆接两位,那个旅店上三位,一车四十多位的游客,花去将近半个多小的时间,也让我们顺道游览了西安街景。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史前文化】

②第一站来到《半坡遗址博物馆》,据资料记载这是黄河流域一座比较完整,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的村落遗址。博物馆地处西安市环城公路圈内的灞桥区半坡路。可见西安早在6000多年前已经是华夏先民生产与生活的宝地。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史前文化】

③据展馆资料介绍:这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半坡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东岸半坡村北,1957年在半坡遗址上建成,1958年正式对外开放。比较特别的是这发掘的3000多平方米的原始村落居住区盖有保护大厅。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史前文化】

④早期居住房屋建筑是半穴式,一半在地下,另一半则以坑壁为墙露在出地面的部使用各种材料盖上斜坡屋顶,这种房屋既低矮又潮湿,但是这种直立的墙体及带有倾斜的屋面,已形成了后来我国传统房屋建筑的基本模式。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史前文化】

⑤半坡遗址中除了有早期民居简陋的房屋、地窖、灶坑之外,还散落着男女分葬的集体墓地,甚至还有翁棺群。据考古发现这些陶罐上有一个陶盆扣着,而陶盆中间竟然钻有一小孔,据说这是让死者的灵魂进出方便。愕然!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史前文化】

⑥半坡人属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制和石器。妇女是主要的生产力,制陶、纺织、饲养家畜都由她们承担。形成了“民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格局。男人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多从事渔猎等体力活。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史前文化】

⑦上图是出土的半坡人用来烧制陶制品的土窑,展板上明白标示着:半坡遗址出土文物展览馆中看到的大量绚丽多彩的陶器,就是出自于这么简陋的土窑。观后真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半坡遗址的先人是何等的智慧和聪颖……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史前文化】

⑧半坡遗址文物展出厅中展示着发掘出来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记忆艺术品。其中包括石斧、石铲、石刀、敲砸器、箭头、骨锥、骨刀、骨针、鱼钩、陶钵、陶盆、陶碗、陶罐、陶甑等。上图为半坡人佩戴的贝壳等饰品……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史前文化】

⑨这款彩陶盆上的鱼饰图有特色,鱼鳞已经被简洁的黑白流线型线条所涵盖,图案清晰,笔画疏朗,简洁明快。鱼目窥视猎物炯炯有神,鱼嘴夸张地张开着,凶狠无比,画鱼点睛,活灵活现!不得不佩服古代艺术家的才艺。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史前文化】

⑩上图是《人面鱼纹》彩陶盆,这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物,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1955年在陕西省西安市半坡出土。彩陶是由细泥红陶制成,在陶器表面以红黑赭白等色作画后烧成,永不褪色。此陶器人鱼合一,人面呈圆形,嘴角两边各衔1条小鱼,两侧耳部则簇拥着两条小鱼。高高束起的发髻用鱼纹装饰。还有一说,这这图纹还是一款最早的女性生殖器的图标,这和母系社会女性地位有关,这里属于仰韶文化。考古专家们感慨:半坡人何以创造出人鱼合一的图纹,是千古之谜。这款国宝级的文物造型已经成了半坡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史前文化】

参观完《半坡遗址博物馆》提前来到集合地点,庭院中有颗大花曼陀罗开得有些夸张。这让我们想起了前几天在安徽亳州华佗纪念馆中的草药园看到的这种植物,数千年之前华佗开创了使用曼陀罗植物来当手术前的麻醉药,成为中药史上的奇迹。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人才辈出,才智聪颖,先人们在艰困的环境中孕育了中华文明……

 

 相关博文:点击可查看 电脑人人有 原创【旅游回眸】系列博文 

 

http://s03.flagcounter.com/count/Tn9/bg=CCFFFF/txt=111963/border=CC1DCC/columns=7/maxflags=100/viewers=3/labels=1/pageviews=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