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精美彩绘花戏楼·古韵依旧】

标签:
电脑人人有亳州花戏楼大关帝庙朱公书院岳武穆王庙岳飞庙 |
分类: 旅游回眸 |
1、知道花戏楼是几十年前的事情,那时的花戏楼隐藏于古街小巷之中……据《创建戏楼题名》记载:戏楼建于康熙十五年,比庙晚建二十年。上图这个气势宏伟的《廟會廣場》门楼位于亳州市新建的明清一条街之尽头。
2、亳州花戏楼座南朝北,表演的舞台悬架于二楼,表演者从两边的木梯拾阶而上,大门过道从舞台底部穿堂而过。回首望去,戏楼台屋面由琉璃铺饰,飞檐翼角,动感十足,色彩艳丽,阳光折射其上金碧辉煌,花名远扬!
3、同伴见《大関帝廟》牌匾悬挂于花戏楼进口处有些疑惑,询问是不是进错了门?我一探头,没错,花戏楼前标志性铁旗杆赫然矗立在那里。其实,关帝庙先于花戏楼建造,这里香火旺盛,也成为商家祈求生意兴隆福地。
4、据清乾隆《重建大关帝庙碑记》称:亳州北关大关帝庙,建于国朝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走近《大関帝廟》牌楼底下,抬头望去精湛的砖雕凹凸有致,栩栩如生,历经岁月的涤荡,依然向人们讲述着久远的典故。
5、向日葵的砖雕饰边,让视觉趋定于中间立体感颇强的浮雕,因为我们是自由行,故没聆听导游讲解的福分,想要知道其中的故事,只能侧耳蹭听其他的导游从扩音器中传出惟妙惟肖的趣闻轶事,我的思维随之融入故事。
6、龙盘祥云,麒麟送福,牛壮羊肥,双狮舞球。纹饰工整,粗细相宜,颇见功力!左上方:官人脚蹬兽首,手扶玉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右上方:狮首笑口微开,戏球自如,那藤球可是镂空的哦,雕工细腻,赞叹不已。
7、大门两侧分别是“钟楼”和“鼓楼”小门,从东边“钟楼”可以拾梯而上东侧的观戏楼,凭栏欣赏,别有情趣。从西边的“鼓楼”则可以直奔西侧二楼的观戏楼看戏,很是合理。据说此门头上的雕饰都是出自戏中场景。
8、因为花戏楼直面关帝庙,故也不妨碍烧香者通过戏台子底下的大门通道穿堂而过焚香拜佛,祈求万福,保佑平安。了却心愿,再回首走出关帝庙,就可以欣赏花戏台上的精彩表演。唱戏者面对关老爷,亦会唱得更卖力!
9、花戏楼位于亳州城北关,涡水南岸,原名“大关帝庙”,后又称“山陕会馆”,是一座建于清康熙年间的专供演戏的建筑。那时的商人远离家乡,会馆就是他们交流讯息,交际娱乐的场所,可免去思乡心切焦虑之情……
10、花戏楼原名为歌台,古时候演戏用的舞台。戏台子上嵌满大杨木透雕,据说有18出三国时期的戏文所组成,里里外外有600多位人物造型,并饰以五颜六色的彩绘,艳丽夺目的顶饰被看戏的老百姓戏称为“花戏楼子”。
11、虽经岁月的侵蚀磨砺,举首望去花戏楼的大木透雕顶饰依然可见色彩缤纷,战骑临阵不惧,干将挥刀对垒,人物造型呼之欲出。《三气周瑜》、《七擒孟获》、《舌战群儒》、《长坂坡》、《空城计》、《上方谷》……
12、侯爷手捧仙桃乐,静观龙争戏虎斗。双龙戏珠巧玲珑,势如破竹令旗至。
一曲阳春唤醒古今梦,两般面貌做尽忠奸情。三人成戏扬善抑恶调,四面喝彩扬眉吐气景。
13、这里就是花戏楼大门从东侧的“钟楼”小门楼进入的戏台东侧观戏台,分为上下两层,朝着门洞拾阶而上即可凭栏观戏,这和现代大戏院的包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没有电视机的年代,这可是顶级的包厢娱乐享用啊!
14、花戏楼是亳州人引以自豪的古建筑,他们口口相传冠以三绝:第一绝即为山门上的精美砖雕。大関帝廟主牌坊为三层牌楼式建筑,人物雕刻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飞禽走兽琳琅满目生龙活虎,精工细雕玲珑剔透叹为观止!
15、据说花戏楼砖雕,属晋派微雕艺术,同时又融入了徽派精巧玲珑,刀法严谨雕刻工艺。独砖可成小故事,砖墙即成大场景。无色胜七彩,无声闻战鼓。结构严谨,左右对称,题材丰富,皆有出典,错落有致,美轮美奂。
16、如果说花戏楼山门上的细腻砖雕为阴柔之美,那么花戏楼台上的围栏木雕可谓是阳刚之美。精致的雕刻巧夺天工,绚丽的彩绘眼花缭乱,尤其是凭栏上的透雕更适应了底楼戏迷欣赏的需求,堪称花戏楼的第二绝!美哉!
17、花戏楼的第三绝即为正门前的两根铁旗杆,旗杆总高16余米,直插碧空白云之间,每根铁柱重达12000斤,据记载此铁旗杆铸造于清道光年间,旗杆上下共分5节,每节分铸盘龙绕柱,仙鹤送福,铁旗招展,风铃叮铛。
18、此地以大关帝庙为主,东西两旁还设有张飞庙、岳飞庙、火神庙、朱公书院等古建筑群,供人们一并游览。上图即为紧挨着花戏楼东侧的“岳武穆王庙”,熟悉这段历史的人们不用细说,便知道跪在祠庙门前的是谁了!
19、不论何年何月,做事都不能昧着良心行伤天害理之事。不论哪朝哪代,为官都不能为了一己之利陷害忠良!老百姓的眼睛就是一柄剑,直戳贪官污吏脊梁骨,试问寒不寒?老百姓的吐沫亦能将千古罪人淹死,大快人心!
20、岳武穆王庙紧邻“朱公书院”,据记载祠庙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是亳州人为纪念康熙年间知州朱之琏的德政而修建的祠堂,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修。圆山卷棚式建筑,五架梁结构,灰筒瓦屋面。
21、返身走出朱公书院,一潭碧波涟漪,荷叶摇曳遮阴,红鲤嬉戏穿梭,树下凉风阵阵,我在想:同是为官者,为什么会在百姓中有如此大的落差呢?看来为民行政者,自然会在百姓心中这杆秤上加重砝码,人心所向呀……
22、如此美丽的戏台庙宇,日军侵华期间也遭破坏!随着国内旅游升温,当地政府加大了保护的力度,分别被评为国家、安徽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演古风今花戏楼,阳春白雪戏迷鸣,千年冤魂莫须有,万古英烈留盛名。
上述部分图片已被百度百科《花戏楼》词条中《名称由来》目录中的《花戏楼图册》收录。
http://s03.flagcounter.com/count/Tn9/bg=CCFFFF/txt=111963/border=CC1DCC/columns=7/maxflags=100/viewers=3/labels=1/pageview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