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转载文章 |
这是一篇很少见的优秀纪实文学,作者以朴实无华的文字,介绍了一个退伍军人、商人、诗人刘福君的所作所为。读过之后,一个高大,真实,优秀的刘福君跃然纸上,让读者体会出,上庄村为什么能成为全国闻名的诗上庄,是刘福君用一个男人的孝心、爱心和真心,精心塑造的结果。他是上庄村民心中的菩萨,受到村民发自内心的爱戴与赞美,他是在用自己的言行和品德,让中华民族的美德发扬光大,他是在用一颗挚爱的心,来传承与发展中华灿烂的文化。今特意把这篇文章转发给我的亲朋好友,让我们一起感受啥叫平凡出自伟大,啥叫让人敬佩的人生轨迹。
作者简介:吴晓娥,女,承德市兴隆县某学校教师。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诗刊》《天津日报》、《诗选刊》、《中国诗人》、《中诗网》、《承德日报》、《国风》等纸媒及网刊。
我的四叔刘福君
文/吴晓娥
“小河清清淌,鸟儿把歌唱。春来山花笑,金秋果飘香。山清水秀的兴隆,人杰地灵的上庄……”。
每当上庄村的大喇叭里播放这首美妙的歌曲时,乡亲们都会情不自禁的跟着哼唱,那种骄傲,那种自豪,从心底发出,洋溢在脸上。这是我们上庄村的村歌,歌词是我的四叔刘福君写的。
在诗上庄人的心里,我四叔是个传奇人物,他一人兼具多种角色:军人,商人,诗人。在我们那个偏僻的小山村,能走出大山都是让人羡慕的事,更何况他有那么多的称呼。
在我的记忆里,从舅奶起,他们家族就是个大户。所谓的大户,是因为他们家人口多,谁也不小气,都非常大方。我小时候,舅奶的名声就很响,他家住过很多下乡知情,舅奶都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他们,这让舅奶在以后的生活中多了很多儿女。
舅奶是一位热心肠的人,村里无论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她都会颠着一双小脚赶去帮忙,从不计较回报。她的奶水和三棱针救活过六个孩子,她也成了这些孩子的干妈。她自己可以七个冬天不穿棉袄,但必须让自己的小叔子和大儿子读书,她自己大字不识,儿女却个个有出息。所以,她是村里最受尊重的老人。
在舅奶的教育下,孩子们都继承了她能干、热心、踏实、大气的处事风格,尤其是四叔。 每次我回老家,乡亲们都会说些有关四叔的事。
四叔的孝顺远近闻名,村里人人都是见证。舅奶是村里老人里头第一个用上手机的人,那是四叔给她买的。
四叔把女儿喊奶奶的声音设成铃声,把童年淘气的照片输进彩屏。只为他一秒钟回到家,两秒钟敲门,三秒钟就看见母亲慈爱的眼睛。
舅爷不爱喝水,喜欢喝杏仁露,四叔每次回家带给他的礼物都少不了杏仁露。舅爷喝的杏仁露足足能装满一卡车。后来舅爷病了,眼看着就要撒手人寰,四叔给他买来人血白蛋白,连续输了十几瓶。
舅爷终于睁开眼睛,而后喝了一碗小米粥,就着猪蹄还饮下一杯山庄老酒。 舅奶爱看戏,四叔就在她生日的时候,请来戏班子,让她坐在戏台下面心安理得地看戏。后来舅奶得了癌症,做完手术后,有人说熬不了多久,可是,四叔竟把她的身体保养得非常好,到现在还能抽烟喝酒呢。
舅奶今年九十二岁了,身体特别硬朗,不知道她底细的人,根本看不出来她得过癌症。这不仅得益于“积善之家,必有馀庆”,还因为四叔的孝敬。 自从我回上庄村帮忙做事,接触四叔的机会多了,我不善交际,却比较任性,经常惹四叔生气,他却不怎么计较,常常鼓励我写诗。我现在之所以会写诗,还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诗歌,得益于四叔的指导,他是我文学路上的引路人。
四叔是诗人,他是在刘章舅爷的影响下喜欢上诗歌创作的,并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绩。不仅如此,他还以自己坦荡的人格魅力,结识了许多大诗人。
这些大诗人每次来诗上庄,四叔都会喊上我,让我长见识的同时,提高我的写作水平。四叔经常鼓励我,让我认认真真地写,写家乡,写母亲,将来当个有良心有担当的诗人。四叔言语不多,但句句话都很中肯,就象他的诗,没有精美华丽的辞藻,却简练、真实、质朴。
四叔最近又写了一部诗集:《九十岁的母亲》,他真实地抒发了九十岁母亲的日常情感,每个细节,都是母亲对儿子的爱,又是儿子对母亲的疼。 一个人写诗很容易,一个村庄的人都写诗,真的是个神话。四叔让这个神话变成了现实,这就是他的神奇所在。那年,四叔去了一趟“中华诗词之乡”:湖南省湘潭县,深受启发,回来就有了让诗词在上庄村遍地开花的想法。如果说舅爷刘章是诗上庄的诗歌的发端,那么,是四叔让诗歌跟上庄人的生活融在了一起。他让诗歌成为诗上庄多彩的背景,成为上庄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由此为我们打开了幸福之门。
诗上庄的人每天都沐浴在诗歌的海洋里,对外村人而言,欣赏国内外著名诗人的诗歌,简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而在我们诗上庄,那些大诗人的作品不仅刻在墙上,石头上,还在乡亲们的嘴边和笔头上流淌。他们不光背诵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上至六七十岁、大字不识的的叔叔婶婶,小到五、六岁的学龄前儿童,都能上台朗诵他们自己写的诗篇,我真切地感受到文化带给乡亲们的快乐。
四叔的感情是细腻的,这份细腻的情感他不仅给了家人,还给了村民。他每次开车回家,遇到赶路的乡亲,就会停下来,拉他们回家。王顺是个老光棍儿,干活回来蓬头垢面,身上脏兮兮的,四叔从城里回来没少拉上他,有时还把他拉回家一起吃饭。村里的张金来是个残疾人,整天坐个轮椅,四叔过去没少给他钱花,后来四叔在我们村当包村干部,就给张金来办起一家小超市,这样一来,他的生活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四叔孝顺、善良,是个非常有福的人,但他的“福”不是只他自己享用,而是像涓涓的溪水一样滋润着整个诗上庄。听,村歌又响起来了:“上庄啊我的上庄,生我养我的地方。上庄啊我的上庄,亲我爱我的家乡。为你祝福,为你歌唱…….”每句歌词都是他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