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野外地质工作技巧

(2021-11-22 16:47:58)
分类: 转载文章

1、辨向

野外地质工作中,遇紧急事故而丢失定向的罗盘、工具和地图等,甚至迷失方向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掌握几种野外方向判断方法,至关重要。

太阳法。

太阳是最可靠的辨向标志。太阳的影子是由西向东移的,因此我们可用太阳和物体的阴影概略地测定方向。

野外地质工作技巧

找一根一米以上标杆(直杆)垂直地插在地上,标明直杆的影子顶点A;过一段时间后,再标记直杆的影子顶点B。将A、B两点连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的指向应是东西方向,A端为西;与AB线垂直的方向则是南北方向,向太阳的一端是南方,相反方向则是北方。

手表法。

利用手表的时针和分针可以确定方向。方法是将手表水平放置,时针指向太阳,时针与12点刻度之间的夹角平分线指明南北方向,向太阳一端为南。

野外地质工作技巧

植物法。

靠近树墩、树干及大石块南面的草生长得高而茂盛,冬天南面的草也枯萎干黄得较快。树皮一般南面比较光洁,北面则较为粗糙。

野外地质工作技巧

树下和灌木附近的蚂蚁窝总是在树和灌木的南面。长在石头上的青苔性喜潮湿,不耐阳光,因而青苔通常生长在石头的北面。

野外地质工作技巧

草原上的蒙古菊和野莴苣的叶子都是南北指向。我国北方的山岳、丘陵地带,茂密的乔木林多生长在阴坡,而灌木林多生长在阳坡。另就树木的习性来讲,冷杉、云杉等在北坡生长得好,而马尾松、华山松、桦树、杨树等就多生长于南坡。

我国北方的许多树木树干的断面可见清晰的年轮,向南一侧的年轮较为疏稀,向北一侧则年轮较紧密。

春季积雪先融化的一面朝南方,后融化的一面朝北方。坑穴和凹地则北面向阳融雪较早。北方冻土地带的河流,多为北岸平缓南岸陡立。

2、寻水

野外工作一定要带好充足的饮用水,身体要是没有水的不断补充,很快就会出现脱水现象。一旦发现缺水,当务之急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身体脱水状况,然后立即找水补充。

沙漠中寻水。在沙漠中有的植物,如仙人掌、荆棘类灌木生长的地方就有可能找到水;在干枯的河流拐弯处,或者沙丘之间的洼地的最低处向下挖或许能找到水源;骆驼对水的敏感性很高,沿着骆驼走的路一直走下去,寻找到水源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森林中寻水。往低地走;寻找绿色植被,不要饮用枯萎植物附近水源;观察动物或者鸟类活动情况,看能否指示方向;悬崖底部一般都会渗出水流;注意蛙鸣。

野外可能的几种水源,包括露水、雨水、雪水、冰水、可饮用树汁、积水、水塘等,但以上水源引用时都要水体污染情况,进行必要的过滤净化。

3、露营

露营地点的选择,首先应考虑近水源和燃料。搭帐篷时要注意避开风口、雨水通道以及松动的岩壁下,避免被雨水冲下的树枝、石头等破坏了帐篷。此外,还应注意防避雪崩、滚石以及突如其来的山洪等。

夏季,露营地点应选择在干燥,地势较高,通风良好,蚊虫较少的地方。通常,湖泊附近和通风的山脊、山顶是夏天较为理想的设营地点。

冬季,设营地点应视避风以及距燃料、设营材料、水源的远近等情况而定。

野外地质工作避险

许多突发性的自然或人为灾害经常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掌握避险与危险中求生技能十分重要。

1、雪崩

和煦的阳光照在雪崖上容易引起雪崩,因此尽量午时之前到达背阴的地区。

不要到积雪很深的小沟渠和有峭壁的山谷中去。

声音等震动波会引发雪崩,在危险地区不要大声喧哗,或敲击,脚步要轻。同时留心观察,注意周围的异常动静。

一旦发生雪崩,不要向下跑。向旁边跑比较安全。也可跑到较高的地方或是坚固岩石的背后,以防被雪埋住。

野外地质工作技巧

逃跑时抛弃沉重的物品,用手或其他东西护住头部。如果被雪崩赶上,无法逃脱,抓住山坡旁任何稳固的东西,如大树,岩石等,切记闭口屏息,以免冰雪涌入喉咙和肺部,即使一阵子陷入其中,但冰雪泻完之后就可脱险。

如果给冲下山坡,要尽量爬上雪堆表面,同时以仰泳、俯泳或狗爬式逆流而上,逃向雪流的边缘。

如果被雪埋住,要通过让口水自流尽快弄清自己的体位。

2、水灾

在野外,不要在河谷,山谷低洼处,山洪经过之地或者干枯的河床上露营。

如果营地受到洪水威胁,时间允许的话,收拾必要的轻便物品,或把东西方到高处。时间不允许,因该马上往高处撤离。

如果来不及跑上山坡等高地,可爬上附近的大树或岩石上暂避洪水。

不幸落水时,切勿惊慌,抓住洪流中的树木等漂浮物,漂流而下。在河湾等水流较缓处游到河边,爬上河岸。

如果被洪水困住,不要轻易涉水过河,若有可能,尽量绕道而走。

背包不能过重,且要尽量抬的高一点,背包的腰带要解开,以便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卸下背包。

利用绳子结伴依次过河最为安全。

3、暴风雨

在沙漠里作业或行走,要随时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往往动物的奔跑,骆驼、马匹的惊慌,是大风暴来临的先兆;天边移动的云状沙尘,飘动的黑云都不能掉以轻心。

佩带带风帽的斗篷和护目镜。当风暴来临时,全体人员要集聚在一起,躲避到安全的地方或背风处坐下,把头低到膝盖,直到风暴平息为止。

遇到雷雨时,不要在孤立的大树、岩石、小屋下躲雨,身在空旷的地方,应该马上趴在地上,远离金属物。

4、火灾

遇到森林火灾时,朝河流或公路的方向逃走。此外也可跑到草木稀疏的地方。同时要注意风向,避开火头。

如果带有水,弄湿毛毯或外衣,遮盖头部。火势较大时,马上伏在空地上或岩石后,身体贴近地面,用外衣遮盖头部,以免吸进浓烟。

帐篷起火时,可以通过弄断拉绳,推倒立柱,将火扑灭。

在野外一定不要丢弃未熄灭的烟头或烟斗灰烬。

5、泥石流

及时留意天气预报情况,如有泥石流预警通知,要及时停止野外活动及作业。

路经山谷地带,留心观察周围环境情况,如道路两旁植被遭严重破坏,又突遇暴雨,要迅速转移至安全的地方,切勿停留。

留意泥石流发生前的征兆。在大量降雨后,仔细听听从附近山谷是否传来打雷般的声响,如果有,需立即采取避险措施。

如遭遇泥石流,要立即选择与泥石流垂直的方向沿两侧山坡往上爬,爬得越快越高越安全。切记不要顺泥石流方向往下跑。不要上树躲避,也不要躲在河谷旁边的大石头后面。

如在野外露营,要选择高处平坦安全的地方,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易发生滑坡的坡地下边,不要在山谷及河沟底驻扎。

6、山体滑坡

遇到山体崩滑时要朝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忌不要在逃离时朝着滑坡方向跑。更不要不知所措,随滑坡滚动。

千万不要将避灾场地选择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

野外地质工作技巧

遇到山体崩滑,当你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沟里。应注意保护好头部,可利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

野外营地要避开陡峭的悬崖和沟壑。避开植被稀少的山坡。非常潮湿的山坡也是滑坡的可能发生地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