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首老歌

(2021-10-01 18:05:40)
分类: 转载文章

一首老歌

一首老歌(散文)

玉璞

从市委组织部接受完谈话我径直回到了家里。

情况是这样的,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批准我退休。问我还有什么要求和想法?我的回答:没有!过去没有,现在就更没有了,我不是给组织添麻烦的人。况且到龄了嘛。

谈话,只不过是个组织形式罢了,可有可无,没必要太在意。跟我谈话的领导是我多年的老相识,所以便省去了没有温度的官话客套。相视一笑,彼此尽知。共同的感慨就是觉得时间过的太快!

回来的路上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只觉得怎么去的,就怎么回的,一去一回没啥分别。工作四十年,给自己画了个句号,仅此而已。有人说,生活对于60岁的人来说才刚刚开始。这话听着舒服提气。可是,我一时不知道如何开始,只知道顺其自然,走到哪儿说哪儿便是了。回到家里,打开电视,中文国际频道正在播出《中国文艺》——经典老歌。一首《万水千山总是情》一下子把我带回了二十二岁那年。1983年我考上了承德教育学院中文函授班。入学报到参加开班典礼并接受第一期面授。记得那是个秋季里的某一天。校址就在流水沟,教室,宿舍,食堂,教工办公室都是设在那几排已上了年岁的布局并不规整的平房里。校外往南一点就是旱河,旱河沿上就是摆小摊的场所,叫买叫卖声不绝于耳。在我的眼里,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从摆地摊开始的。课余,也耐不住前去逛逛,甚至情不自禁地把手伸进上衣内的里兜中,搓捻着并不宽裕的那几张毛票,想想该不该买被自己相中的东西,很多时候还是忍住了购买的欲望。这个地方,有个现象很特别,高音大喇叭总是反反复复播放着郭颂的《大顶子山》、《乌苏里船歌》、《卖货郎》还有“阿哥阿妹情谊长,好像流水日夜响……”这首民歌。突然有一天,大喇叭里传来了正在热播的香港电视剧《万水千山总是情》的主题曲,一下子把我的注意力给吸引过去了,以至于忘记了听课和停止了笔记让老师给发现了,陈锡斗老师的无情批评着实让我非常尴尬和窘迫。我心里忿忿地想,不就是走个神么,至于这么凶吗?当时我们所开设的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代文学》、《古典文学》、《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写作教程》、《形式逻辑》、《文选》、《教育心理学》等。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是,李殿臣,董仲湘,马荣立,还有几位老师,一时记不起他们的名字,只知道是张老师,杨老师,段老师。这些老师是什么来历我不知道,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学究式的老教授,满肚子都是学问而且严谨认真敬业。然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已变成了记忆,有的至今清晰如昨,有的已经完全模糊不辨。清晰的,抹也抹不去,比如“万水千山总是情”这首歌,不但我记得它,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它也一定记得我。我们相识是在特定的时段,特定的场景,特定的节点。至于陈老师的批评,多年以后我已理解不再记在心上。可是,却忘记不了。因为,他在尽一个老师应该尽的职责,他没有错,错的是我。

退下来的首日便遇见了这首老歌,于是便想起来一段往事,难道这就是巧合么?

时至今日,我才发现,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不管你乐不乐意,好像都在不经意间悄然地变化着。原来的流水沟地面上的所有建筑已经被“热河大厦”所取代;旱河沿已经成了现在的“二仙居步行街”。教育学院迁址高庙后几经沉浮已不知去向。我们那期学员绝大多数恐怕也像我一样业已退休了吧?曾几何时,来市里定居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因为,在当时,的确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如果说想的话,也只是想想而已。千禧龙年后,阴差阳错竟然因工作关系进了城。虽没有大喜过望,但毕竟从县到市应该算是上了个台阶吧?对我而言只能用幸运来解释了。

退下来将意味着闲下来,也许是换一种方式的“闲”,目前我还没有想好。反正,该来的必然要来。正像歌中唱的:未怕罡风吹散了热爱,万水千山总是情。聚散也有天注定,不怨天不怨命,但求有山有水共作证。——听着这首老歌,感觉是在安慰,好像更是提醒,谢谢老歌,我又遇见了你!

草于9月30日晚,成于10月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