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惠龙游记 |
游五台山感悟
李树伟
在没去五台山之前,一直以为五台山是一座山的名字。到了五台山之后,才知道它是有五座不同的山峰所组成。其中最高峰──叶斗峰海拔竟然达到了3058米,为华北地区的最高峰,素有“华北屋脊”之美称。
开车游览五台山,因其五座主峰峰顶平缓,有如垒土之台而得名。
五座台顶上,分别供奉着文殊菩萨的五个化身,又称五方文殊。
我是与同事毛俊强夫妇两家去五台山朝圣的。我们先后朝拜台怀镇黛螺顶的五方文殊,为小朝台。
登五个台顶朝拜五方文殊,为大朝台。
在这里你会发现,虔诚的佛教徒,通常以台怀镇为中心和起点,沿顺时针方向,先后朝拜佛母洞,南台、西台、中台、北台、东台,最后回到台怀镇。
全程近百公里,最虔诚的佛教徒通常是徒步,甚至一步一叩地完成朝台之路的,而我们是俩家开一辆雪佛兰科鲁兹,逐一寺庙拜佛参观。
释迦牟尼佛祖说:“东方有国,名曰震旦,其土有山,号曰清凉。”佛在三千年前就说了这个山……
在宋朝以前,凡是到五台山的,那时人心里清净,清净就是没有烦恼。
梦参老和尚说:五台山,每天都有一万菩萨在说法,围著黛螺顶绕清凉……
也就是说,当你业障消了,功德成熟了,就能看见一万菩萨了。你也可以加入跟著绕清凉,虽有业障但应当作如是想。
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应化的道场,佛教徒心中的圣地,当年虚云长老,从普陀山三步一拜到五台山,耗时三年,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后来得到文殊菩萨,化身文吉来救他,且梦见他母亲,因他朝拜的功德,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
感兴趣的读者,闲暇之时,可以去翻开虚云年谱,就会看到这些故事。
五台山是一坐显密共荣的道场,而且是个真正有修行人聚集的地方,凡是修行人聚集的地方,都是功德非常大的地方。
在佛经中记载:一个修行人的功德,可以让百里之内没有灾难,五台山是凡圣同居的地方,当年虚云长老拜到了五台山,就看到了文殊菩萨领着五万罗汉在讲法,之后得辩才无碍,这就是五台山道场的加持力。
五台山又叫做清凉世界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得到智慧了,可以灭除贪欲,嗔恨,淫欲,就可以得到清凉。
那什么叫做业障呢?所谓业障就是没有智慧,就会被世间的种种法则困死,这就是业障。
而文殊菩萨的般若之剑,就是斩断这些业障的法器。
文殊菩萨作为七佛之师,加持力不可思议,同时要去五台山,也是有很大的障碍的,因为功德太大了我们的冤亲债主就会障碍我们。
比如说,如果一个人习惯了阴暗,突然给他阳光,他就觉得不自在,不舒服。
再比如说,我们看狗啊,猫的,这些畜生过得很苦,觉得鬼也过得很苦。但是福报大的鬼,却觉得自己过得比较舒服,比较自在一样,叫他投胎做人他还不愿意,这就是区别。
所以,去五台山,会有很多障碍。有的人想去了,突然间又觉得不去了,感觉呆在家里舒服。
有的人要去时,突然又有事情,然后一障碍,就不去了,这也是障碍之一啊!
还有的人,等以后再去。
可是谁能保证以后,一定能去吗?
弥陀经上说,极乐世界是上善人聚集的地方。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也是上善人聚集的地方,加持力是不可思议的。
吉祥经上也说,应与智者交,勿近愚痴者,五台山作为智慧主文殊菩萨的道场,我们将朝圣之行称之为:“脱胎换骨”,把业障身转化为福德智慧身。
这是一个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有着“华北屋脊“之称的地方,虽然与北京相同的纬度,但气候和东北大兴安岭差不多。因气候寒冷,又被称作“清凉山”。
这是佛的慈悲,安放在红尘的一片净土,信仰与蓝天共生,冬天的佛国宁静祥和,迎来八方来客顶礼膜拜。
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地方,吸收和兼容了各种外来文化,文物古迹众多。
大雪封山后,更是成了背包客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这里,就是五台山。
这个佛教文化悠久的北方小镇,古刹圣迹随处皆是,有意无意间,总能与之邂逅,这瓦蓝的天空如大海般,会将你的思想,洗涤得一片祥和。
仿佛每一处峰回路转,就是一道柳暗花明,那明净的自然风光。
这里没有雾霾,只有宁静、安详,和让人感动的沧桑,在梵音、晨钟暮鼓、风铃声。
在鸟语......伴奏下,构筑成佛国特有的交响乐,在华北之巅的苍穹下回荡,将你带入佛国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