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松道出了宋江的龌龊

(2021-03-10 20:10:01)
分类: 读书笔记

武松道出了宋江的龌龊

武松道出了宋江的龌龊

李树伟

年轻时,读《水浒》,看的是热闹。退休之后读《水浒》看的是本质。

《水浒》这部小说,说的是在北宋年间,朝廷混乱,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太重的税收使农民生活更加辛苦,一些英雄好汉看不惯朝廷的所作所为,集结在一起,去了梁山,开始了和朝廷作斗争的日子。

刚开始,大家志同道合,十分合拍,但相处久了不少问题都出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显现出来。

《水浒传》里的宋江和武松,第一次见面是在柴庄,俩人一见如故。

当时俩个人都处在人生的低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似的遭遇让俩人很快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虽说一百零八位好汉互称为兄弟,但真正拜把子的只有宋江和武松。

拜把子在旧时,是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因为志趣相投而自愿结为的兄弟。

但俩人在梁山相处期间,关系慢慢变得疏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志向不同,性格脾性也略有不同。

宋江曾在重阳节菊花会上表示过自己招安的决心,他一心想要归属朝廷,摘掉自己草寇的帽子,回到主流的社会秩序中。

但对武松来说,习惯了在江湖上行走,无拘无束,不愿意去朝廷做官。他追求的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潇洒生活。

所以武松是第一个对宋江想要被朝廷招安持反对意见的人,结义之情在这一刻就名存实亡了。

《水浒传》里的这两位豪杰,在人生追求这方面,一个性格豪爽,只想自由自在;另一个渴望功名,想要报效皇帝。

后来宋江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梁山兄弟之间的裂缝也就拉大了,宋江没有在意梁山许多兄弟的反对,强行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招安之后,朝廷害怕他们今后继续哗变,急于想削弱他们的实力,于是,安排他们四处征讨。在与方腊交战之时,梁山兄弟损失巨大,很多人都死在了乱军之中,侥幸活着回来的27个人也有许多落下了终生的残疾。

宋江在平定了这些贼寇之后,一门心思的就想着回去领赏,这个时候他拉着武松和鲁智深想让他们俩和自己一同回去,这个时候的林冲还在床上躺着,丢掉一只胳膊的武松,更不可能跟随他回去领功请赏了,宋江自己讨了一个没趣,就冷冷的说了一句“任凭你心”。然后就自己走了,留下了这些曾经保护他的兄弟们自己邀功去了。

其实,宋江的求职心理,没有那么强的话,他完全可以带上林冲回去,因为,京城的大夫医术高超,是完全可以救治林冲的,但是,他却打心底认为林冲会连累他,于是,将林冲这个包袱直接甩给了武松和鲁智深,但是后面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行为,实在让武松和许多兄弟寒了心。另外,宋江明知朝廷要赐毒酒杀他,却还怕自己死后李逵造反,从而毁了自己的一世英名。

宋江便骗李逵也喝下毒酒,可见其险恶之处,武松听闻宋江死讯,冷漠地说出"一切都结束了"六字,便是对梁山恩怨最好的概括了,也表明自己早已和宋江恩断义绝,最后在六和寺静过余生,享年八十岁。

从武松和宋江的友谊来看,即使之前有再深厚的情谊,没了共同的追求,最终也只能各走各的路,互不相干。就如那句话所说:人生就像一趟行驶的列车,中途陆陆续续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不是所有人都能陪自己走到终点,有的人只能伴一程。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聚散由着天意。方向不同,不能强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赠放生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