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惠龙日记 |
李树伟文/摄影
1978年我参加陆地摄影培训班毕业后,带着相机回家,父亲为了让我实习,主动为我当摄影模特,这也是我第一次给父母拍合影,第一次自己冲洗胶卷和照片,觉得非常有意义。
为了给我当模特,父亲拖着残腿,陪我去实习摄影,我带着父亲去避暑山庄小虹桥(现在叫罗锅桥)听父亲给我讲刘墉的故事。
1978年妈妈在碧峰门西街181号院给花浇水,有妈妈的院落,一年四季都是献花盛开,我家分钱后院,前院有一颗石榴树、倒挂金钟、芍药、细粉莲、金桔和柠檬,后院有一架葡萄,其中有龙眼、玫瑰香等品种,还有一颗梨树,叫北京雪花梨,还有几颗用酸枣嫁接的红枣树。嫁接的技术,是我在读高中的时候,在学校农场学会的,我自己还偷偷拿回家一把剪枝剪子,这把剪子一直跟随我
1978年陪同父亲去 避暑山庄博物馆,听爸爸讲康熙皇帝的书法避字为何多一横?
妈妈没文化,但是,一辈子崇尚文化,特别是当我提出给她照相的时候,她总要装成有文化的样子……
听父亲讲离宫里的传说:乾隆出生之谜、避暑山庄为何只有钟楼而没有鼓楼?日本鬼子为何要拆除大铜殿?
别看,妈妈没有文化,但是,他特别注重我和哥哥的文化培养,只要我俩在家哥哥爱画画,我爱读书,妈妈绝对不让我们干活,姐姐和妹妹攀我们干活的时候,妈妈非常理直气壮的说:你没看见你哥哥在画画,你弟弟在读书吗?
我和哥哥有时为了逃避干活,总是假装画画和读书,谁都没有想到,这种为了偷懒,不想干活的举动,竟养成了哥哥画画,我喜爱读书的癖好,这俩种习惯,成全哥哥成了画家,成全我成了作家……
这是我唯一一张先留存与父亲俩人的合影。父亲大公无私,爱岗敬业的精神,始终鼓励我,他的那些从战场上流传下来的故事,始终激励我写作的欲望《我的父亲不是英雄》,总有一天会与读者见面……
你看看我的眼神,一百个不服,一千个不忿,那时候我刚拿到大学文凭,心中有梦,可是,那时候的爸爸却已经是顾问了,没有了军阀脾气,安泰可掬,笑容满面,对我期望值也很高……
1975年在总参谋部测绘大队搞航空摄影
1976年确立恋爱关系的第一张定情信物,她在我的钱包里随我去过秦皇岛柳江煤矿潘庄村、迁西县洒河桥、滦平县红旗、隆化十二挠海、易县支家庄、滦南县张鲁庄
1975年在滦南县张鲁庄村
这是1977年自由恋爱时,与她的男朋友相互赠送的照片,从此确立恋爱关系,谁能想到一辈子托付终身男人,从一个瘦小枯干的小屁孩,成长为“省库专家”当地小有名气的作家……
1974年12月杨孟强应征入伍,去新兵连时的照片,谁能想到,这么英俊潇洒的小伙子,会在当地政府,给市里领导开了一辈子小车……
1975年董云海高中毕业证上的照片,一个雄心勃勃的有志青年,谁能想到一辈子没实现自己的当官梦想和上大学的机会
1977年杨孟强第一次当兵探亲在北京中国照相馆留影,当时装的是四个兜的军服,很多同学暗地里以为他提干了,只有我,他悄悄告诉我“这件四个兜的军服”是我借我们连长的……
1975年高玉玺高中毕业证上的照片,有谁知道,一个农村的孩子,能成为大型国营酒厂的厂长……
董云海给第一任女朋友的照片,可惜,女朋友最后还是把他甩了,董云海确实很聪明,只是时运不济罢了……
这位英俊潇洒、帅气机灵的小伙子叫佟强,他对我人生发展轨迹,起到了引导作用,把我从单纯的技术干部,转变为追逐“仕途”名利的搏击者,三十多年的仕途搏击,让我开拓了视线,特别是他当团委书记的时候,创办了一张《野草》文学报,我在上面发表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从此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在四十多年的创作中,还混了一个“作家”的名号,在作家的光环下,也逐渐懂得了人生真正意义,出版几本个人文学专著之后,名副其实地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