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惠龙
惠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0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愁真的很近

(2020-09-28 05:47:20)
分类: 惠龙散文集

乡愁真的很近

乡愁真的很近

李树伟

2020年承德市中秋诗画会上,市文联主席王琦和郭小川研究会长步九江等人的一番话:如今的朋友聚会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真不知道要吃什么...”,记得小时候,我们的父母要用月饼票,去购买月饼,当父母把月饼买回来锁在箱子里的那刻起,我就盼着中秋节早日到来。目的就是想尽快吃到那块月饼。

步九江说:当父母分给我们一块月饼之后,自己舍不得吃,就在月饼上咬一个牙印,用舌头舔着吃,不舍得一下子吃完……

可是,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吃什么,却成了让人发愁的事情。

他们的讲述,让我回忆起,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中国城乡,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里,回忆起我们地质队家属院里吃饭时的样子,也是满满的温馨。

那时候,远亲不如近邻,孩子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左邻右舍比亲人还热情。特别是我家隔壁的李奶奶,她的儿子,是我们地质队副队长,1938年参加革命的老干部。李奶奶的厨艺特别好,经常做一些差样的好吃的食物,例如:油炸糖三角、麻花、散装等。每当我们闻到香味,就与她家最小的孙子李博那一起守在灶旁,等待李奶奶的赏赐……

当然,还有左邻右舍的阿姨们,今天这家有鸭肉让你来一块,明天那家有鸡肉让你尝一口。特别是日常生活中的蒸红薯,烀土豆什么的,只要是做熟了,在灶台边的每个孩子人人有份。

就是这样的“亲情挚爱”,一年四季,整个地质队家属院,就像一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家庭。特别是大人们,无论是早中晚饭,家家户户左手端碗,右手拿着夹咸菜的窝窝头,边走边吃,或是坐在门口的空地上,和大伙聊着家长里短、或单位逸闻趣事……

还有是家属院里养的那只小黑狗,看到端着饭路过的人们,就一路追随,想讨点吃的。那时候的邻里和谐,牲畜协调的景色,印到脑子里,永远都无法清除。

那时候,我经常看到老刘家的女儿,抱着一个大海碗,在她家墙边吃饭的样子,好像她家吃啥都是有香味儿……

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零食没有那么五花八门,蔬菜也还是卫生无公害,茄子、西红柿、黄瓜等,是我们最好吃的水果,饮食也没有那么多讲究,渴了就趴在井边一通狂饮,从来也不闹肚子,那时候的最大理想,就是能吃饱穿暖。

邻里见面打招呼的第一句话:您吃了吗?谁家孩子身上的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那时候,吃顿饭,大人孩子还能串好几家门儿,特别是大人们,吃饭好像不单单是吃饭,还是一种增加邻里间感情的机会。

那时候,人们不讲究,一碗捞面条,一个小石凳,“哧溜、哧溜”的样,像吃掉的就是一种幸福,一种快乐。无论是当官的,还是平民百姓,谁家的饭菜都没有太大的区别,非说有区别,那只是厨艺和做法不同罢了!

那时候,每家的孩子都是特别多,四五个孩子,都是常态,再加上爷爷奶奶,一大家族人,瞪着桌上的饭菜都抢着吃。当然,家规还是有的,爷爷和父亲是一家之主,他俩在炕上独立摆放一张小方桌,桌上有壶白酒,俩人你一口酒,我一口菜地吃着,喝着,还时不时扭身夹一筷子独特美食,喂一下在地下围桌吃饭的孩子,得到爷爷或父亲赏赐的孩子,不是在学校受到了老师表扬,就是在家里帮助奶奶妈妈干活受到了奖励。我们这些经历过艰苦春秋的孩子,吃饭的时候,从来不浪费碗里的粮食,更加懂得什么叫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那时候,一家人吃的清贫,但是,热热闹闹,吃啥都特别香。特别是妈妈做的棒面菜团子,皮薄大馅,粮食不够吃,我们就去菜站捡拾丢弃的菜叶,拿回家让母亲剁成菜馅,包成菜团子充饥。而现在,饭菜变好了,我们也老了,肉也吃不进,菜也吃着不香啦,吃啥也没有那时候的感觉了,再也找不回来了。

那个时候讲究岗位不同,干什么工作都是革命需要,岗位工资,上下差不了几块钱,大家都过着本色朴素的生活,没有那么急匆匆的脚步,没有那么多花花绿绿的娱乐活动,人们只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质朴。

那时候,孩子们不懂什么是ipad,不懂什么是游戏机,男孩子,只会扇啪叽、弹玻璃球,女孩子只会跳皮筋、捉迷藏,那时我们最喜欢的项目,一召集,几乎全家属院的孩子都能聚起来。

过去的人们,或许没有见过大世面,但是我们懂满足、懂分享、懂生活,早晨起来,我要与哥哥一起到附近的山上,给兔子采集食物,为了能赚取孩子们的学费,父母让我们在自家后院养了二十多只兔子,兔子长大了就卖给收购站,换钱交学费,看着兔子吃树叶的样子,我俩经常笑出声来,想想那时候,再平淡的日子也能开出花来。

历史的车轮,总是要滚滚向前的,随着三口之家的诞生,父母的老去,那种大家庭的生活,在我们眼前永远地消失了,谁也说不清是遗憾还是无奈,那时候没有高楼大厦,一家七八口人,住在三十平米的棚户区,那时没有锦衣玉食 确实家里总能传出笑声……

现如今,两口人住在一百四十多平米的楼房里,夫妻各自睡在自己的房间里,除了吃饭两人聚在一起外,平时,各自躺在床上玩手机,网购,谁要冷不丁咳嗦一声,都会把对方吓一跳……

但,今天,听着王琦和步九江讲述那个年代的事情,却成了我们这代人无比珍贵的回忆;那时候的饭菜真的很香,也是我们长身体的时候,那时候的日子真的很甜,不像现在浑身上下那都不舒服。

虽然,我们两口子都到了躺在家里都能挣钱的年纪,可是,永远也没有了那种饥不择食,吃嘛嘛香的感觉喽!只有这静静的回忆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