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惠龙杂文选编 |

槐花的故事
李树伟
小时候,我家住在碧峰门路,马路两边种的是槐树,每年立夏将至,满树槐花竞相开放。妈妈就会带我去采摘槐花回家烙饼吃。我和妈妈站在树下,看着那雪一般洁白的槐花仿佛是能工巧匠们用白玉雕刻而成的。我忍不住爬上树摘一串,轻轻握在手里又柔软又清凉,放入口中,咬一口有淡淡的甘甜味,爽极了!
妈妈却一边采摘槐花,一边教我唱童谣:"槐树槐,槐树底下搭戏台,人家的闺女都来了,俺的闺女咋不来……"

妈妈还告诉我:槐树是仙树,槐花仙子总是借槐花的袅袅香气走出南天门,洞察人间的凡事。槐树下搭台唱戏,是迎接仙女下凡。特别是"三月三"这一天,平时很少露面的大闺女小媳妇也都从娘家婆家里走出来看戏。

想当年,咱们村有一大户,清早就套车去接闺女,太阳丈高,没见人影,于是又差管家前往看个究竟,管家正候在树上等着看戏,听到吩咐,急忙赶到姑娘的婆家一瞧,原来是姑娘的鼻子出血了,郎中正在指挥家人熬药诊治,但啥法都试过了,血就是不止。
郎中见管家满头满身沾的都是槐花的香气,心想:槐为"鬼木",也许此花可以治这邪症,于是吩咐家人在药中加点槐花,可姑娘服后,效果还是不佳。
一家人唧唧喳喳相互埋怨,管家见状,急忙说:"吵,吵,吵吧!吵到黑,就有好戏看了……"
郎中一听:"对呀!'凡血见黑则止',槐花为何不炒焦再用呢?"于是又重新制剂,姑娘用了果然见效。管家一看:呵,我来得还正是时候,赶快套车走人,说不定还能赶上看戏。槐花炒焦碾沫食用,能治鼻子流血,直到现在还在延用。
长大以后,我曾读过清代王士稹的《池北偶谈》,在这本书里有这样一段记载:乐安有一孙公,年已90岁,强健似四五十岁,问他如何长寿,答曰:一生惟服响豆。响豆是什么?我也查阅过相关资料,响豆就是槐树籽。看来,槐树花不但能治愈鼻子流血,槐树籽还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在清代大文豪,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也有这样一段记载:“按医书有服响豆法。响豆者,槐实之夜中爆响者也。一树只一颗,不可辨识。”他说,要找到响豆,颇费功夫。槐刚开花时,用网罩住槐树,免于鸟啄。结子熟后,多缝布囊贮之,夜以为枕,听无声者即去之,有爆响者,在分贮另听,直到最后两颗,再分一次,就得到响豆了。
原来槐树真有健身防老之功效?另外,在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有云:“南朝梁人庾肩吾常服槐角,年九七余,目观细字,须发皆黑,今传为扁鹊。明目使发不落法,就是取十月巳日槐籽去皮,纳新瓶中,封口,二七日初服一枚,再日服二枚,日加一枚,至十日又从一枚起,周而复始,延年益气力,大良。”《普济方》云:“槐籽去皮装入牛胆,阴干,取槐籽,每晨服一粒,可延年黑发,齿落更生。”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槐花、槐树籽都是一味中药。
今天特转槐花、槐树籽 (附:槐米、槐角)的作用与功效如下:
槐花为豆科植物槐的花蕾。槐为落叶乔木,树干高15~25m。
【处 方 名】 槐花、生槐花、炒槐花、槐花炭。
【性味归经】 苦而微寒,归肝、大肠经。
【功 效】 凉血止血,降血压。
【应 用】 用于治疗便血、痔疮出血、吐血、衄血、尿血、血痢、高血压等症。
中医提示:槐花、米、实、枝均是纯阴凉血良药,槐花故事将槐花、槐角养生作用神化,不足为信。但槐花、槐角用于养生却是一良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