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惠龙杂文选编 |
雾灵石是玉吗?
李树伟
自从承德玉石收藏者陈凤国的玉雕获得国家大奖之后,就有好多朋友向我咨询:陈凤国的雾灵石和丁燕的热河玉真是玉石吗?
我虽然在地质队工作一辈子,但是,我的专业技术却是地质测绘高级工程师,跟地质沾边,但不是纯地质专业,对朋友提出的问题,只能说知道皮毛或者说是一知半解。
也只能笼统地告诉他们:陈凤国的雾灵石和丁燕的热河玉?其实,用地质专业术语解释,只能说是蛇纹岩。至于它算不算玉?我们就必须首先要弄懂,何谓玉?
在《河北宝玉石矿床》一书里,有这样一段话:何谓玉?玉者,温润,通透,细腻,缺一不可。
其实,在地质人的眼里,玉就是石头,但石头绝对不是玉。有的人说只有看到了玉器中类似石头一样的晶状体才敢相信不是假的,其实真正的好玉通透性非常好,有可以用肉眼看到的晶状体说明玉不够细。陈凤国的雾灵石和丁燕的热河玉,也有这种物理现象吗?只要是有,我们就可以说它就是玉。
也有人说玉很凉,凉的才是真的,其实这是一种歪曲,因为过去有许多假玉都是用树脂或玻璃制作的,人们才用这种方法,其实在真正的鉴别中是不足取的。
世界上的玉种类很多,按名称来分有和田玉、翡翠、岫玉(雾灵石与热河玉也应该属于岫玉范畴)等等。但是所有的玉都可以按照硬度在物理学上有一个划分,那就是软玉和硬玉。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点,生活中有很多朋友认为能够划得动玻璃才是真的玉,其实不然。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以玻璃的硬度做一个划分,就能够清楚的辨认了。硬度大于玻璃的是硬玉,例如翡翠。硬度小于玻璃的是软玉,例如岫玉。
所以不懂得玉的性质的时候得到了一款玉后,千万别用玻璃乱划,否则很可能造成玉器的损坏。所以,要想知道雾灵石和热河玉到底是不是玉,我们必须首先弄明白“玉”的真正概念。
那什么才是“玉”呢?在不同的人,不同的语境中"玉"具体指什么?什么玉有较高价值?
1、玉的专指概念:单独使用“玉"字是就代表“和田玉"(透闪石类玉)、1996年国家珠宝玉石命名标准中,透闪石类玉命名为“软玉",其下分类命名有:白玉、青白玉、青玉、糖玉、碧玉等,这里的“玉”就是专指“和田玉”(透闪石类玉);透闪石类玉价值较高,近几十年市场出现的有“俄罗斯玉、青海玉、韩玉、贵州罗旬玉、广西大化玉、州香花玉”等
2、玉的狭义概念:也可以说真玉的概念,真玉仅包括翡翠、和田玉。真玉的稀缺性强,价值也相对高。
而翡翠基本上具备传统的'玉德',极接近“和田玉",同样硬度大、同样以纤维交织结构为主、同样参差状断口、同样其音殊远等,只是发现使用较晚、明、清两朝才开始大量普及。
另外翡翠、和田玉的审美取向略有差异,翡翠更接近女性的美,强调生命感,水灵、绿色,和田玉更接近男性的美,强调浑厚、凝重、精光内藴。
3、玉的广义概念:在《宝石学》中对玉的定义是:具有“美丽、稀缺、耐久”特性自然矿物都可以称为宝石玉,宝石中又可分为“单晶体”宝石,如“钻石、红蓝宝石、金绿宝石、尖晶石、托帕石、碧玺、水晶”等,“多晶体集合体”的就是玉,包括翡翠、和田玉、各类硅质玉(玛瑙、玉髓、南红、战国红、台山玉、桂林鸡血玉、黄龙玉、金丝玉、佘太翠)等,为了保证‘耐久性’一般要求玉的摩氏硬度在6以上,但根据传统的使用习惯,一些地方玉种,硬度不足6,也可以你称为玉,如“岫玉、祁连玉、信宜玉、蓝田玉、独山玉(有的品种小于6)”等。
4、透光,或者利用手电筒透光观察内部结构、基本等粒结构那是硅质玉的可能性大,如果感觉结构不均、纤维交织变晶结构、糜棱结构等可能是玉。
5、只要有一个电子称、一桶水就可以方便的测"密度"。这是根据物理定律: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产生的重量。
具体步骤如下:
一、用电子天平秤得玉器质量。
二、用烧杯放水放在电子天平上,天平读数归零,(纯净水,越纯越精确)。
三、用细线(越细越精确)拴住玉器浸在水里,完全浸入,不能接触烧杯底部和四周。
四、观察天平读数。
五、用第一步的读数,除以第四部的读数,就是密度了。
翡翠的密度一般在3.32-3.34,和田玉的密度一般在2.9-3.1之间。
了解玉的广义概念之后,我们再回头论证陈凤国的雾灵石和丁燕的热河玉到底是不是玉的问题?是不是你已经找到答案啦?
这些简易识别玉石的方法,也是普通人一学即可以上手的知识,也不需要特殊仪器,更不用去高级专家帮你鉴别了。
假如你发现的玉石,其密度能对上,那是狭义玉的可能性就很大,意味着你可能发现了一个新矿点,恭喜你,赶紧送到专业的实验室做进一步分析测试,你可真要发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