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惠龙
惠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0,139
  • 关注人气:12,1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好小说是我心中梦想

(2019-09-12 08:11:19)
标签:

李树伟

分类: 读书笔记


李树伟

各位老师、文友您们好!

我之所以选用这个题目,就是想跟你们说句心里话,写小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从三十岁开始写小说,写了四部长篇小说《初入仕途》、《我与青春到底谁错了》、《女人让男人成熟》、《饭店里的女人》,这四部长篇只有《初入仕途》有点动静,承德著名作家杨林勃、杨田林、薛梅、刘鹏等人给我的作品写了评论。分别发表在《河北作家》、《地质勘查导报》、《中国国土资源报》和《承德晚报》上,在承德文学圈,起了一点涟漪,获得承德市第四届文艺繁荣奖。另外,我也不知道写了几个中篇和几个短篇。反正是写了不少,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长城》、《大地文学》、《热河》、《燕山》等多家杂志上也发表过了。只有一篇短篇小说《山沟里的女人》受到了白德成老师的表扬。

友人问我,小说应该怎样写?我的体会是越来越无法用几句话,来回答到底怎么写了,写什么了,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学理科的,职称是地质测绘高级工程师。我写小说的初衷,是要求我尽量写出地质生活的流动性,枯燥性,艰苦性,越实越好,但整体上却极力去张扬我的意象。我相信小说不是故事也不是纯形式的文字游戏,我的不足是我的灵魂能量还不大,感知世界的气度还不够,现实生活与文学作品结合部的工作还没有做好。

我的小说虽然写得不尽如人意,但我企图尝试,把我想说的话说出了,把我憎恨的人物描写出来,让读者跟我一起去爱,一起去恨。为了不误人子弟,我坦诚地说:现在写小说的方法很多,但写小说的观念,缺发生了改变。我写小说,主张在作品的境界上,必须融入现代意识,在小说内涵上,一定要借鉴名著坚持民族的特点。

一、什么是小说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神话、仙侠、武侠、科幻、悬疑、古传、当代、浪漫青春、游戏竞技等。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以上小说的观念是中文系教科书的内容,让我说小说是什么?小说是一种说话,说一段讲给后人的故事,想叙述我们做过的许许多多的故事——世上已经有那么多的作家和作品,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写小说,我常说:承德作家小说写的最好的是何申老师,他的小说,已经形成自己的风格,他是在企图用一种新的创作手法去写小说。

我认识一个作家叫王朔,我挺喜欢这个作家的作品,也喜欢听这个人讲话。譬如他说:在某些方面,我的观念很保守,譬如作家这个称呼,我一直认为必须写小说才配这么自称。(诗人单算,他们可以直接叫诗人。)我是把小说当做“作家”这一行的防伪标记看待的……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从开始成为一个作家,要留言的时候,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一种说法,这样的说话,不管正经还是不正经,说话人总是在人群前或台子上,说者和听者都知道自己的位置。当五四运动在中国爆发之后,我们的说话,有了一次革命。白话文的普及十分的好,就是打破那种说话和小说的界限,企图让说者和听者交谈容易很多。但是,当我们接过了这种说法,差不多又变了味。如干部去下乡调查,即使脸上有着可亲的笑容,也说着油盐柴米,乡下人却明白这一切是为了调查而这样的,遂对调查人的作伪而生厌烦。真和尚和要做真和尚是两回事。

现在要命的是有些小说太像小说,有些不是小说的小说,又正好暴露了还在做小说。前两天,《燕山》杂志上发表了付杰的中篇小说,有人问我:这是小说吗?有没有正能量?我听到后确实很生气,就毫不客气地说:责任编辑是惠龙,你们只管发出来,责任由我来负责好了。后来,承德有个叫胡春霄的作家,他读到了这篇小说,他非常肯定地说:小老百姓看世界,就是这么个水平。我看挺好的,是这期《燕山》杂志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我听后当然高兴。什么是小说?小说真是到了实在为难的境界,干脆什么都不是了,在一个夜里,对着家人或亲朋好友提说一段往事吧。给家人和亲朋好友说话,不需要任何技巧了,平平常常只是真。而在这平平常常只是真的说话的晚上,我们可以说得很久。开始的时候或许在说承德文学,天亮之前说话该结束了,或许已说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的作品。过后一想,怎么从承德文学就说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的作品呢?这其中是怎样过渡和转换的?一切都是自自然然过来的呀!禅是不能说出的,说出的都已不是了禅!小说让人看出在做,做的就是技巧的,这便坏了。说平平常常的生活事,是不需要技巧,生活本身就是故事,故事里有它本身的技巧。

所以,有人越是要打破小说的写法,越是在形式上想花样,适得其反,越更是写得像小说了。因此,小说的成功不决定于题材,也不是得力于所谓的结构。读者不喜欢了章回体或评书型的小说原因在此,而那些企图要视角转移呀,隔离呀,甚至直接将自己参入行文等等的做法,之所以并未获得预期效果,原因也在此。(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老师你好
后一篇:中秋夜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