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如逆旅,忽如远行客

(2019-09-05 07:23:53)
标签:

燕山

分类: 惠龙日记


李树伟

        我曾经爱过《燕山》杂志,也为它付出了太多太多。可是,突然有一天,《燕山》杂志的友人,与我渐行渐远了。他们不再需要我,偶尔一次说话也是只有几个字:“哦,知道了。就按照你的安排做吧。”望着干巴巴的几个字,眼泪情不自禁地落下来,我的内心深处多少有些失落……

          亲爱的读者,你是否有过我这样的失落时刻呢?曾经的编审,整天腻在一起讨论《燕山》杂志的未来,那些真挚的文友,突然有一天,你发现他有了别的亲密文友,看着他们欢笑的样子,你的心仿佛被针扎过;曾经你们无话不谈,很长时间之后你打电话叙旧,他淡淡的一句“你有什么事吗”,让你兴奋的心情瞬间跌入冰窖。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愿意承认,友情如同罐头,也会有保质期;我们总以为曾经那么好,那就永远不会疏远。但事实证明,曾经那么好过是真的,但现在我们再也回不去了也是真的。

  四年前,我参加了一个初中同学聚会。大家对这次聚会充满了期待,毕竟四十多年很多同学都还没见过面。

  可是,碰在一起才发现,大家都已经聊不到一块儿了。问完工作和房子,加了一圈微信之后,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回到以前就是好朋友的同学身边。即便有几个刚认识的在聊,聊的也是老公、孩子和养生,几乎没有别的共同话题。

  之后三年半的时间里,跟很多老同学的交往只剩下:谁又住院了、谁的孩子结婚了、谁当爷爷、奶奶、姥姥了,然后就是随份子、喝酒,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时光老了,我们散了。“你爱谈天我爱笑”的年少时光里,我们扎堆聊天,我们对同窗毫无防备,掏心掏肺。那时候,我们信誓旦旦: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可是,当“来年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时,我们也只能唏嘘感叹:“为何旧知己在最后变不到老友”?

  我曾经问过一位学者:好朋友为什么会逐渐疏远?这位学者的回答是:渐老的岁月和渐远的三观。

  听起来很是扎心。

  在我们短暂而又漫长的人生里,迎来送往是常态。这个世界太大,在有限的青春里,我们都选择了风雨兼程奔向远方。曾经我们并肩同行,但终究会在某一个分叉口,遗憾地互道“再见”。

  一段关系的变淡,大约就是从不常见面开始的。因为不常见面,彼此的生活轨道渐渐偏离,然后都会有不同的圈子。我们只能在各自的圈子里,各自成长,渐渐疏远,渐渐陌生,最终分散在岁月的长河里。

  曾经我有个很要好的同事,三十年前换了工作。一开始还常联系,后来渐渐发现,他发的朋友圈,我已经看不懂了。他的世界里多了很多我不认识的朋友,我已经进不去了。

  我拼命地想留住这段友情,朋友圈里巴结着评论,电话里殷勤地约见面。可是,感情一旦疏远,就好比指尖细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流逝。

  曾经,我有位朋友,我俩经常一起讨论人生,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那天,我让他帮我审阅《燕山》杂志小样,我以为他一定会满口答应,谁知他不仅不管,反而讽刺我功利心太强了吧,连这点虚荣之心都不放过。我很生气,导致后来有一次他来让我帮他朋友在《燕山》杂志上发表一首诗,我赌气理都没理。直到现在,我们都还没有联系过。

  这段友情的疏远,错都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以为这个友情账号里的钱取之不尽,于是肆无忌惮地伤害对方。但其实,任何时候都不要高估一段友情。不要仗着关系尚好,而去做伤害对方的事。

  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因为担心朋友疏远,而花很多时间去解释:“不不不,我当时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而是为了……”“不不不,你误解了我的意思,我其实是……”

  这样解释会拉近距离吗?因人因事而异吧。

  有人说,真正好的友情,早已戒掉了废话;真正好的友情,都是舒服的。一段舒服的友情,必定满足了这三方面的要求:不计较、势均力敌、并未亲密无间但也从未远离。

  所以,可能很多时候并不是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疏远,而是时间会为我们留下那些相处起来舒服的人。

  人生如逆旅,忽如远行客。在行色匆匆的旅途中,愿我们都能拥有让我们舒服的朋友,在我们心底从未疏远。衷心祝愿《燕山》杂志越办越好,衷心祝愿曾经我爱过的人和爱我的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也害怕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