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朋友杂谈 |
分类: 惠龙杂文选编 |
有句谚语说:“世界上用得最普遍的名词是朋友,最难得到的也是朋友。”
朋友说长很长,有的人认识了就是一辈子;友谊说短也短,有的人昨天还亲密无间,今天就形同陌路。
友情的长度,往往取决于你做事的尺度。做事没分寸,再深的友谊也会被耗尽。就算关系再好,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朋友不想说,你就不要问。
上学时,班上有个同学对人特别热情,对别人的事总是特别关心。看见别人脸色不好,就问别人怎么了;走上社会只要得知谁失恋了,就会跑去问人家为什么要分手;听说谁家出事了,也必定跑去问出了什么事……
别人不愿回答,他却不肯放弃:“我这是关心你啊,咱们关系那么好,有什么事不能说的?”
久而久之,大家都怕了他,不愿跟他说话。
每个人心中都有不愿被别人涉足的角落,有些事情别人不跟你说,自然是不希望你知道,也不需要你知道。如果还厚着脸皮不断追问,不仅别人不舒服,自己也是自讨没趣。
有人说:“最好的朋友是那种不喜欢多说,能与你默默相对而又息息相通的人。”他想说,不需要你多问,他也会来找你倾诉;他不想说,你问得越多,他只会越反感。
要是不懂别人的心,那就管好自己的嘴。不该问的别问,不该管的事别管,给彼此留下一点空间和体面才是最好的关心。
第二、朋友的朋友,很多时候其实跟你没多大关系。
陈总和小李都是我的朋友,他们之间并不认识,只是在我家私人聚会上见过一面,出于礼貌加了微信。
小李听说陈总是个著名书法家,便让我出面找陈总免费给他写一幅字。我没答应,他便生气地说:“你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既然大家都是朋友,写幅字有什么不行的?”后来,他居然主动找了陈总,自顾自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陈总对我吐槽说:“他是不是对我和他的关系有什么误解啊?一上来就噼里啪啦的,我跟他有这么熟吗?要不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我早把他拉黑了!”
有的人常常会有一种误解,认为朋友的朋友就是自己的朋友,于是不分青红皂白地跟他们套近乎、攀交情,甚至找他们帮忙,结果碰了一鼻子灰。
友谊是一对一的感情,很多时候不是可以共享的物品。朋友的朋友,其实跟你没有多大关系。
第三、对朋友的伴侣,不要总是嘘寒问暖。
同事大强有个朋友,不知道从哪儿加了大强女朋友的微信,然后常常在人家朋友圈下边嘘寒问暖。大强一开始还不知情,有天看了朋友圈的评论才知道他们加了好友。
女朋友说:“这个人说他是你好朋友,我就通过了。没想到他总是给我发早安晚安。”大强气得去质问这个朋友,结果朋友一脸无辜:“我是因为跟你关系好,才跟她聊天的,我又没对她做什么,你也太小心眼了吧?”
朋友之间尚且要有边界感,跟朋友的伴侣更是应该主动保持距离。这不仅是做人的自觉,更是对朋友最基本的尊重。即使你没有恶意,也要注意别给他们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影响人家的感情。
真希望朋友好,默默祝福他们就够了。
第四、朋友没答应的事,就不要自作主张。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有一位同事,他在地质队家属院租了一个小房子。有天晚上,一个朋友给他打电话,说自己就在地质队家属院门口,想来他家借住一晚。
一进门,他就扑到他的床上,说自己租的房子到期了,没找到合适的房子,想来借住几天。
接下来的几天,他随便动他的东西,翻他的厨房,穿他的衣服,把他家里弄得一团糟,就是不提什么时候搬走。他嘴里还说:“咱俩谁跟谁啊,我把你当自己人才这么随便,你不会介意吧?”
说实话,他未经商量就跑过来住,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虽然以前关系不错,但再好的关系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有些人觉得,好朋友应该不分彼此,不用商量,不用客套,越随便越好。但是,朋友间的互助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体谅的基础上的,而不是理所当然的义务。朋友没答应的事,就不要自作主张,凡事要适可而止。还有一个事例,我有个同事,租用他师弟的房子,已经过期半年了,也不主动给他补交拖欠的房租,师弟不好意思讨要,这位师兄也不主动补交,再转租退房时,又因这位师兄私欲膨胀,以假装提高房租为借口,实际推销自己淘汰家具为目的的作法,又给他增添很多扯不清的烦恼……
有人曾感叹:人生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其实,越是关系好的朋友越应该有分寸,不要以为认识久、关系好,就可以说不该说的话、占不该占的便宜。
不要仗着关系好,就肆意介入朋友的私事,干涉朋友的生活,毫无休止地占朋友的便宜。要遵循:“亲兄弟长算账”,亲是亲财是财的原则。
人与人之间,保持恰当的距离,再好的朋友,相互之间也要有分寸,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总想占便宜,只有相互尊重,互惠互利,才能细水长流。
愿我们都能做一个让朋友舒服的人,拥有更多相伴一生的朋友。另外,不要把三观不同的人当做朋友,不要把不孝敬父母的人当做朋友,不要把自私自利的人当做朋友,一句话:不是你所有认识的人,都当成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