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过六十岁杂谈 |
分类: 惠龙杂文选编 |
人过六十岁,已经不再年轻。以前灵活的四肢,现在也开始变得僵硬。膝盖骨变得酸软,爬山也感觉吃力,记忆力开始下降,也变得总爱回忆往事,怀念那些已经陌生的老同学、老战友……
纵观人生,大多数人不过七八十年。有些人混混沌沌过完一生,留给后人几滴泪水和回忆,再无其他。有些人踏踏实实度过百年,留下事迹,留下著作,受世人敬仰,让后人自豪。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很幸运。世间更多英豪,青年得志,中年辉煌,到了晚年却终日不安,敬老院里的老同学,他们无人陪伴,那些过早单身的发小,只能孤身等待命运的号召……
孔子颠沛流离十四年,到了七十岁被迎回鲁国,却不得重用。所幸有诸多弟子陪在身旁,晚景不算凄凉。他的晚年做到了“不逾矩”,却未必“从心所欲”。老子寿终正寝,挚友只哭三声,因老子认为“生亦不喜,死亦不悲”,可世人有几个能达到老子的境界。晚年有儿孙绕膝,子孝孙贤,能吃能睡就是福气,仔细想想,这不也是我们对于晚年的憧憬。
人过六十岁什么都明白了,再有本事也要变得腿不好使,头发开始变白,该忘的忘不了,该留的留不住了。但是,谁留不住都可以,却要留住三个人,为晚年做好准备。
第一人:可携手白头的伴侣
人过六十岁,是人生正式走向衰老的年纪。就算不想承认,也不得不承认。青年时,我们选择结婚,一是为了繁衍后代,二就是为了老来作伴。
人生之路,确实孤独,儿时守护我们的父母,总有一天提前放开紧握的手,悄然离去。捧在手心长大的孩子,已经迫不及待的展开翅膀,想要飞到其他地方看看。
人过六十岁,是父母渐渐离开的年龄,也是孩子们已经高飞的年纪。双重失落下,伴侣成为我们唯一的感情依靠。少是夫妻老是伴,随着身体零件功能的减退,这个伴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年轻时,或许都荒唐过,争吵过,这是所有夫妻都绕不过去的一道坎。过了六十岁,曾经的浮躁慢慢褪去,面对的压力渐渐增多,反而是夫妻感情最容易升温的时候。如果此时还不懂得珍惜伴侣,恐怕晚年的伴侣会成为晚年的敌人,日日针锋相对,没一日安生。
第二人:肯常回家看看的孩子
人过六十岁,已经看遍了俗世,可你那刚刚走向世界的孩子,才刚刚燃起征服世界的雄心。思想上的碰撞,让他们开始烦躁,看不出你的好意,反而离你更远。有些孩子,在成为父母后会明白六十多岁父母的苦心,可有些孩子却要用更久的时间,才能明白当年的一切。这样的遗憾太可惜了,错失的几年或者十几年根本无法弥补。既然如此,何不在最开始就先让一步?父母的退让,不是胆怯,而是宽容。
纵使你一生再有本事,但到了白发苍苍之时,还有什么比儿孙绕膝更幸福的时刻。连一向潇洒的李白都曾“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因为那一瞬间,你不会再惧怕年老,那张稚嫩的脸庞,足以弥补你人生中的所有遗憾。
第三人:能聊到一起的老友
有些事情,不能说给老伴听,也不能抱怨给孩子听,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个能聊到一起的老友。他(她)可能是发小、同学、初恋、文友等,有着共同爱好,利用闲暇时光,一同去钓鱼,或者一同晒着太阳,聊聊家长里短,都是极其幸福的事情。
过了六十岁的人,已经有了足够的时间与阅历,观察一个人是否真诚,是否知心。
好的朋友,会让你找到人生的目标,也会为你排忧解难。
人过六十岁,已不再年轻,是时候为自己的晚年做好准备了。用心想一想,你和谁抱团养老,与谁欢度晚年,与谁河边钓鱼,与谁墙根晒太阳……
放弃所有恩怨,迎着灿烂夕阳,放慢你人生脚步,提高你生活质量,活过七十三、八十四,甚至是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