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腊八粥妈妈味道杂谈 |
分类: 惠龙散文集 |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今天是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我的母亲会在腊月初七的晚上,自己蹲在炉子旁边熬一锅腊八粥,第二天早上,让家里每人喝一碗腊八粥的习俗。
我至今清晰记得,腊八的早晨,天还没亮,父母早早起床,用昨晚熬好的腊八粥,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孩子平安与家庭和睦。
妈妈首先搬出她的百宝箱,从里面请出我家的祖宗(用红纸制作的牌位,上面写着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的名讳)腊八这天早上,妈妈把他们请出来,摆在供案上,点燃三支香,嘴里磨叨着:腊八啦,请祖宗回家,喝碗腊八粥。
这时的父亲,已经将腊八粥端上来了,毕恭毕敬地放在供案上,一个牌位面前摆上一碗。然后,在成一大碗,跟在母亲身后,去祭祀各位神灵,他俩一边走,一边把腊八粥洒向门口、户院、宅角、灶口、井口等地,一边洒粥,一边祈祷各路神灵,保佑全家人安康幸福。
据父亲说,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最早开始于宋代。传说人们过腊八节以及喝腊八粥,是与“赤豆打鬼”的风俗有关。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而我家的腊八节,是妈妈在初七晚上让我们五个孩子围在一起,从扒蒜开始。妈妈说,孩子们围在一起扒蒜,代表着兄弟姐妹们团结。在农历腊月初八这天早上,妈妈把我们剥了皮的大蒜瓣儿放到密封罐子里,泡上醋,直至除夕启封时,蒜瓣已经湛青翠绿。
醋味入蒜,柔和了蒜的辛辣,又增添了蒜香。是吃饺子、面条的最佳佐料。适量吃蒜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维生素B1在胃肠道的吸收率和体内的利用率。
而今年的腊八,我的父母早已去世多年了,而妻子也只剩下一位八十多岁的老母。腊七的夜晚,她几乎一夜没睡,一个人在客厅里扒蒜、熬粥……
闺女在照料外孙子、我一直陪着外孙女玩,只有岳母悠闲自在地看着电视,时不时发出几阵鼾声……
腊八时节,天气十分寒冷,妻子完全继承了妈妈的角色,在这严冬寒气很容易侵袭人们身体导致疾病发生的时候,妻子把妈妈的味道:腊八粥,改良成一种食补。因为我俩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这个年龄段和这个季节,讲究滋补养生是十分重要的。
今天,我送给大家一个妻子的食疗,帮你寒冬腊月滋补一下身体。妻子熬制的腊八粥,是在母亲熬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点科学养生之道,经常食用妻子熬制的腊八粥,可以补血、养心、降血压,经常食用还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因为进入腊八之后,人体也成为冬季进补的关键时期,从饮食来说腊八粥就是很好的“补品”。由于腊八粥里有各种粗粮、豆类,这些食材含有多种膳食纤维具有保健作用。
古人认为,粥是“世间第一补人之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最为饮食之妙诀也。”
昨晚,我也记录了一下妻子熬制腊八粥的主要做法。
第一是采用的原料有讲究:
大米50g、小米20g、红豆20g、绿豆20g、花生米20g、莲子20g、红枣6个、桂圆10个、冰糖20g。
第二、熬制方法简便易于掌握:
1、大米、小米用清水淘洗干净浸泡。
2、花生米、莲子、红枣、绿豆、红豆分别浸泡20分钟备用。
3、桂圆去皮果肉洗净备用。
4、用浸泡过的花生、莲子、红枣倒入煮粥的锅中。
5、再放入豆类,加入所有米类,放入桂圆,加入冰糖。
6、打开火熬粥,待锅开后,用微火继续煮。
8、将粥煮熟后盛入容器中,撒上白糖,开吃了……
综上所述,我家妈妈的味道:腊八粥,已经完全被妻子继承和发扬光大了。由传统的祭祀、供神、喝粥,演变成缅怀祖先、促进家庭和睦、滋补养生、延缓衰老的食疗文化,也是对药食同源最好的诠释,希望能读到此文的朋友,终身受益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