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燕山》第二期卷首语

(2018-06-19 16:44:42)
标签:

杂谈

2018《燕山》第二期卷首语

卷首语
李树伟
槐夏荫浓,榴花似火,缤纷五月,鸟语花香,绽放夏日激情,迎来2018《燕山》第二期文学佳作之芳香。
尊敬的读者谁都知道,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以历史人物为主题的节日只有---端午节。也是中国民俗中“知名度”最大的一个节日。
因为有了名人故事的加入而具备了更深厚的人文底蕴,也就更深入人心了。
所以,这期的《燕山》杂志,囊括了重多著名作家的佳作,破案的小说;农村的爱情故事;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散文,讴歌母爱,让灵魂飘飞伟大;特别是刘兰松老先生的神来之笔,《热河故事:棒槌山的传说》即将搬上银幕,更让《燕山》杂志突放异彩!
这期的中篇小说,推选了承德籍作家齐桂芝的中篇小说《不速之客》,作者以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吊足了读者的胃口,作者以一名资深教师的功底,细腻隽永的笔锋,呈现给读者一个正义勇敢的金巧珍这个人物,揭穿了阴险毒辣的董万里的真面目,详细描述了黎家小楼盗窃案的始末真相……
山东作家王凤国的中篇小说《秋盲》以其朴素无华的叙述,塑造了一个质朴、敢爱敢恨的农村妇女麦子的形象。揭示了主人公麦子,在遇到丈夫背叛自己的那一刻,对责任和妻子的思考,对理想爱情和人性弱点的诠释……
散文随笔更是鲜花灿烂,五彩缤纷,囊括了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十七篇作品,似乎祖国各地的名家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把自己伟大的母亲,讲给读者听,把自己过去的难忘岁月,抛洒在读者面前暴晒……
还有潘超的报告文学,亟待读者破译,让十年辛苦说出了怎样的不寻常?张文江和谷盛林合力打造的力作《王景春的甜蜜事业》究竟是怎样的甜蜜呢?
本期在燕山诗坛栏目里,隆重推出了本土诗人贾永的组诗《时光如此匆忙》,诗人以灵动的神态,坦然自若的神情,让诗歌的音符走出了燕山,飘进了华北平原,引来众多的沧州诗人,走进燕山诗坛,让一股浓浓的思乡情,在一首首诗歌中飘回故乡……
让读者骄傲的还有古诗新韵,更是老中青结合的产物,老诗人在这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们彰显了写古体诗,板是板眼是眼的一丝不苟,让自己的作品,锤炼成古体诗的典范;新作者也不含糊,他们精益求精,反复推敲,吸取精髓,剔去糙粑,让读者看出差距,让爱好者找到努力的方向。
最后,让读者眼前一亮的还有,芒刺花窗,这一期隆重刊发了刘兰松主席的《一部老红军百年人生灵魂的秦鸣曲》的评论文章,我为什么特别看重这篇评论,就是事先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教授薛梅,曾经把作家蒋淑英的小说创作,归纳成“非虚构式写作”的典范。以她博学的文学天赋,给承德小说创作者,指引了方向,定准了基调。
今天,八十四岁的刘兰松老先生,又以自己六十多年的文学创作经历,评述了中年作家蒋淑英的长篇纪实文学《世纪父亲》,可以说是各抒己见,更具深远的影响。
更值得一提的是,路空女士,把《蒋淑英作品研讨会纪实》也奉献出来,她把承德文坛的精英跃然纸上,把承德文学氛围烘托的淋漓尽致,从八十八岁高龄的老者,到二十岁出头的新星,他们团结一致,畅谈自己追求一生的文学感受,评论中有芒刺,芒刺里更有花窗的身影……
最后,是我记录刘兰松老先生在讲诗时的一篇随笔,更让读者看到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一提到诗,即刻神采奕奕,精神焕发,两眼放光,春意盎然的神态。
他讲诗过程中,更是妙语连珠,心潮澎湃,谈古论今,以自己的创作经历,讲述创作技巧,让人听得如痴如醉……
他的授课神态,让我想起大作家冰心说过的一句话:年轻的时候,会写点东西的都是诗人,是不是真正的诗人,要看到他年老的时候……
聆听八十多岁的刘兰松老先生讲诗,你会情不自禁赞叹,刘兰松老先生被称之为诗人,真是当之无愧。
这就是2018《燕山》杂志第二期给读者带来的魅力,它的古老故事,遮盖了岁月中本该有的沧桑和尘埃,使得耄耋老人,拥有了孩子般的情愫,更拥有了长者的睿智之心,这就是文学的魔力,也是诗人的魅力。
确实,热爱文学的人,必须挨得住寂寞,热爱诗歌的人,需要有一颗激情澎湃的心,文学使人高雅,诗歌使人年轻。我觉得这是办好《燕山》杂志的目的,也是众多文学爱好者的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