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幽默杂谈 |
分类: 惠龙杂文选编 |

承德有个老羊铲史,读他写的文章,我总想乐。他铲史的视角不同,既能达到寓教于乐,又能做到刻苦铭心。于是效仿者也调侃一段:

第一、谁都知道中国有四大发明,其中火药的发明者是谁,就没有人知道了!今天我学着老杨告诉你:火药一开始其实是炼丹家发明的,想成仙的道士们在那儿炼丹,练着练着炉子炸了,所有的道士一下都成仙了。一次两次,他们就总结经验,怎么老成仙呢?最终明白了,硫黄、硝石、木炭千万别搁一块儿炼,一块儿炼就爆炸。
第二、天才为什么可以不勤奋?
赵普这哥们儿不看书,据说一共就看过半本《论语》,所以人们才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嘛。物尽其用的话,天才看半本就够了。
第三、初中同学为什么不容易聚会?
小学同学和大学同学越老聚会的频率会越多,而初中同学聚会为什么会越聚越少呢?我今天给你讲一个段子,你就明白了:
喜欢文学的人都知道,中唐代表作是白居易的讽喻诗,讽喻诗要损人,你要损人的话,最起码得让他能听得懂。你损了半天他都不懂,你有什么劲儿?
我刚跟初中同学聚会的时候,特别搞笑。一帮四十年未见面的同学见面了,有些人的举动让我接受不了,我骂他们寡廉鲜耻,可他们一个个睁着眼睛看我,什么意思老同学?我说臭不要脸,这下才明白了!老同学不能骂脏字,好不容易找个文词儿来表达心情吧,他们还听不懂,搞得我特郁闷。而白居易的诗用的都是劳动人民的语言,但语言虽俗,意境不俗。
第四、革命者为什么没文化人居多?
唐朝人平均寿命是29岁,要50岁考中了进士,那是什么概念?得跟人拼寿命吧。等你把别人都拼死了,你活得最长,叼着人参做完卷子考上之后,回顾起来等于是一辈子都在考试。文人一辈子全都去考试了,还有工夫琢磨怎么造反吗?读书人不琢磨造反,剩一帮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文盲,就更别反了!
第五、墨子为什么在中国不被重视?
墨子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兼爱就是爱一切人,这个有点儿跟仁者爱人相似。非攻就是不要战争,不要打仗,保家卫国还可以。尚贤,任用贤人,进行选举,最好国君都选举产生。这个不太现实,那是选美国总统的方法,万一选出的国君是个犬戎或者哈士奇,肯定不让上。所以墨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是最不受重视的,就因为统治者不接受。
第六、文化人为什么有笔名?
在中国古代,你叫人家的名,跟骂人一样,只能叫他的字。你看咱们这些电视剧里,叫谭嗣同为嗣同兄。这样嗣同兄非抽你不可。你这么叫,你挖人祖坟不是?《走向共和》里李鸿章那么大岁数,见了梁启超,也是“卓如啊”而不是“启超啊”。马超给蜀国皇帝上书,孟德杀我全家百余口。他杀了你一百多口,你还得叫他孟德,要不然证明你这个人没文化。公瑾如何如何,孔明如何如何,你不能说诸葛亮怎么着、周瑜怎么着,那不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