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哥哥想到金子和人才

(2018-04-26 04:47:44)
标签:

绘画

杂谈

分类: 惠龙日记

今天去老年大学开会,走进老年大学教学一楼大厅时,遇到几个人,指着墙上老年大学教师一览表,围在一起,议论一个绘画老师,讲课讲得好,为人谦逊。听他讲课,理论讲得少,总讲怎样画,特别实用,我们还没学多长时间,就学会画了,

快来我们18级一年一班吧?李树强老师讲得特好,通俗易通,便于掌握……

因为,他们提到这个老师的名字,我太熟悉了,他就是我的哥哥。哥哥从小喜欢绘画,从玻璃画、水粉画、油画到山水、花草,再到写意动物,一画就是五十多年。

父母亲活着的时候,常把哥哥画的画,挂在我家最显眼的地方,一是炫耀,二是鼓励。哥哥总是不乐意,说自己画的不好,让行家里手看到会笑话我的。父亲却不以为然,他坚定地说:画的再不好,也是我儿子画的!

哥哥喜欢画画,那是发自骨子里的一种爱好。他完全是自学成才,特别是哥哥喜欢把他得意之作送给我。几十年过去了,哥哥的作品,我也没少以礼物的名义赠送给别人。

哥哥不喜欢我写文章赞美他,自己也不善于言表,总是一个人,在家里临摹历史著名大师的作品。画完一张得意之作,就想让我点评,就想给我讲讲,他的创作体会,就想跟我追溯历史画家的代表作。

一来二去,时间长了,我对绘画技能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什么是国画?什么是油画,什么是大写意,什么是工笔?它们的代表人物,甚至是绘画理论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特别是哥哥退休以后,整日闷在家里,一画就是一天。发现一部好作品,几十遍的临摹。当我看到他随手撕掉的,不随心的作品时,发现他很多作品,比起在社会上吹嘘“某某大师”的人,画的强多了。

于是,我感觉哥哥是块金子,有了让哥哥走出去,宣传自己的想法。可是,哥哥不乐意,哥哥一再强调:我画画,没有功利目的,就是自己喜欢!我说,哥哥是块金子,他更是否认说:是金子为什么不发光?我说:关键是有没有识别金子的人?

最后,哥哥还是选择了走出家门,报名参加承德市老年大学绘画班学习。可是,在他第一次交绘画作业之后,识别金子的人出现了。坚决不让哥哥再当学生,而是让他做替补老师,并又把哥哥的作品送到省会参加绘画展览,居然还获得一个优秀作品奖……

这样一来,哥哥的绘画作品被销售一空,从此,供不应求。甚至,他精心为弟弟画的甲子礼物,也频频被画友和弟子收藏……

我一向不承认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话?因为说此话的人虽然是拿金子说事,但他说的不是金子而是人,而且是指那些有技能、有专长、有智慧的人才;是指那些素质,经验,魄力超出了平庸之辈的不同寻常的人才;是指那些当时代,国家,地区,群体或团队遭遇困境的时候,他们愿意并且只有他们挺身而出才能化险为夷,走上光明前途的人才...... 

这句话关系到了人才,所以我说它是一种流传已广的谬误,是混话。

为什么涉及到了人才就成了谬误和混话呢?

首先是因为,作为人才的社会资源,和作为自然资源的黄金,他们的效用发挥规律是不一样的。自然资源的效用有很强的恒定性,即,它一般的不会因时间的改变而使自身的效用发生改变。比如黄金,你今天不采还有明天,今年不采还有明年,这个时代不采还可以等到下个时代......而人才,人的生命只有宝贵的几十年,去掉儿童时期学生时代……真正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时间并不长;而精力,知识和经验的"黄金期"就更短,最多也就十几年吧!

好,你说是金子早晚会发光,在他最能发挥作用的时候,你不让他走上舞台,使他错过"黄金期",他发出的光就不会耀眼;而你无情的压抑他直至他盛年已过,他就多半会已从"英才"变为一般平常的"庸才"了;如果你把他放在笼子里一直到老态龙钟,连说话都没有了力气的时候再放出来,他就什么都不是了!说什么"是金子早晚都会发光"?就人才而言全非如此。早发光和晚发光有天壤之别,更多的人才则是,如果你给他提供的发光的机会如果太晚,他或许就根本发不出光来!  

image

 进一步说,人才的效用发挥和金子的效用发挥,还有一个根本的不同,那就是金子除了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外,它还拥有"通货"的身份,也就是说它除了是黄金外,还是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标准,它既是"专用件"也是"通用件"。作为一种有色金属,它并非放在什么地方都有用;但作为通货的通用件,它放在哪里都有存在的价值。 

image

 而人才,任何一个人才,无论他伟大到什么程度,他都不可能象黄金那样放在哪里都能发挥出它的不可变更的伟大的作用的。让丁玲女士种地和让她写小说作用也不一样。人才,你可以给他施加磨难而他也可以依然保持不可动摇的追求,但一个迫害英才,卓越的专制者和暴君怎么能因为英才没有因此陨落而逃脱罪责哪? 

image

 一句"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造就了多少人才错位的荒唐寒心故事?而那些人才错位荒唐剧的制造者们,却用这句看似善良实属恶毒的话,残酷的笑对那些被迫在不能使自己展开飞翔翅膀的笼子里辗转落泪的鹰凤鲲鹏,这是何等的残忍和荒唐!  

image

 人才是何等的宝贵!尤其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正处在伟大的变革时代。人才的管理者们,人才使用的决策者们,不去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体制和环境,不去千方百计寻访甄辨搜罗查寻人才,而是用"是金子....总会发光"这样的话,用这样的丝毫看不出一点人才匮乏的紧迫感的话,等待人才自己发光,并麻痹那些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有识之士,这无疑等于说:"世界上无需伯乐,千里马自然会自己跑出来!"这是怎样的态度?这不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就甚至是居心叵测的态度!  

image

 说到居心叵测,看来我要赘述几句。在一个庸人主政的团队中,主政者为着维护自己的统治权,多半会对被他统领的能人,精英,人才说"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话的。它的妙处在于,第一,贬损了人才,使人才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看来我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才,不然为什么我没有坐在统领团队的位置?信心没有了,傲劲也就丧失了,于是心甘情愿的被庸人统治。第二,麻痹了人才,引诱人才继续在庸者的领导下拼命,直到被统治者点头认可:恩,你已经开始发光了。而直到你连余热都已经耗尽的时候,你依然是一个有限的人才,需要继续被庸人管理者点头的人才,需要不断的感激庸人知遇之恩的人才......  

image

 写到这里我在想一个问题:人才问题包含了两个方面的主体.一个主体是人才自身;另一个主体是人才需求者即用人者。那么用人的问题更主要的是谁的事?很显然是人才需求者的事,也就是说是用人者的事。而"是金子...总会发光"一句话,把用人者在人才问题上的责任推的一干二净,人才问题的核心一下子成了和用人者态度无关的人才自己的事。在一个急需人才的时代,这无疑是一个被扭曲了的不合适宜的人才观! 

image

 真是退休了,说着说着就说大了。本来是说哥哥,怎么又跑到单位,跑到国家人才的问题了呢?既然此事是由我哥哥说起,还得把话说回来。我不敢说哥哥就是人才?但我坚信,哥哥在绘画方面是块金子。关键是有没有识别金子的人? 

image

 在此,我感谢承德市老年大学的伯乐们,能让我哥哥李树强六十岁以后才发出耀眼的光芒。感谢收购、珍藏我哥哥瑞虎绘画作品的朋友,我更加坚信你们的选择?我只能在这里偷偷告诉你:绘画大师齐白石年轻的也是老师,也是画了一辈子画,也是六十岁以后走进专业绘画队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