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昨天,一文友给我推荐一篇文章让我阅读,在毫不知情下,我一字一句,认真研读,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闪失。读完之后,还写了发自肺腑的评语。
文友读完后告诉我:文章是他同村侄女的处女作。
我为之震撼和庆幸。震撼是缘于第一篇文章,就写出了自己的水平,庆幸是感觉自己没有失言之处。
又过了一会,不知道这位文友,又将文章给哪位高人看了,并发过很长的一段评语,我个人感觉,对初学者要求高了!别说是一个初学者,就是写了一辈子的任何一个文学爱好者也不见得能达到哪个标准?
其实,评价一篇文章的好坏,值得考虑的因素会很多。我们每天都可以读到、或看到好多好多的文章。有的文章,作者下笔如有神,文采飞舞,说得头头是道;有的文章,却是狗屁不通,不知所云。
我想,我们看文章,当然都希望能看到好的文章,看到自己喜欢的类型。但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呢?
我个人认为,凡是爱写文章的人,都一定会觉得自己的文章好。不是有那么一句俗话吗:“老婆人家的好,文章自己的好。”
因为天底下,没有人爱听自己写的文章不好;当然个别谦虚和善于撤谎的人除外。
我个人认为,真正好的文章,应该是有人物,有场景,有思想的文章。有时它就好像一本人人喜爱的经典文学名著;有时也好像一块光彩夺目的钻石,它不但能让你时常记挂在心,而且还能让你回味无穷。即使一读再读,仍然会使你觉得清新感人,或者另有收获。
所以好的文章,人人爱读,尤其是很多特别好的文章,文字简洁,意境深远,我们读了以后,不但能增长见识,而且还可以启发新的思维!
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我们每天在手机里,不但可以随时贴上自己的文章,而且还可以欣赏和读到别人的妙文佳作,当然也可能会读到一些胡诌乱扯、狗屁不通的烂作。但我要问,究竟什么样的文章,才算是妙文佳作呢?什么样的文章,才是胡诌乱扯、狗屁不通的烂作呢?
那首先就让我来谈谈,
狗屁不通烂作的标准是什么?
这类文章,大多数是又臭又长,抓不住主题,胡诌乱扯一通,看完了这类文章,也不知他想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有时甚至文不成句,逻辑思维自相矛盾,根本无法读下去!有一则笑话是这样说的:
话说古时一位学政(相当现今的教育局公务员),负责测试某县童生,他到了以后,只见众童生卷子乱七八糟,根本都不会写八股文,评了半天,勉强依照规定录取了三名。卷子上得写评语,怎么写呢?第一名的评语是“放狗屁”,第二名的是“狗放屁”,第三名的是“放屁狗”。
照笑话说,狗屁文章有三类:第一类是“放狗屁”,程度最轻,是人放狗屁,还不失为人;第二类是“狗放屁”,程度较重,是狗在放屁,但并不整天放,只偶而为之;第三类是“放屁狗”,程度最重,是狗以放屁成名,整天放屁,一放而不可止。
用放狗屁来评论文章的好坏,其实不是在骂人,那是一种评判的标准而已。
至于妙文佳作,我个人粗浅的认知,天下的妙文佳作,如以电影院放演过的影片,
观众来看的人数作为评价的标准,
一般说起来,可分为三大类:
一,叫好不叫坐:
这类文章,应该是文笔一流,意境深远,言之有物,下过一番功夫的!但可能因用辞遣意,太过于深奥,或太过于专业,因此除了少部份有相当文学素养,或专业知识的人,能看得懂外,其余一般普通大众,那知道他在说啥?高行健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那部作品“灵山”,爱因斯坦的那篇“相对论”,请问有几个人从头至尾看过?看过的人,又有几个是看懂了的?所以如果将这类的文章放在网路上,其点击率,也不会太高吧?
二,叫坐不叫好:
这类文章,刚好与前一类相反,作者文笔通俗流畅,记事论文,尽量适应或迎合大众口味,常常是反应市井小民的心声,
尽述他们平常要说又不会说,想说又不敢说的所需所求。尤其是有些文章中,如果还夹带着狡辩歪论、人身攻击、情色内容、或对当前的头版政治或社会新闻有犀利的评论等,那就会更为轰动!因此这类文章在网路上的点击率,一定会是超高的!
三,叫好又叫坐:
这类文章,才真的是好文章,作者不但文笔犀利,言之有物,而且行文如流水,单刀直入,一针见血。同时一点也不炫耀自己,只是非常认真投入,写出自己的感受,真情毕露,记述他的所思所为。读这类文章,读了以后,不但会引起了读者的共鸣,而且还会让我们为之沉思不已,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当然这类文章的点击率就会很高,也容易引起争论或共鸣……
其实,让我说:写文章如同做菜,有名的大厨,照理应该知道好菜烂菜的区别。写文章也是一样,真正的写作高手,他应该知道怎样写,才能写出一篇好文章。有人认为,要写出一篇好文章,三分靠天赋,七分靠努力。这话虽然说得不错,但我个人认为,还要再加上:
一,
作者写作时,必须要能保持个人才华,隽永思维,不求名,不为利,更不要对别人随便作人身攻击!应该对事不对人,纯粹只是为了写作而写作,这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因为要想写出好的文章,创作一篇妙文佳作,作者内心应该要尽可能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一篇连自己都感动不了的文章,怎么能去感动读者呢?
二,
好文章一定要言之有物,切不可无病呻呤,或不知所云,或前言不对后语。文章要有内容,看的人才会看得下去。就如一盘好菜,要靠的好材料,好文章也是一样。没有内容的文章,光靠文字华丽去唬人是不行的。懂吃的人会问:“肉在哪里?”
这里所谓的“肉”,当然即是泛指文章本身有没有“料”?换句话说,决定文章的好坏,是它的内容而非文字的排列组合!文章内容的性质不同,好坏也没有一定的标准。钟鼎山林,各有各的价值;桔子苹果,岂能硬拿来相比?
三,
好文章一定要人人看得懂,所以遣词用意,
尽可能要平顺通俗,尽量要避免用冷僻的词汇和典故。因为如果菜再好,但难以下咽和吃了不消化,那也就不是好菜。严格说起来,文章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它只是一种传递信息和启迪思维的工具。如果写的东西,自以为好得了不得,但没人看得懂;或明明一句话可以讲清楚的事,你偏偏要用五句话来讲,搞得人家没耐心去看,这就犯了没达到传递、启迪、与人沟通的目的。
所以好文章不只是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而是还要长短合适。太暴露了庸俗,太长了不吸引眼球……
四,
好文章,不但要能给人有“回味无穷”的感受,并且还要能让人有”何日君再来”的祈盼。
所以,好文章让人读了以后,还想再读。而且每读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甚至还会产生不同的启发,就如很多人喜爱的“红楼梦”,年轻的时候,读成爱情的故事,竞争的时候,当成“对手”,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方,老年的时候,看成整个社会的缩影……
同时写好的文章,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所以我们读张爱玲的小说,就会感受到张爱玲的风格。因为我们喜爱她的风格,因此我们还想再读她的其他文章!
从古到今,好文章知多少?但真正好的文章却不多见!一本"古文观止",
即知其梗概也。
所以,朋友期待自己的侄女,能写出旷世之作,一定要注重她风格的培养,千万不要人云亦云。文人都说李白的诗句浅显易懂,不同的人,能读出不同的收获,让我说,这就是创作水平……
衷心希望,朋友的侄女早日实现自己的作家梦想,写出更好的文章,流芳百世,把自己的家乡打造成崇尚文化的乐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