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螃蟹杂谈 |
分类: 惠龙日记 |
晚上八点多了,躺在床上,正用手机与朋友聊天。朋友这几天有点心烦,怪我写文章总是锋芒毕露。我给他解释说:那叫实话实说,做光明磊落之人……
他说:一些实话、直话,也要保留两点。实话实说是真,但实话全说就是蠢。
我情不自禁地嘿嘿一笑,他继续说:看透别说透,永远是朋友……
当我不知道如何回答的时候,门铃响了,我急忙打开房门,是一位朋友出差去大连,顺便买了一些螃蟹送我,说中秋节到了……
我千恩万谢,手里提着螃蟹,给家人炫耀之后,即可给我姐发消息说:来家吃螃蟹不?朋友给我送来二十多只螃蟹?我姐没好气地回复说:不吃!我回复说:到挺干脆……
孙女听说是螃蟹,非要让我打开泡沫箱,看看螃蟹。我阻止不了孙女的好奇心,打开泡沫箱:深箱中,一贯横行霸道的螃蟹拥挤在狭小的空间里,相互肆意践踏,有些不甘蜗居的螃蟹,顺着笔直的箱壁艰难地攀爬着,虽经百般努力,终以失败而告终。
那些聚集在网兜里的螃蟹,更是不甘寂寞,身体被束缚着无法动弹,便利用可以自由呼吸的嘴巴,于窸窸窣窣中不停地吐着一串串泡沫,以示抗议,也以此证明自己是个活物。特别是那些个头较大的螃蟹,仿佛知道自己的身价不菲,为此,更是气宇轩昂,自以为是。也许,它们是得到垂青和恩宠的一类吧,受到了特别的眷顾,活动的空间相对较大,所以也更加肆无忌惮。看到孙女的小手试图靠近,它便会举着那两只肥硕的大螯向孙女示威,仿佛在警告孙女:别碰我,否则休怪我无礼!
吓得孙女赶紧缩回手指,委屈地说:爷爷我害怕。我马上安慰孙女说:有什么害怕的?说着,我抓起一只螃蟹,没想到瞬间却被螃蟹的两只钳子夹住了手指。起初有些害怕,后来胆子大了,把螃蟹捉到了地上,看着这个丑家伙横着爬了一通,把孙女吓得躲进我的怀里,喊着:爷爷我害怕……
我看着孙女大笑,再次把它捉回来看它再爬,吓得孙女使劲搂住我的脖子,实在有趣。螃蟹的样子挺丑,性格也不温柔。头上两把钳子,腿像八把尖刀。总是耀武扬威地横行霸道。记得父亲在世时,曾给我说过一个谜语:“两把钳子八把尖刀,有眼无珠,走路横跑。”父亲还说过,螃蟹有十七种之多,外号“无肠公子”又叫“横行介士”。螃蟹形丑而味美。古人云:“以貌取物失诸蟹,岂知内蕴非同凡。”清代戏剧家李渔,人称“蟹仙”,他有一段话说:“蟹肉,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色香味,三者之极致也。”足见螃蟹是非比寻常的食品了。
孙女指着地上的螃蟹,看着她妈说:妈妈,我想吃螃蟹?她妈也不客气地说:那就让你爷爷给你做!孙女拍着小手说:吃螃蟹喽,吃螃蟹喽。闺女也走过来,指着螃蟹说:螃蟹性凉,一定要热吃,而且要多放姜和醋。螃蟹的吃法好多,最方便的吃法是洗干净之后,用急火蒸熟。
我按着闺女的说法:先洗冲了好几遍,做锅烧水,将螃蟹放在篦子上,螃蟹感到温度,在锅里挣扎起来,不一会就不动了,二十分钟后,螃蟹出锅,满身通红,蟹香四溢。
我们四人围桌而坐,孙女只吃蟹腿,我们三人一起为她忙乎,都供不上。高兴的孙女不住地喊:爷爷你真棒!你的速度最快……
孙女说什么也不吃蟹肉,蟹腿也没吃多少就跑了。这下,可把我乐坏了,拿起一个大螃蟹,掀起蟹盖子一瞧,便是纯美的蟹黄。吃到嘴里,肉多,黄满,味鲜。吃得痛快,浑身舒服。顿时想起,清代散文家袁枚说过的话:“蟹宜独食,不宜搭配它物。最好以淡盐汤煮之。自剥自食为妙。蒸之,味虽全,而失之太淡。”这是它的看法,吃法不必拘泥。家乡人有句“七尖八团”的俗语,意思是七月尖脐的蟹美,八月团脐的蟹肥。
想到《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的“螃蟹宴”,从螃蟹中开发出更可口的美味佳肴,那就大饱口福了。
闺女一边吃,一边感慨道:难得我们一起三人围桌而坐,一边喝酒一边品味佳肴,在鲜红的螃蟹和碧翠的绿色蔬菜的陪衬下,更加色彩绚丽。不一会儿,一盘螃蟹一扫而空,一个个只吃得满手油腻,而那份欢愉之情,不言而喻。
就连平日因糖尿病困扰的妻子,很少去吃螃蟹,即便是外出赴宴时,餐桌上额定的份额也常常是别人代劳,为此,别人总是用困惑不解的目光看着她。也曾有人直言:这么美味的海鲜河鲜都不吃,真是个怪人。其实,年轻时的妻子最喜欢吃,而今得了糖尿病之后,又莫名其妙的吃海鲜也过敏了,所以,平时极少食用此类鲜货。
这次,也许是在自己家中,也许是受着亲情的感染,也许是这次送螃蟹的意义非凡,所以,她打破惯例,一次竟食用了两只大螃蟹。当她瓣开那坚硬的红色外壳时,白嫩嫩的蟹肉,让她享受到舌尖上的美味,即便是那些蟹爪,也都是肉嘟嘟的……直至现在,我才恍然大悟,难怪人们这么热衷于这道鲜品,猫腻俱在其中,螃蟹的味道确实妙不可言。
闺女一边食用,一边夸奖道:螃蟹就是要吃活,只有活的味道才会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