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夜暴富的傻人

(2017-09-18 07:04:52)
标签:

暴富

傻人

杂谈

分类: 惠龙日记


在承德市燕山山脉,有很多地方是绿水青山,特别是兴隆山景区,漫山遍野均为石灰岩构造,俗称喀斯特地貌。这一地区山峰险峻,沟壑纵横,河水碧透,风景秀丽,由此,我们几位慕名而来。

由于地质队出身,游客看风景,我们看石头。奇特的游览习惯,吸引了一位当地农民。听说我们是搞地质的,非让我们去他家里小坐,说他家存有一家奇石,便有一睹为快的欲望。

来到他家,进门后,主人非常热情,带我走进他的奇石博物馆,这是一个由一楼奇石和二楼矿物晶体展品组成的美妙世界。惟妙惟肖的“中华神龟”乃是镇馆之宝,它威武地伏卧在奇石馆的中央,神态祥和,淡定自若,好像在讲述着一个悠远神奇的传说,令人心怀敬慕。

还有一桌 “满汉全席”晶莹剔透,无味自香,令人垂涎欲滴。中国四大奇石——灵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品质高端,造型精美;此外,各类矿物晶体璀璨夺目,美不胜收。可是,让我没有想到的事,主人从外面拿来一块黑乎乎,其貌不扬,坚硬不比的石头。他说是前几年在承德市寿王坟附近的山上捡到的,他用锤子砸过,用火烧过,都毫发无损,还特别沉,比一般石头重多了。

我拿到手里,一眼断定,这是一种稀有的奇石。它的学名叫顽石,就是非常坚硬的石头,泛指金刚石、玉石、宝石、钻石之类的石头。

在古代传说中,顽石是女娲补天炼烧的红、黄、蓝、白、黑五彩灵石,亦称补天顽石。 

他顿时睁大眼睛,好奇地问:啥是顽石?它是怎样形成的?

我嘿嘿一笑,用通俗易通的地质语言告诉他:顽石,年轻的时候,生活在地幔,是一股炽热的岩浆,终于有一天,来到一座活火山之下,在一次火山喷发中钻出了地壳,冷却成坚硬的固态岩石,那时的形状棱角分明,形态突兀。但经历了上亿年的沧桑和洗礼之后,尖锐的棱角被磨平了,肌肤被水流冲击得光滑,体表被风吹日晒改变了颜色,变得更加成熟、老气、稳重,但那颗顽石之心不变。 你的这块顽石,很有可能是一块天然铜块……

我说的简明扼要,他听的稀里糊涂,只见他一边点头,一边将那块顽石锁进柜子里。

跟我一起去的苏总跟他说:在50年代的一个冬天,我们在承德市寿王坟一带的山上,找铜矿。当时的生铜已是稀罕物了,所谓的生铜,就是自然铜块。有一天,一个矿工打扮的男子找到我,说在山中找到一批生铜,说完从包袱里拿出几块样品,我一看,生铜形状规整,是不可多得的好铜,男子说这些只是其中一部分,执意打包出手,我们地质队那时候,正想筹建承德地质博物馆,急需当地矿样标本,我当时心一横,仓促定下了这批还没经过鉴定的生铜。可是,回到化验室一鉴定,傻眼了……

他懊悔地摇着头说:那是我年轻的时候,做的一件最蠢的事,现在不提也罢!(他一边摇头,一边继续说)说起赌石,或许你们早有耳闻,一块未经雕琢的石头可以称其为璞玉,可能是价值连城的美玉,也可能是一文不值的顽石,疯狂的赌博令人经历着一贫如洗与一夜暴富的轮回。而在我国很多铜矿地区,却有一个与“赌石”类似的现象—“赌铜”。赌铜的不是一掷千金的商贾,反倒是一些靠手艺过日子的铜匠。

铜匠赌的是生铜,也就是自然铜,而日常生活中的铜,几乎都是由铜矿冶炼得来的。自然铜是自然界铜元素在地质作用中的产物,可遇不可求,不像铜矿一样,找到“矿脉”便可大规模开采,过去都是矿工在山中采矿,或是樵夫进山砍柴时,偶尔捡到的,因而价格不菲。生铜产自天然,往往掺杂着金、银、铁等金属元素,而一旦含的杂质太多,或是形成空洞,便成了废铜,连最有经验的铜匠,也没法保证买的自然铜一定能做成铜器。这便是“赌铜”。

我们怀疑你的这块顽石,就是一块难得的自然铜块。它在铜匠眼里叫斑铜,用它制作的工艺品异常精美,这种源自天然的“冰花”,晶莹斑斓,堪称绝品,这样的效果需要一道秘不外传的工艺,工匠用一种特殊的药料一擦,冰花便显现出来,有着魔术一般的神奇。

以上所述的事情,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昨天下午,我突然接到兴隆山的那个农民打来的电话说:昨天,是兴隆山景区试营业的第一天,他们奇石博物馆来了两个人,非要买他在寿王坟捡来的那块顽石。张嘴给价四百万,我不舍得卖,最后,他竟然给到了五百万?我实在禁不住钱的诱惑,还是把那块顽石给卖了……我真的一夜暴富了!

他刚说完,我就把电话给挂了,心里谈不上是什么滋味,自己嘴里磨叨着:越是傻人越有傻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谢谢我的上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