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山茶杂谈 |
分类: 惠龙短篇小说选编 |

李树伟、王彩霞/文
在京承御道上,有一座大山,叫云盘山,山上有座庙。相传在乾隆还是四阿哥的时候,有一天乾隆陪着皇后也就是后来的太后去云盘山拜佛求仙,路过滦河边时,看到一位村姑在河边洗头,背影婀娜多姿,倒映在水中的脸庞俊秀、娇俏,乾隆一时兴起,悄悄走到村姑身后双手蒙住了村姑的眼睛,村姑以为是其他的姐妹互相嬉戏,挥起手里的梳子向后边人的脸上砸去,结果给乾隆的脸上留下一排清晰的印记,还有血水渗出,村姑回头一看是四阿哥,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就吓傻了,起身就往下营子村里跑。
乾隆惦记村姑,一路追赶而来。由于天气炎热,乾隆大汗淋漓,当追到下营子村口时,乾隆顿感两眼发黑,扑通一声栽倒在地,村姑急忙回家喊上老娘,娘俩把昏迷不醒的乾隆夹到屋里,让他躺在炕上,村姑泡了一碗孙家自制山茶,乾隆喝完之后,慢慢苏醒过来……
乾隆见到村姑老娘之后,再也不敢提及村姑,忽然想起自己陪着皇后娘娘拜佛求仙之事,赶紧起身告辞,直奔云盘山方向而去。
乾隆见了皇后,皇后一眼看到乾隆脸上清晰的梳子印就问乾隆是怎么回事,乾隆一口咬定是自己摔的,梳子的印痕和摔得怎么能一样,所以皇后断然不会相信,但是乾隆一口咬定是摔的,所以皇后断定是乾隆私下和民女苟且。可是,乾隆此时面容红润,又不像有男女苟且之像,由此,皇后放过了乾隆。
若干年之后,乾隆已是一国之君,一日,乾隆从北京去热河避暑山庄途中,来到滦平张百湾附近的云盘山,据史书记载,在清代乾隆年间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寺庙叫福寿寺,香火极旺。方丈是清代皇宫里逃出来的一太监,与刘墉之父刘统勋关系很好,刘统勋时刑部尚书。这一太监出家后,刘统勋为其题写过碑文(现此碑在滦平博物馆),后人也将此山改称为老公山。
乾隆的车队出京城时,天气本来是阴沉的,不知为什么?来到老公山之后,突然见到了太阳,乾隆下令黄龙伞伺候,可是慌乱中身边下人们却找不到黄龙伞了,热的乾隆满头大汗,乾隆大怒,道:这是谁的过错?突然一个清亮悦耳的声音,说出了一句极为文雅得体的话:典守者不得辞其责!
乾隆左看右看以为是哪位大学士,最后发现是一位普通的路边村妇在说话,乾隆问:你叫什么名字?路边村妇答:贱妇姓孙,娘家下营子村人,正此路过!听到皇上呼唤,便特来献上孙家山茶一碗,为皇上解暑小凉,不知皇帝陛下还记得这茶?
乾隆看着眼前俊俏的村妇,觉得似乎相识,却又很陌生。村妇下意识的摸摸脸说:那梳子……
她一边说,一边俏皮地朝着乾隆微笑着,乾隆突然想起若干年前的那件荒唐事,破例接过山茶碗一饮而尽。顿感清凉解暑,乾隆即刻下旨,让村妇回村制备上等山茶,六日内送进热河避暑山庄,他要择日宴请王公大臣……
话说几日后,英国使臣马尔戈尼到热河避暑山庄求见,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万树园举行隆重仪式,宾主落座之后,乾隆皇帝赐马尔戈尼滦平下营子村孙家山茶,马尔戈尼喝后,感觉即解渴又明目,于是,他赞不绝口地请教乾隆皇帝:这是什么茶?乾隆皇帝略加思索之后答道:热河黄芩茶。
从此,滦平县金沟屯镇下营子村的山茶,成了皇家贡品,孙家的山茶也有了皇封的名字,此茶一直流传至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