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惠龙杂文选编 |
昨天,在家里干了一天活,我把书房收拾一番。收拾书房全家人非常支持,开始是妻子,闺女、姑爷、郭姐等来帮我收拾,最后,外孙女也参加进来,一趟趟帮这搬书。经过一天的努力,终于能写毛笔字了。
闺女,郭姐,孙女都很高兴,分分伏案书写毛笔字,各个写的非常认真……
晚上本来想和朋友聊天,可惜朋友们睡了,于是,看了一部著名美剧《生活大爆炸》可以说,这部电影是非常夸张地展现了“层次对等”这一概念,该剧描述了一大群高智商死宅,他们是物理学、宇宙学等等领域的拔尖人才,所以当其他平凡人角色加入时,他们之间不一样的思想的碰撞,制造了无数笑料。
天才死宅嘲讽着凡人啥都不懂,凡人嫌弃着天才们各种怪癖,没有生活常识。
想想我们自己,放到现实生活中,其实往往是想要去结识高手的“你”会更加惶恐:当你想要和一群高手天才做朋友时,你是不是会准备很久,会去想自己谈论的话题会不会太LOW了,人家都看不上?
这种情况说难听点,就是你们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比如说,写毛笔字,对于某些人来说,比干什么都好?比如说,看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感受,普通老百姓看着就很过瘾,可是,厅局级以上干部觉得就不过瘾,还嘲讽说:作家写不出官场真实的腐败……
这就是层次,这种层次,其实不仅仅是智商,爱好,也是阅历,交际能力等等综合实力的一种集合。
咱们这样的凡人思考问题,往往都是A推理出B,B推导到C,然而聪明人们(包括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可不是这样,他们可能A过了就是E,然后就到H了,更甚者灵光一闪,大喊一声“尤里卡!”直接A到Z。
跳跃太大,思维也与常人不一样,总是超出常人想象,我经常说他们有病?而且是精神上有毛病……
所以,如果说聪明人要和很多人交朋友,他们就不得不降低到ABCD这个档次去,甚至还要去解释自己为什么会省略那些步骤。
这种情况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无异于谋财害命”。所以,对我们平常人来说,与聪明人交往,你就会觉得很累,很多平常人,就会远离聪明人,最后,聪明人自然朋友就少了!
由此,老年生活,就得学会装糊涂,只有学会安抚别人,才能快乐自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