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张君慧的聊天记录

(2017-03-20 06:22:46)
分类: 惠龙日记


李树伟/文

昨天,画家、书法家张君慧给我发来他的聊天记录,其中有一篇《知行双修,文通艺达》,是歌颂他导师刘曦林,余下几篇是北京荣宝斋弟子,在祖国各地写生的记录。

我是逐字逐句,非常认真地拜读一遍。他写的洋洋洒洒,一路高歌,赞美老师,敬佩老师,谦虚的俨然是个刚出茅庐的小学生。

其实,张君慧是德艺很高的人,我虽然平时称他为老弟,其实,内心深处总称其为大儒。他书、诗、画精通,为人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人生心态,让我心生敬佩。

有一位哲人说过:“你的心态就是你的主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却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态;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却可以改变自己。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无太大的区别,真正的区别在于心态。所以,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他的心态。我为什么要赞美张君慧,不是因为,我请他吃了一顿饭,他送给我一幅画,而是他注重德艺双修的意识,让人感动。

可张君慧听到赞美时,脸上带着微笑,双手作着揖说: 诚蒙二哥关心、鼓励、支持, 对老弟还需鞭策,稳当的好……

读者听到了吗?这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张君慧,特别是提起张君慧的牡丹,书法,知道他的朋友,都钦佩不已。我曾写打油诗赞美张君慧赠我的扇面牡丹道:牡丹扇面挂厅堂,客人赞美有花香。我怨宾朋太能捧,忽见蜜蜂绕画翔。就足以说明,对张君慧作品的认可。

熟悉张君慧的朋友都知道,他画的牡丹,属于中国画,中国画的传统精神是写意,而非写实的。所谓写意也就是写诗意,是在画中对诗意美的追求,是一种艺术的高境界。

时下不少“写意画”,之所以流于粗率和空泛,浮艳而媚俗,缺少的正是诗的灵魂。

“论到黄金气不灵”,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艺术”日趋低俗化的根本原因。因此,我认为君慧这次去北京荣宝斋刘曦林导师处深造,是追求高雅艺术、防止低俗化倾向的一种尝试,也是为以后的创作招魂,这对画家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机会。

读着君慧的文章,感觉他的语言极富形象性,往往一句诗,就是一个画面,真可谓诗中有画;但,在赞美刘曦林导师的同时,我却体会到,他不能简单地按此画面去图解诗句,还必须追寻诗句的深层内涵,领略其言外之旨,同时还要用绘画性的独特语言加之描述。

读君慧文章,才是最好的诗意画,才算是作到了画中有诗。才配得上书为画骨,诗为画魂的境界。

这是拜读君慧文章的感觉,我思想和艺术都得以升华。真实体验到: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跟谁在一起……

其实,诗与画都应该本乎自然,发乎性情,诚如苏轼所言:“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这乃是诗人画家共同追求的艺术高境界,是超越于世俗功利之外的纯粹的审美境界。

读着张君慧的文章,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古人云:一生兰,半世竹。脑海里浮现出君慧教我画竹子的情景。

他一边画一边说:要画好竹子,非一日之功。历代画鸟大家均擅写竹,但正真以竹闻名传世者,虽成功原因很多,然其以书法入画恐还是主要原因。元代画家赵孟頫在《秀石疏竹图》卷中题诗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阐释书画同源,奠立了书法之竹的理论之源。

此后,我也查过一些资料,譬如,柯九思说:“写竹,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法。可见历代画家对画竹的以书用笔各抒已见,强调一个‘写’字,在其个性上各自采用了不同地写法。

相识张君慧,发现他与其他画家身存不同,他谦虚,好学,勤奋,非同一般人等,让我敬佩,让我仰视……

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张君慧的这种德艺双馨的境界,得益于他对生活的热爱,得益于从来不会冷了一颗对他火热的心,从来不淡友人对他挚爱的情。

然而,我却懂得,再深的感情也有底线,如你不在乎,别人又何必卑微自己。真诚才能永相守,珍惜才配长拥有。

真心祝福君慧老弟,书法赛过王羲之,绘画赛过齐白石,写诗赛过李白和杜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丽江留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