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惠龙杂文选编 |

李树伟/文
有人问我:你为啥要坚持天天写日记?我说:我跟很多人一样,从小就想武装出一副刀枪不入,越挫越勇热爱生活的劲头,然而,每个人的内心,又都特别怕吃苦,谁都想想绕过苦,直接尝到甜头。可是,你若想出人头地,你必须吃别人吃不了的苦,你就要与常人不一样,别人享福的时候,你吃苦,到生命终结的时候,你会比任何人收获更多的快乐。
因为,世界上最容易成功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傻子,一种是疯子,傻子是会去相信的人,而疯子是会去行动的人。
我记得上中学时,有个教农业的老师,叫孟腾翔。他上课特别幽默,有一位同学问他:老师,我不愿意吃苦,却特别喜欢享福,您说,我该咋办?孟老师没有直接回答哪位同学的提问,只是严肃地给全体同学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有人问农夫:“种了麦子了吗?”农夫:“没,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人又问:“那你种棉花没?”农夫:“没,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那人再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
那人拍拍农夫的肩膀走了说:一个不愿付出、不愿冒风险的人,必将一事无成,对于不想吃苦,只想享福的人来说,等待着他最终的是什么收获都没有,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毕业后,我认识了很多,为了出人头地而拼命的人。有号称活字典的,把新华字典一字不落的背下来;有的把平时积累的素材写出来,最后登上了诺贝尔领奖台,有人为了能当上官,整日给领导溜须拍马,忍气吞声的,最终走向领导岗位的——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从不把自己的努力拿出来耀武扬威,比我这种半壶水响叮当的人要谦逊得多。
现如今,工作清闲了,进入写作圈后,我才发现比我努力的人实在太多了。慢慢我开始懂了,这个社会预留给赢家的位置就只有那么多,你不争取去坐,别人也肯定会去。
最怕的就是你从不踏踏实实地努力,还总是拿一丁点无用功出来敷衍苦大仇深的面孔,受一点伤就要喊痛,流一点血就要惊天动地。反而,只有那些真正想大有作为的人,却会一言不发地、隐忍地,一步步拨开通往远方的路上必经的荆棘丛。
其实,仕途之路,就像爸爸小时候,给我讲的寓言故事,他说:两马各拉一货车。一马走得快,一马慢吞吞。于是主人把后面的货全搬到前面。后面的马笑了:“切!越努力越遭折磨!”谁知主人后来想:既然一匹马就能拉车,干嘛养两匹?最后懒马被宰掉吃了。
后来上大学,读《经济学概论》的时候,才知道,这就是经济学中的懒马效应。
说到人也一样,让人觉得你可有可无的时候,你被踢开的日子就不远了。
所以,我们必须学会,不能向别人展示生动的疤痕,要有一股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勇气。
你只会不断地在领导面前叫苦?其实,哪位领导的日里没有艰难险阻,你怕苦、怕累、怕暴风雨,一路叫嚣着想让全世界注意,但这一点用都没有。
我记得哲学老师,在分析如何发挥个人优势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三人出门,一带伞,一带拐杖,一人空手。回来时,拿伞的湿透了,拿拐杖的跌伤了,只有空手的人却好好的。原来,雨来时有伞的大胆地走,却被淋湿了;走泥路时,拄拐杖的莽撞地走,时常跌倒;什么都没有的,大雨来时躲着走,路不好时小心走,反倒无事。
哲学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败在缺陷上,而是败在优势里。
所以,真正想要去远方的人,不会说风雨兼程太颠簸;真正想要戴上桂冠的人,也不会每天拎着吃过的苦,四处讨掌声,誓要活在鲜花的拥簇里。
让我说,静下心来默默努力,比求朋友点赞更重要,比自我感动更重要,比娇滴滴地喊痛更重要。
一只乌鸦在飞行的途中碰到回家的鸽子。鸽子问:你要飞到哪?乌鸦说:其实我不想走,但大家都嫌我的叫声不好,所以我想离开。鸽子告诉乌鸦: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声音,飞到哪都不会受欢迎的。
所以,你想改变你希望一切,让它变得更加美好,你就得从改变自己开始。
因为,你的朋友会点赞惯着你,但这个世界不会。而我们只有先埋头耕耘出一片厚实的土地,再擦掉汗水,慢慢谈收成。这就是我对人生的态度,希望这种态度,一直坚守下去,直至生命的终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