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惠龙杂文选编 |
外孙女今年四岁了,喜欢到我书房乱翻书,然后,相中一本举在手里,轻声跟我说,姥爷,我可以看这一本吗?
我说,当然可以啊,宝宝喜欢哪一本,就看哪一本。
于是,外孙女便乖巧地趴在旁边的桌子上,聚精会神地翻看起来。
这时,来我家串门的邻居问,“那么小的孩子,她看得懂吗?”
我对邻居说,“她不用看懂啊。看不看懂不重要,重要的是从小培养她读书的习惯,让她爱上读书的感觉。”
外孙女扬起头,显得有些不高兴,对串门的邻居说:门爷爷,我都能看懂,里面有很多图……
我的心忽然被触动了,像平静的湖面泛起了层层涟漪,久久不曾散去。
邻居为了不打扰外孙女翻书,他也抱一本书,在床上坐下来,抑制不住地感慨道:一方面为教育,一方面为意识。一个从小便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家庭,必定深深地懂得读书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他们对孩子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也必定会使孩子一生受用。
我轻声回答说:一个从小便热爱读书的孩子,长大以后,必定是一个内心极其富足且思维足够开阔的人。因为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阅读越是多,内心越是沉稳。
我常说,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他曾经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因为气质是岁月长期沉淀的产物,是漫长时光所赠予我们的、最好的礼物。
换句话说,你的内心是怎么样的,你的世界就是怎么样的。你走过的路,不会骗你。
特别是人近六十,我常常在想,究竟什么样的人会恰如其分地掌控自己的表现欲?答案应该是那个内心没有自卑感的人。而内心没有自卑感,是因为其生命足够厚重,内心足够沉稳。明白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不与人比较,不与人争夺,淡看花开花落。
人们常说,我们用一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生学会闭嘴。有些人可以因为两毛钱在菜市场里跟人破口大骂,有些人即使被他人误解也可满面春风,而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叫做格局。
什么是格局?就是当我们在二楼的时候,看到的会是满地的垃圾;而在二十二楼的时候,会将满城的风景尽收眼底。不同的楼层,就会有不同的视野和心态。人也一样,当我们迈入了一个新的高度,进入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圈子,就会有不一样的视野和胸怀。而拉开差距的,就是我们是否热爱读书,是否有一颗想往更高楼层攀爬的上进的心。
譬如,我外孙女在三岁半的时候,突然有一天,站在十三楼的阳台上,望着蓝天白云表情宁静地说:蓝蓝的天空,洁净的白云,碧绿的群山,都融进我的玩具里……
我和妻子听候,当时,激动的都蒙了,孙女三岁半就会作诗了……
我总是说,好看的脸蛋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那究竟什么是有趣,什么又是无趣祝福我的外孙女呢?
在我的理解里,有趣就是热爱自我,热爱生活,且内心充满积极和爱意。即使阴天,内心也装满阳光;即使下雨,灵魂也依然高昂。不会因为环境而影响自己,永远保持行动和思想的高度统一,永远保持内心独立。
这样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有自己的思考和见地,不会一味地迎合或沉沦,从而失去立场,失去自己。
我钦佩这样的人,同时把这样的人归为“有文化”的人。
什么是有文化?至今最喜欢的一个答案是:文化就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以及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而读书可能不会让你立马变得有文化,但是有文化的人,一定热爱读书。因为读书可以提供思想必需的营养,也是思想无穷的源泉。
在此,我衷心祝福外孙女,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