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诗歌杂谈 |
分类: 历史资料 |
恭喜:
第一名,笑微微,西子湖畔,春柳
第二名,渔夫,怡居,刘云鹏
第三名,竹木屋人
01、春(三首) 文/刘云鹏 (一) 东风送暖入时新,紫燕堂前拜旧人。 柳弄柔丝梳岸草,云施细露洗松尘。 飞筝袭鹞金童笑,野鹊偷糠玉女嗔。 更有庭中闲杖叟,横敲农具数家珍。 【常中子简评】首联不错,尤其起句,非常漂亮,东风送暖、紫燕归来等意象,都直接点明主题。其下是作者眼中景,由远及近,由静及动。尾联描写庭院中之老叟,虽着笔一“闲”字,然“横敲农具”之画面,一年之计在于春之意,隐然见焉。全诗作者将眼见之春,跟读者如数家珍一般,娓娓道来,看似波澜不惊,不过画面感极强。炼字炼句方面,首联“紫燕”句,除了承接起句,起一个渲染的作用,于全诗中的作用不是很大,有些可惜;颔联“柳弄”句逻辑性也较牵强;颈联“鹞”、“笑”二字于声律颇为不协。另,全诗这种平铺直叙的表达手法,略仿田园诗,然而全部写实,略有“罗列”嫌疑,于诗味来说,毕竟稍逊。7分。 (二) 阳和三月解封泥,李白桃红芳草萋。 鹞子穿林惊野雀,蜻蜓点水皱清溪。 青松挺秀迎新客,碧柳摇风扫旧堤。 以食为天谋事早,人欢马叫走春犁。 【常中子简评】中二联完全一样的句式了。尾联含一年之计在于春之寓意,还不错。6.5分。 (三) 大地春归瑞气扬,花枝未蕊意含香。 门前老柳抽葱绿,窠内雏莺吐橘黄。 窈窕村姑歌野陌,娴闲室叟沐和阳。 东风笑惹骚人醉,畅咏诗书韵味长。 【常中子简评】老干味十足。中二联句式亦雷同。全诗虽四平八稳的样子,却不见新。6.5分。 02、七律•春 文/月白风清 梨花润地滋桃李,煦软东风吻面频。 柳摆新条潜蕴秀,草萌嫩叶梦成茵。 河滨翁媪熙熙乐,林下妹哥娓娓瞋。 最爱枝头听婉转,清波影里赏阳春。 【常中子简评】首联首句不用韵,意象对仗而用字不对仗,读起来感觉很别扭,又,用“梨花润地”来言“滋桃李”,逻辑性也很牵强。颔联“潜蕴秀”与“梦成茵”对仗不工,颈联“瞋”字凑韵。须知,“瞋”主要还是睁大眼睛或生气的意思,所以,“娓娓瞋”一词,完全说不通。尾联不错。从全诗看,作者也是以眼中景入诗,但立意不高,几乎可以说没有诗味,能明显的感觉到作者是一个初学者,像“妹哥”这种非诗家语入诗,就可以看出来。努力学习吧,大家共勉。6分。 03、春 文/香尘 凭窗独坐望庭颜,快绿怡红胜管弦。 杨柳左邻飞燕语,桃花右里落莺篇。 新茶试意浓唇畔,旧卷安心淡眼前。 自戴牡丹尝醉酒,笑偷光景又经年。 【常中子简评】春天来了,我们坐看眼前春景,而春景用“庭颜”二字来形容,貌似不合适。颔联合掌,意境没有宕开。颈联也是写实,写作者在欣赏春景的同时品茗、看书,有一定的寓意,还不错。尾联的“自戴牡丹”、“醉酒”、“笑偷”云云,则又与颈联那种恬淡格格不入了,两相比较,说明作者写此诗时,没有一个明确的立意、明确的主旨,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算,有凑字凑句嫌疑。6分。 04、同题咏春(三首) 文/竹木屋人 (一) 姗姗春意总来迟,未敢翻身已透支。 只得初心红一点,忽来尘梦色千姿。 凭空想象堪谁问,逝水年华笑我痴。 可怜阅尽人间爱,憧憬明天是此时。 【常中子简评】首联“已透支”的是什么呢?它和春意姗姗有什么关系呢?我有些没看懂,见谅。颔联、颈联亦然,作者全以虚笔,给我们读者营造的意象过于朦胧,感觉就是无厘头,难以解读。这里的春,莫不是别有所指吧?汗。6分。 (二) 幸得春归莫等闲,园林久别几曾看。 忽惊草树才增色,细品湖山未减寒。 竖竖横横斜日影,斑斑驳驳裂冰残。 不知渐暖啥滋味,觅处花开远近端。 【常中子简评】此律又完全写实,原本没有问题,只是尾联稍显笔力不逮,一个“端”字用韵,没有将作者心中所想表达的完全明白,故对全诗整体意境的提升,多少有些受制。端,头绪?端详?皆牵强附会。6.2分。 (三) 回甦天气渐除尘,品味香风逐日新。 蜷缩三更才半夜,囫囵一觉到清晨。 无聊做足花间梦,有幸迎来雪后春。 明媚阳光催过客,出门只有那些人。 【常中子简评】首联很漂亮,颔联写实也可,只是颈联几乎等同于赘笔,“花间梦”者,前“囫囵一觉”已然,“雪后春”者,首联亦然。尾联后句,“出门只有那些人”,非诗家语不说,也是对全诗意味的提升,无半点之功。6分。 05、七律•春 文/怡居 案牍劳形乍举头,南窗忽荡柳丝柔。 红阳送暖融冰雪,绿墨随风染阜丘。 郊外踏青多丽女,田中挥汗总耕牛。 寻诗莫待时光老,放眼须登万丈楼。 【常中子简评】此律整体来看还算不错,只是中二联句式没有宕开,“送暖融冰雪”、“随风染阜丘”;“踏青多丽女”、“挥汗总耕牛”,句式完全一样。另外,这种全景式的描写,总感觉太过纯粹化。尾联还行,有一定意味。7分。 06、春 文/渔夫 水韵岚光草色齐,池葱畦韭半萋萋。 莫嫌飞絮迷人眼,更有山花作岭泥。 鸟入晴峦争暖树,人歌野调过清溪。 欲将一盏浇诗兴,酒肆旌旗柳岸西。 【常中子简评】此律不错,有景语,亦兼有情语,其中人过清溪柳岸,沽酒待浇诗兴,极具画面感。不足之处即是颔联,感觉还可以炼得更好,“莫嫌”、“更有”二虚词的用法,毕竟太过低俗。又,“池葱畦韭”这种特写堆砌法并不见好,“山花作岭泥”意象也较为牵强。7.2分。
07、【七律•咏春三首】 文/西子湖畔 其一 晴岚入眼又芳英,旖旎风光满画屏。 烟草一汀填嫩绿,莺啼万里惹娇声。 凝眸词蕴飞卿恨,挥笔诗传五柳情。 谁把桃花烹作酒,与君醉饮一春明。 【常中子简评】还算不错的一首律。首联破题,颔联写实,颈联就虚,以温庭筠、陶渊明二人入诗,一个文人形象跃然纸上。不足之处就是颈联这种情感的代入,有为写而写的嫌疑,合不合掌姑且不论,所谓的“飞卿恨”、“五柳情”,在诗中不过是一种噱头,因为,其情感不统一,反让人觉得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另,尾联“君”字出现的也很突兀,并且“桃花烹作酒”句,也有些刻意,所以感觉颇为失真。在炼字炼句方面,“填”、“惹”、“蕴”、“传”等字眼,虽然很不错,但感觉还可细酌,须知,一字出彩,全诗皆活。7.8分。 其二 春时沥沥雨成纱,万树千峰罩翠华。 竹室邀听鹦鹉曲,陶杯啜茗野香茶。 空弹繁杂空抛累,自在逍遥自有遐。 陌上旧尘还一洗,桃前人面是新花。 【常中子简评】颔联“茗”字的用法,应该可以进行一个小探讨,个人看法,“啜茗”连用,“茗”当是名词,如此,与前“邀听”对仗略不工不说,与后面的“茶”字,不免重意了。再者,“野香茶”对“鹦鹉曲”,也不甚工,所以,建议这里可以做一下小修改。颈联上句,“空弹繁杂空抛累”,前面四字还说的通,如果加上后三字,逻辑性就较勉强了。其他首联和尾联都很不错。6.8分。 其三 薰风绮丽玉溪边。悄绾春光锁紫烟。 挑得秀罗花影巧,捻还粉韵雨枝悬。 莺啼一醉收箫管,水引千柔入柳笺。 惹尽芬芳香正好,朱红暗点沁眉前。 【常中子简评】首联,“薰风”是指暖和的春风,而“绮丽”一般多指华美、艳丽或者鲜明貌,二者当不能直接互为修饰,所以修饰的对象,就只能落到“玉溪边”上了,但这样一来,未免赘笔。颔联的“韵”字败味,像这种诗呀笔呀、墨呀韵呀这些字,宜少用,不实不说,也不甚恰,常见于老干体、口号体诗中。颈联的“柳笺”一词亦然。全诗在描写景色上,作者下了很多功夫,然而以景起兴是有了,情事却泛泛,不免失之诗味。7分。 08、同题咏春 文/牛伯忱 轻轻步入此中来,门外偷瞧羞往回。 露脸佳人登圣殿,藏锋极品上高台。 挤身岸上同观柳,移步湖心独赏梅。 莫道繁花红一片,凌风傲雪向春开。 【常中子简评】读完此律N多遍,感觉就是什么呢,主语不甚明了。首联,猜想主语应该是作者本人,颔联是人眼中所见,但这个“极品”何指,却又虚无,也是前面的“露脸佳人”吗?颈联的主语,肯定又是作者本人了,但尾联“凌风傲雪向春开”句,又将主语指向颈联才出现的“梅花”,所以,整体看来,此诗有些乱,感觉没有一个明确的主旨,作者到底想写什么,读者恐怕很难看懂。6分。 09、七律•春 文/祺月轩主 雪花飘逸柳丝柔,半似寒冬半似秋。 北岭梅香凝晓露,南山杏雨化溪流。 归来紫燕堂前舞,卸去黄牛垄上休。 且待澄湖春水满,波光万点荡轻舟。 【常中子简评】首联将春天与秋冬作比,不恰。中二联也全是写实,不过这种写实,也是没有目的的赘述,且都略有合掌嫌疑,“休”字韵还嫌凑。尾联还可以,有些许寄托,但终归还是空泛了。个人看法,这诗吧,作者选韵没有选对。6分。 10、咏春三题 文/春柳 (一) 最爱山城春半时,嚣尘未隔柳千丝。 风携幽馥时盈袖,月转清辉乱入池。 如此芳辰如此夜,共谁醇酒共谁诗。 桃花偶欲随人舞,一片飞来一片痴。 【常中子简评】此律句子还算晓畅,然作者将起兴之景,安排在夜里,就有些不合时宜了。须知,柳丝、桃花等等意象,安排在白天就很好,如果安排在夜间,则有些牵强。6.8分。 (二) 东风一度凤凰城,十里南湖气廓清。 舟外游鳞时吹浪,空中飞羽共嘤鸣。 素笼梨雪心疑冷,碧入柳烟身亦轻。 最是游人归去后,凭将小字寄多情。 【常中子简评】首联起笔即大气,不错,颔联写实,颈联转情,尾联归纳。此诗立意简单,无他,春天来了,踏青感怀耳。就其寄寓而言,还是过于空泛了,不见新。6.8分。 (三) 春行 岸柳依依烟雨撩,桃花十里竞妖娆。 湖波澹荡二三月,燕影穿梭大小桥。 信步行来诗兴满,循香去处酒旗招。 佳人恰趁春衫薄,绮陌流连比细腰。 【常中子简评】这是一首比较灵动的律,撩,这里指撩逗、挑逗、招引。此律等同于题图诗,作者为我们明明白白的展现了一幅仕女踏青图:烟雨蒙蒙中,湖水、垂柳、桃花、燕子、石桥、小酒店,以及游春丽人,恬然而清新。尾结“比细腰”一语,恐是作者心羡事耳。不足之处,就是颔联“二三月”与“大小桥”了,为对仗而对仗,尤其是“二三月”这种模棱两可的表达手法,因其义宽泛,反而显得不够真实。7.8分。 11、七律•春 文/笑微微 花当艳丽女当春,可叹红时不待人。 丰满含羞文束紧,细纤藏涩武妆匀。 芳华本色诗文和,矛盾无端镐铲抡。 岂料天公青睐我,橘橙韵致尚存珍。 【常中子简评】文束,文人的装束。这首律作者一反常规,别出心裁,为正当青春年少的美少女“我”拟作,有意思。首联直接破题,有春光虽好,然时不我待之意。颔联写一个原本不是文人的“假文人”形象,含自嘲之意。颈联承颔联,几乎一个意思,只是表述的意象不同,颔联是从装束上写,颈联则从行为上写,原本一个斯斯文文的女子,却因为命悭,不得已做了体力活、苦力活。尾联转合全篇,写“我”虽是一个“假文人”,然而老天青睐,居然附庸风雅于其中,不知是该庆幸还是该苦笑。不过这里的“橘橙韵致”,容易让读者不明其意,料想应该是指家中珍藏之翰墨图书,因为,这个“存珍”,只能解释为“存之珍翰”之意。此律是上述作品中,比较接地气的一首,见真,行文也最近唐宋律,惟个别字词的锤炼,还须加强。8分。 12、春 文/雨香 风和日丽草微熏,冰雪消融润物津。 大地复苏万树绿,山峰轻吻碧天云。 泉声远近唱心曲,翠鸟鸣啼啭玉音。 醉赏夕阳邀朗月,晚霞余韵最怡人。 【常中子简评】“熏”、“云”,上平十二文韵部;“津”、“人”,上平十一真韵部;“音”,下平十二侵韵部。中二联失之对仗。鼓励一下,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