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左手如来右手基督》的联想

(2016-12-05 08:03:06)
标签:

左手

如来

右手

基督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读《左手如来右手基督》的联想

作者:李树伟

《左手如来右手基督》是个书名,作者,尼采等。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

在没有阅读这本书之前,我总以为“如来”专指如来佛祖。而本书的“如来”却是“如其本来”,就是照你本来的样子去生活。你本来的样子是什么?是爱而不是恨,是慈悲而不是刻薄,是智慧而不是蒙昧,是光明而不是黑暗……

这几点特别符合我郭姐的为人和处事。其实,我身边的郭姐,并不是一个伟人,只是一个普通的,再也不能再普通的企业退休职工,一位年近六十的普通女人。

我今天为什么读书之后,联想到她?就是因为,她这人敢说敢做,眼里不揉沙子,孟母为儿子,有过三迁的故事。郭姐为了晚年幸福指数的提高,几次择友不思更改的决心。

开始,包括我在内很多人不明白?不懂“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跟谁在一起!”的真谛。让自己活的真实,不迁就,不护短,敢于面对“我可以原谅你,一次,两次,但绝不原谅你第三次,绝不能再一,再二,没有再三。” 现在想起她说过的这些话,觉得充满着正能量。细心品读,你才会发现,这都是对生活的爱,而不是恨,这都是用慈悲之心,去感化身边之人,而不是用刻薄去惩罚愚蠢,这都是用智慧,去洗涤灵魂,而不是用蒙昧,去欺骗别人,这都是用光明,去普照大地,让大千世界充满爱意,而不是用黑暗,蒙蔽别人的眼睛……

还有对于“基督”一词,在没有阅读这本书以前,只是知道它是一种教派用词,读完此书才明白,基督讲“天国”,把全部的真善美都挪到了天国里去,人世间就只剩下假恶丑了。所以西方人一生劳作,就只为了换一张通往天国的门票,“人间世”他们是毫不留恋的……

郭姐她不信佛,但是,遇佛总是虔诚礼佛,她不懂三纲五常,但,她刻意做好最好的自己。她坚信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只有不断超越自己,才能战胜所有敌人!她的这些思想和行为,让我想到很多著名人士:

例如,韩少功以“超越道德伦理”视佛:“世界上宗教很多,说佛教的哲学含量最高,至少不失为一家之言。……佛学更使某些人沉迷的,是它超越道德伦理,甚至超越了神学,走向了更为广阔的思维荒原,几乎触及和深入了古今哲学所涉的大多数命题。”(《佛魔一念间》)

还有丰子恺,以“物我一体”视佛:“真是信佛,应该理解佛陀四大皆空之义,而屏除私利;应该体会佛陀的物我一体,广大慈悲之心,而护爱群生。至少也应知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之道。”(《佛无灵》)

在就是老舍,以“望门兴叹”评佛:“……佛经太深,佛经太美,令人看了就有望门兴叹之感!……倘若给予我十年或五年的工夫去念佛经也许会懂得一点佛理,但这机会始终就没有。凭我这样研究佛学尚且感到如此困难,一般的人那就不用说了。”(《灵的文学于佛教》)

还有外国的马丁·路德,以“力量”视基督:“当我被众人遗弃,处于非常软弱、战兢和死的惧怕中,又当我被这邪恶世界逼迫的时候,我深深感觉到基督耶稣这个名字,能加给我无限属灵的力量。”(《论耶稣基督》)

至于儒家林语堂,更以“无比贡献”视基督教:“上帝已不再视虚幻的,它已从耶稣基督身上具体地表现了出来。这就是宗教,完整而纯粹,绝对不是一种假设。没有任何一种宗教能给予这种从上帝而来的亲切感力。建立个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乃是基督教的无比贡献。”(《从人文主义回到基督信仰》)

还有赵紫宸,以“爱”视基督:“上帝爱人,在爱里有无限的快乐,无穷的希望。上帝爱人,为的是爱,为的是人,为的是他要在人里面展伸他自己,为的是要人像自己。……上帝的爱,是纯洁的爱。”(《上帝是爱》)

读了著名人物对如来和基督的不同理解,再回头品味郭姐,一位普通的企业退休人员,为什么会有几家企业同时聘她参与自家企业管理,便有了理论答案?那就是因为,郭姐是个大智慧,有一种普通人都不具备的自信、坚韧、意志和思想。这些无形的东西,它会激励她身边的人,用一颗感恩之心,去回馈社会,用一颗知足之心,去感恩老板,用一颗赤诚之心,去呵护家庭,让所有爱她的人,都感到幸福快乐!这就是我遇到的一个最普通的企业退休职工——郭艳云。

特别是当她与同龄朋友相遇时,很多人都用一种羡慕的眼光询问:郭姐,你为什么越活越年轻?你为什么越老越漂亮的时候?郭姐会满脸自信地告诉她:“你坚信自己是最漂亮的人,你自然会越来越漂亮。你坚信自己永远都年轻,你的内心世界就会充满活力,永不衰老。”这就是一个普通的企业退休职工郭艳云说的话,一个能跟如来,基督比思想的一个最普通的企业退休职工……

让我更没想到的是,她读过这篇日记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世间的善与恶,对与错,有时错综复杂,难以分辨,所以,不要用既定的价值观来思考事物,轻易做判断。不要用今天的现状去判断任何人的未来,包括自己。

我觉得这句话更像一位哲人所言,哪里是一位某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所语?在佩服之余,铭记于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