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邻里和睦杂谈 |
分类: 惠龙杂文选编 |
于是,早晨又来到市里,又逮住了市委某领导说:“你们赶快给我给说法,不然我还去中南海”。这位市领导,跟他有亲戚,有些话,不便于说,他有心思散会后,让我先陪她说会话,开导一下……
这让我想起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觉得自己家里朝廷有人,便给张英发去快马寄书,让他火速回家处理此事。张英读了家书后,只是给家人写了一首诗:
千里捎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品读此诗的写作水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搞好邻里关系很重要,邻里和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邻里互助互爱的良好风尚。"睦乃四邻"便是古代劳动人民处理邻里关系的一条道德准则。《诗经?谷风》中"凡民有丧;匍匐救之"的诗句;描述了当时一位普通妇女在邻里遭遇凶祸时人们尽力救助的动人情景。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写过一首《移居》诗;诗中记述了他与邻居的友好关系"邻曲时来往;抗言谈往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你看;邻居们时常来往;大家直率地争论过去的事情:有了好文章一同欣赏;有了疑难不解的闯题互相帮助分析。诗人从和睦友好的邻里关系中获益匪浅。这是多么令人快慰啊。人们把这种邻里互助友爱的美德;概括为"千金买屋;万金买邻"、"结得邻居好;就如得大宝"、"人到难处邻里亲"之类的生动民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但要珍惜这些民谣的文化传承,更要珍惜邻里和睦的维护和传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