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微信赌博人类赌性杂谈 |
分类: 惠龙杂文选编 |
作者:李树伟
我不想,把发红包与赌博联系在一起,更不喜欢用“赌”这个词,但你必须要承认的是,在你的人生和事业里,博弈和概率,都是比较重要的关键词……
你不停的会面临选择的问题,每个选择就是一场博弈,而你的选择永远不可能是完全正确的,小概率事件往往决定最终结果。
这就是人类本身的赌性。
何谓赌性?在某种程度上说,赌性是血性的一种表现方式。另外,赌性还是人的一种天性,跟年龄是成反比的。其中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赌性是最大的。
赌?源于人们的一种不服输心理,尽管“十赌九输”,但当一个人接二连三地遭受打击,他总希望从概率的角度得到一次回报。但很少有人会去理性思考概率的实质。要知道那些百分之一的胜利并不是建立在一百次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成千上万次付出的巨大代价之上。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可能有精力来穷尽所有的实验。
比如,在官场上,一些人明明知道贪污、受贿是高压线,碰不得,但他们仍然心存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收一次两次是没有事的。但是他们却忘记了,一旦尝到敛财的味道和诱惑,赌性发作,那么你今天可收受一万,明天后天就可收受十万甚至一百万。一旦你打开了缺口,那么这个缺口的大小往往就不是你所能控制的了。这是贪欲和权力与法律在赌。
比如,在股市上投资,再比如买彩票。更可以说,这是一个让老百姓都为之疯狂的赌博。小小的2元钱承载了500万的梦想。如果只是想快乐参与,碰碰运气,这实际上是欲望与概率在赌。须知,中头奖的平均概率只有1000万分之一。特别是很多的底层工作者,总想着一夜暴富,结果却让自己越陷越深。
还有现如今刚刚兴起的微信群,本来在微信群里,朋友之间,相互交流,发个红包,本是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但是,一旦注入赌性,情况就发生了逆转。
尽管国家三令五申,不能利用微信红包参与赌博,但是,人类本质的赌性,便在微信红包中大显身手,从原来的一元十包,演变成二元、五元、十元、五十元、一百元……十个包,最佳者发包,最少者发包。一夜之间,从几十元,输到几百元,甚至几千元,几万元……
好好的一个微信红包,成了赌博者的工具,好好的一个微信群,成了一个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场所。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警惕自己的赌性,赌性可以说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欲望,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潜意识中。对于二三十岁的人来说,要想成就事业,又要拒绝赌性是不容易的。但是,对于我们年近六十,或已经六十多岁的人来说,就要对自己的嗜好、能力水平及生活方式,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取良弃劣,很有必要。多一点理性,少一点赌性;多一点平实,少一点狂妄,拒绝花花绿绿的诱惑,多接触一些养精蓄锐,平和舒缓的游戏。如此,才能使自己的晚年更加阳光、更加舒坦。
现如今,因参与赌博,得上脑淤血,心肌梗塞,心脏病的老人,比比皆是,听起来惧怕,拒绝起来却很难。公园、路边、棋牌室、微信群等等,那里都有赌博的身影,都知道赌博有损健康,但是,能克制住自己的还是少数……
其实,人的一生,何尝不是一个赌局呢!你的筹码就是选择,赌的就是自己的一生。从出生到孩提,从小学到中学,从大学走向社会,从一个公司跳入另一家公司,从单身到成家立业,从两个人到三口之家,从中年步向老年……每一步都是一个局,看你如何押注,看你如何判断?有的人赢得早,成功了,火爆了,得意了,但是一不留神又押错了,败了,沮丧了,沉沦了,不振了……这就是人生,极富戏剧的画卷,人类的精彩也就在于此……
为什么赌博总能吸引这么多的人呢?这就须从“人性的弱点”中去找原因了。毋庸讳言,赌性人人有之,只是表现强弱不同而已。客观现实也能诱发人性中的赌性。赌博的不确定性和难以预知性极大地刺激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在某种情境的刺激下会由弱转强,并且会越来越强,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赌徒”。赌徒的特征是越输越赌,溺而不返,这就是一些赌徒负债累累而不甘心离开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新赌徒明明知道老赌徒负债累累仍要尝试用赌的方式梦想发财的重要原因之一。当赌博失利时,有时会陷入一种困境之中,想摆脱困境,就要继续做下去。想“扳本”是一种很自然的想法。“扳本”具有极强的诱惑力,当幻想着自己一定会赢,一定会发财,一定能把过去投进去的钱都赢回来并大大地赚上一笔。在“扳本”思想的驱使下容易使人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把全部血本都押在一个的赌局上。
我虽然承认赌性的自然属性,但是,在这里还是劝告那些年近六十的人,一定要遏止自己的赌性发作,远离带有刺激性的游戏,安度晚年,追求更为高雅的游戏,以舒缓的生活方式,走进人生最后的辉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