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统年俗被冷落

(2016-02-12 18:31:48)
标签:

春节

民俗

杂谈

分类: 惠龙杂文选编
传统年俗被冷落
作者:李树伟
     古往今来,不少文章都勾勒出了旧日过年时的情境,令很多现代人向往:走亲访友的礼节、如何祭祀百神……甚至连吃喝都有讲究,比如初一的五辛盘与初七的七菜羹等等。只是,随着时间推移,一些春节期间古老的民俗在慢慢消失:一些小年习俗形同虚设,“人日称重”无人在意,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感叹:年味儿变淡了。 年味确实一年没有一年浓,反而是过年各种压力,各种惆怅,各种累,或许是真的年依旧没变,而我们渐渐发生了变化。
除夕、春节刚过去不久,辞旧迎新的鞭炮声犹在耳边,“年味变淡”的话题又引起了人们关注。事实上,早在前些年,这种说法便开始被人们讨论着。对此,笔者认为:在社会转折时期,出现一些“年味儿变淡”的现象或一些年俗发生变化,是很正常的。“但这不等于‘年’的价值消失了”。
人们之所以会发出‘年味儿变淡’的感叹,除去一些特定原因外,与圣诞节等一些‘洋节’吸引了一部分年轻人的目光有关。”民俗专家段宝林指出,“这些外国节日有点儿‘狂欢节’性质,是在外边玩儿;春节年俗则表现为家庭活动,强调‘团圆’二字”。
段宝林表示,以前物质生活不够丰富,人们平时想吃顿饺子都很困难,但现在,想吃的话可以天天吃到。从这个角度来看,也有人会认为年味儿淡了。
笔者也对段宝林的话表示认同,他说:“过去是农耕社会,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了过年的时候,大家一起休息、娱乐,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年味肯定要浓厚一些。而现在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很多人都不在家乡生活了,有多少精力为营造年味儿做准备呢?”
“即便‘年味儿变淡’在现实生活中有所表现,但不等于年的价值没有了。”随然,一些旧民俗没有了,但也有一些新民俗出现:除夕看电视春晚、微信拜年、拜年送鲜花,但万变不离其宗,阖家团聚、祈求幸福吉祥是”年味儿“永远的不变主题。
因此:文化的传承,就是在这种增增减减地流动着,变化着,由此,国家要正确引导年轻人,尊重文化传承者的劳动,更显得重要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妈妈的家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