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带来的快乐

标签:
健康文化时尚情感娱乐 |
分类: 惠龙散文集 |
自从毕建春同学倡导组建了“初高中同学群”之后,四十多年未曾见面的老同学,很多人都联系上了。他们相互交流,互留电话,唠嗑调侃,那种难于言表的快乐,真改变了很多同学的作息时间和生活规律。
有几位同学不愿意把自己归于老人行列,可是,当玩起微信、智能手机时,确实不得不承认这是年轻人的专利,但是,50后会玩手机的人也很多,这个同学群的建立,也给50后们带来了新体验。有的请教儿子、女儿,更多的还是请教孙子、孙女。当稚嫩的声音:“谢谢孙奶奶、郭奶奶、李奶奶的红包”时,无论群里群外,都会带来一片欢笑。
特别是,“接龙红包”的传递,开始的踊跃,常被偶尔遇到的尴尬所困惑,“我咋发布出去呀?儿子不在身边!我孙女还没放学!”的无奈呼喊,被临时救驾同学给打破:“咱们私聊,我帮你!
于是,“谢谢二云。”“我咋那么笨呢?”“还是你们上班的好呀!我们退休都在家待傻了!”
“你一点都不傻,多聪明呀!一说就会,还傻吗?”
很多同学在微信群里感慨:“我从来都是到九点就睡觉,现在可好,一玩就到半夜,以前很早就起床了,可是,现在一觉睡到八点才醒。”
“可不是,咋地。从外面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同学聊天记录,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
“我也是,一边吃饭,一边看手机,一边乐,一边看电视,你看我多能忙乎啊!”
确实同学的微信群,让这帮50后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们生活充实了。既然,我们赶上了微信时代,那我们的生活,因微信而改变还有顾虑吗?
有位同学邂逅相逢,她感慨地说“微信这东西太神奇了,不用打电话,对着话筒吆喝两句,孩子就收到了。”她现在已经痴迷上了微信,“我经过向孩子学习,能够熟练使用了,在我的带动下亲戚朋友都开始使用微信,现在我的同学微信群里面有70多个同学,尤其是通过玩微信通讯录功能,我还找到了多年未联系的老同学、老同事和老邻居呢!”
也有同学说:“现在朋友圈分享的一些充满正能量的心灵鸡汤,不光能温暖心灵,还有益于身体健康呢。”这位同学说,生活中她脾气不太好,通过阅读这些文章,现在做事都能包容体谅老伴,爱别人就是爱自己。
还有同学说:“对圈子里面分享的一些养生、美容的知识,我也身体力行,晚上也开始做面膜,对身体好的东西也买着吃。”
有的同学说:“自从有了微信,做饭的时候把手机放在锅台上,光看手机去了,结果菜都烧糊了。有时,饭菜摆上了桌,还要在客厅里再玩上一会微信。经常清晨一起来上厕所就看手机上,我特别担心的眼睛。”
有位男同学说,一开始他感到挺无奈,时间一久,他觉得玩微信也是个好事,不用出门就跟好友相互交流,生活更充实了,精神更愉快了,还学了不少新东西。特别是他们小区的楼长,全楼80多户居民都加入了她的微信群,“一次楼里的下水道堵了,他在微信圈里发了通知,大家都说‘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这事要搁在过去,楼上楼下地敲门,许多年轻人经常回家很晚,找个人麻烦死了。”
上班时,我跟年轻的同事,讲“第五中学同学”群的故事,有位年轻的同事说:“以前我妈用手机,最常做的操作就是给手机充电,等着我给她打电话,连手机短信都不会发。”
她还说:“每次她回家时玩手机游戏或者跟人发微信,都会被母亲唠叨半天,可自从母亲会用了智能手机后,她也每天戴着老花镜,拿着手机不撒手。“每天母亲没事就跟我分享微信文章,还必须要回复,哪怕是一个笑脸,要是一时忘了回,老妈的电话准打过来。”
孙局长的微信号是女儿给注册的,微信支付也都是绑定女儿的银行卡,女儿教会了孙局长在手机上发红包、看微信。孙局长的女儿告诉说:“我之所以教妈妈用智能手机,是因为妈妈在承德,我在北京工作,一年能回来见面的时间有限,妈妈会用微信后,她离我的生活近了。”
孙局长说,自己每天上网第一件事就是看微信朋友圈,有没有女儿分享的照片,查一下北京的天气,微信提醒女儿要多穿件衣服或者拿把伞,也是为了能跟女儿多点话题。
于书记的孩子,是在外地工作的白领一族,正回承德休假的她说,有了孩子以后老人跟孩子不能经常见面,为此,她就组建了家庭微信群,五湖四海的长辈都加入了,“每天我都会发孩子的照片和视频,现在我爸都会视频通话了,没事就要跟孩子连线对话,当时感觉就跟在眼前一样。”
通过与同学聊天,不是50后不愿玩微信,而是怕难学无人教,有了同学会群,自报奋勇的“老师“会很多,在同学面前,又不存在贵贱之分,在聊天和挣抢红包的过程中,都会学到很多东西。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大数据时代的开始,光抢红包,不会发包的同学,便有了学习的欲望。如今,已有70位同学自愿加入同学微信群,我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更多的同学,愿意玩微信并接受新鲜事物呢!
我先后走访了10多位初高中老同学,大多数人都表示,不会玩这些东西。我了解到,主要是他们安于现状又缺乏适合课程来学习。
家住世纪城的某同学,儿子在外地,经常打长途不少花钱,后来儿子上微信聊天不用花钱了。可这位同学不会用智能手机,每次都得让邻居家的年轻人过来帮忙,教了几遍自己就学会了。
通过走访发现,很多老同学不是不知道网络的作用大,也不是舍不得买智能手机,就是觉得操作起来很复杂,又没人教,也怕别人没耐性,因此“敬而远之”,以免弄坏了。
我问过身边年轻的同事,他说:我挺支持老年人玩微信,老年人利用微信这一平台,丰富了业余生活,扩大了交际圈,找到了解世界变化的另一条途径,利远远大于弊。同时,使用高科技产品让老年人从中受益,需要社会各界齐出力。厂家在产品开发上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让产品操作更简单一些,说明书更通俗易懂,老人一眼就能看明白;子女们也需要多陪陪老人,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
市医院老年科专家张大夫对我说:千万别觉得很多事情只属于年轻人,更多接受新事物有益健康。会玩的老人,健康状态往往更好、寿命更长,“玩游戏”可帮助老年人训练大脑的灵敏度、减缓记忆力衰退。在保证健康和安全的前提下,所有新事物,老人都应该尝试“玩”。
我写这篇文章就想呼吁一下:第五中学同学们,你们不要被初学乍练的困难所吓倒,初学时确实有难度,但是,同学群里有很多高手,向老同学请教又不丢面子,遇到什么困难往微信群里一发,保证困难迎刃而解,继续努力学吧,微信会带给你更多的快乐。
最后,预祝所有同学们,开心学习,快乐生活,身体健康,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