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绣了三年的十字绣

(2014-06-28 05:51:44)
标签:

育儿

十字绣

妻子

花开富贵

小块

分类: 惠龙散文集

绣了三年的十字绣

绣了三年的十字绣

老婆退休了,开始没事做,便和邻居打麻将。由于年轻时就不喜欢这种娱乐活动,所以,每天的结局不是大输就是小输,妻子很郁闷,不玩吧,没事做,玩吧,光输钱不说,还弄得腰痛脖子酸。正在忧郁之时,单位开始建房了,准备找朋友在客厅上挂上一幅画,女儿突发奇想,不然妈妈绣幅十字绣吧?妻子思考片刻,觉得自己也应该给晚辈留点什么,于是同意绣一张十字绣。女儿听后非常支持,第二天就从网上给她购买了一幅长2.2米,宽1米的《花开富贵》底样。

从此,妻子便利用所有闲暇时间绣起了十字绣,麻友渐渐绣跑了,即便是在装修房子期间,女儿生小孩的月子里,给女儿带着外孙女的日子里,妻子的十字绣都始终没有放下,有时甚至会绣到凌晨两点多种。

十字绣看上去简单,其实要绣好并不容易,在那娴熟、精细的穿针引线中,透射出来的是深邃的人生哲理。它经过装潢加工,最后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将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美丽画卷,就象是一幅美丽的人生诗篇。

说起十字绣,它在民间俗称为“挑花”或“挑补绣”。早在公元4世纪,十字绣就从土耳其经由意大利在欧洲传播开来。最早的十字绣是用从蚕茧中抽出的蚕丝线在动物毛皮的织物上刺绣,这种十字绣在许多国家被人们用来装饰衣服和家具,由于各国的文化不尽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形成了各自的风格,无论是绣线,面料的颜色还是材质,都别具匠心,成为宫廷贵族相互攀比的奢侈品。

公元十五世纪,十字绣开始进入民间,逐渐为广大普通的消费者所接受。随着西方优势文化在世界的扩张,十字绣从欧洲传入了美洲、非洲、大洋州和亚洲。

在几十年前,十字绣进入亚洲市场,并在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和日本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流行。

如今,十字绣来到了中国,这种布艺作品,之所以能迅速传播,它不但给欣赏者带来美妙的感受,还给制作制造者带来成就感。由于,十字绣工艺要求相对简单,制作过程却相对复杂,它要求精细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就象一幅人生画卷,蕴涵着许许多多的人生哲理,让人深思、让人回味、让人象品一杯上佳的美酒一样,陶醉在其栩栩如生的美丽画卷之中。

十字绣是由在每个网格上,运用不同颜色的线,绣在图纸指示的相应位置上,所形成的图案。如果是钥匙圈挂机,平安符,或者是颜色比较单一,整片整片都是同一种颜色,绣起来会比较容易一些。而女儿为妻子挑选的却是大的作品,颜色很绚丽,在小范围内就需要绣上好几种颜色的花线,有的地方还要求比较细腻,为了有明暗对比以及色彩的层次感,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得绣上五种以上同一系的颜色,这就有难度了,别说下手绣了,光看图纸就已经看花了眼,要绣出精美的作品,真的很不容易!

妻子本来是一位大大咧咧的女人,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女汉子,可绣十字绣则需要有细心,耐心,还要有较好的眼力,更需要心灵手巧!起初绣的时候,我经常看到她,绣了拆,拆了再绣,有时看她不耐烦了,就敲打她几句,不是泄气,而是鼓励。有时觉得挺枯燥之时,就邀请她去郊外散心。

通过妻子三年的绣十字绣,我发现绣十字绣能修身养性,绣十字绣时,内心会平静下来,人也变得更细心,更耐心了,性格也变得更温和了,在绣十字绣时再播放一些音乐,心里思索着这将是传世之作的时候,感觉就会很温馨很浪漫,还排解了内心的孤单与寂寞!

要说手巧,妻子还真行,她按着闺女起的头,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十字绣。我看着眼花缭乱的图案,疑惑地鼓励她:这么复杂的制作过程,不是闺女有意难为我家女侠吧?

妻子用一种特有的坚定对我说:其实按照一定的规律,还是很好绣的。

从此我看她一小块一小块的绣,一小块一小块的数,我突然发现,绣十字绣还上瘾呢,绣完这一根线就想绣那根线,就这样经过不到三年的不懈努力,一幅2.2米多长,1米宽的《花开富贵》就初具规模了。

在家里来人的时候,就怕看错用错线,那就得重新绣,有时她低头低得颈椎疼。我曾经在电脑上查过,绣十字绣一次只能绣两个小时,但是,妻子一上瘾,就不管时间了。我看她疼的时候转转脖子又继续绣,我就心痛地说:费那个劲呢,再弄出一身病来谁伺候你?妻子却信心十足地说:这辈子没什么可留的东西,就这幅十字绣了!就想亲手绣一幅十字绣,冬天在家暖和的绣,夏天就开着空调绣,一边看孩子,一边做饭,一边绣十字绣。在外孙女1岁零4个月的时候,这幅巨作《花开富贵》终于完工了。妻子激动地把它挂在阳台的晾衣架上让我欣赏,我看着妻子的这幅巨作,脸上的表情,不知道是感谢,还是怜悯,不知道是赞许,还是责怪,反正是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绣了三年的十字绣

妻子即骄傲又疑惑地问:怎么样?

我十分夸张地喊:好,太好了!这是妻子用智慧的汗水浇开的《花开富贵》呀!妻子呵呵一笑,说:不光是我的汗水,还有闺女的汗水和外孙女的汗水,我们共同浇灌的《花开富贵》呀!

我看了一眼妻子,想起她一手抱着孙女,一手帮助孙女穿针引线的情景,真心希望我们的孩子的孩子都能珍爱这幅作品,成为我们家的传家宝。这也可能是妻子愿意辛苦的一点希望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