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是提醒人们“行贿”的日子
(2014-01-24 05:57:32)
标签:
好处纪算老爷玉皇大帝诸神 |
分类: 惠龙散文集 |
腊月二十三是提醒人们“行贿”的日子
从小就听妈妈讲:腊月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
走进腊月二十三,上班的人们就开始询问:到那里过年了?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君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它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
还说:灶君爷上天专门告人间罪恶,一旦被告,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在《太上感应篇》里,又有“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的记述。司命即指灶君,算为一百天,纪指十二年。在这里,重罪判罚又增加到减寿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时,要打点一下灶君,给他买点东西,什么糖瓜、葱花油饼了,求其高抬贵手.
母亲在世的时候,每逢腊月二十三她都提示我们去给父亲上坟,是离开我们的纪念日,这一天一大早,拿上母亲准备好的祭祀品,来到父亲的墓地,点上香,报告一年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扫完墓,母亲不让我们直接回家,怕带回墓地外人的晦气,跑到商店买些年货。回家后就要打扫房子,扫净灰尘,还要用湿毛巾擦除房内的中堂画,和各种装饰画,把室内外打扫干净,然后就开始祭灶了,也就是行贿灶君一下。
祭灶除了要用祭灶糖,还要摆上他爱吃的葱花饼,放鞭炮,祭灶糖是用白糖熬成糖稀,拌上炒熟的芝麻,或者苋菜籽,还有吹出的中间空心上面占满了芝麻很香很甜的祭灶糖,这一天灶王上天去回报人们在这一年中的行为善恶,玉皇大帝便根据灶王的回报,决定奖善罚恶的度数,如此规范人们的行为,虽为可笑,但不缺乏心理的暗示作用,是中国民俗中重要的传统文化。
但是,随着阅历的增加,发现我国也有不贴灶神的地方,比如中国四大名镇的朱仙镇就很少贴灶王,据说过去这里的人也是贴灶王的,只是人们年年用灶糖封住灶王的嘴,便觉得有了灶王的蔽护,可以为所欲为,商人们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连饭馆饮食也不足量,有一年,玉皇大帝到这里看门神会,看到人间饭馆内座无虚席,便也想吃饭享受人间烟火,他买了一碗面,却发现四两面竟只有几根,于是他很生气,回到天宫命火神祝融前来访查,火神到这里来化成一个老汉,沿街叫卖火烧:“换火烧十六两的小火烧,十五两的大火烧,”镇上那些爱占小便宜的一听拿少的可以换大的,纷至沓来换取火烧,那一天到了傍晚,火便烧了起来,得了大火烧的烧了个净光,只有那些本分守法的才免于灾难,后来人们总结出为人还需要以诚为本,再不去偷工减料,赚取眛心钱,灶王再会甜言也难摘天蔽日,于是就很少有人过年再祭灶王,只在三十晚上吃团圆饭时,在灶前浇上饺子水,谓之浇奠。
哈哈,读到这里,你明白了吧!行贿不一定是好事,有人庇护你为非作歹,到头来还是会害掉自己,所以,奉劝祝君,封别人的嘴,不如踏实做事!从内心坚守“四条禁令”对国、对民、对自己都有好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