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们不贪才会被降职
(2013-01-10 07:11:49)
标签:
国人先生范围多年之民杂谈 |
分类: 惠龙杂文选编 |
因为你们不贪才会被降职
昨天去苗部长家串门,他妻子李学敏是个下岗职工,因患心脏病,在家呆着数年,但是,她很爱学习,不能说是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士,但会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我与苗部长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学友、同事、一个班子里面的成员,我们可以说是无话不说的朋友。我们一起聊天说到某人又升迁的时候,李学敏问我俩:“你们三位出道算早的吧?二十几岁就是科级干部,可是,就差一万元没有完成上交指标,就被上级领导降了职,你们考虑过什么原因吗?”在她这种尖锐而过于敏感的问题面前,我只会摇头。
她很无奈地接着说:“你们想一想,你们是没完成任务,不是亏损。而如今亏损几十万,几百元的官员,为什么好车照坐,官位照升吗?”
这一回是我俩同时摇头。她用可怜的口吻对我们说:“因为,他们都在贪!”
苗部长恍然大悟:“你是说这个呀?那我们睡觉还踏实呢?”
李学敏嘿嘿一笑:“你们是躺下就打呼噜了,可你们为什么不静下心来想一想:大家都在贪而只有你们不贪?你们不是羊群里跑骆驼是什么?不挨撤职才怪呢?”
听了她这番话,我俩真是无言以对了。回到家吃完饭,习惯了读一会书,当看到《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有这么一个故事引起我的思考。
书上说:春秋时候,季孙氏以鲁国权臣的身份当政,孔子的学生子路担任季孙氏的属地邴(Bǐng)邑(yi)的长官。当时,季孙氏征集百姓在邴邑开凿长沟。子路见民工们挖沟辛苦,乃“以其私秧粟为浆饭”,用自家的粮食给民工熬粥吃。孔子知道这件事后,就派子贡把子路的稀粥倒掉,把饭锅砸毁,并传话给子路说:“鲁君有民,子奚为乃餐之?”(“老百姓都是鲁君的百姓,你为什么要拿饭给他们吃?”)
这下子路被惹火了,他一路疾走,径直闯进孔子的房间,问道:“夫子疾由之为仁义乎?所学于夫子者,仁义也;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其也。今以由之伯粟而餐民,其不可何也?”(“先生认为我施行仁义是错的吗?我跟随先生所学到的,就是‘仁义’。所谓仁义,就是有了好处和天下人共同分享。现在,我拿自己家的粮食分给挖沟的民工吃,有什么不可以?”)
孔子的回答十分令人玩味,“由之野也!吾以女知之,女徒未及也。女故如是之不知礼也!女之餐之,为受之也。夫礼,天子爱天下,诸候爱境内,大夫爱官职,士家其家,过其所受曰侵。今鲁君有民而子擅爱之,是子侵也,不亦诬乎!”(“子路你太粗野了!这个道理,我本来以为你已经懂得的,可你居然还远未懂得。是不是你本来就像这样不懂礼呢?你拿饭给民工吃,这是爱他们。按礼的规定,天子爱普天下的人,诸侯爱本国的人,大夫爱他的职务所管辖的人,士爱他的家人。所爱超出了礼所规定的范围,那就是‘越礼’。现在,民工都是鲁君的百姓,而你擅自去爱他们,这就是你‘越礼’了,不也太糊涂了吗?”)
孔子的话还没说完,季孙氏已经派使者来指责了:“肥也起民而使之,先生使弟子止徒役而餐之,将夺肥之民耶?”(“我征集民工,让他们干活;先生却让弟子叫他们停止干活,拿饭给他们吃。先生难道打算争夺我的百姓吗?”)
孔子只好带着弟子们乘车离开了鲁国。
读到这个故事,我忽然联想到李学敏提到的敏感问题,觉得在今天依然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并引出我要思考的问题:德高震主,才会被降职使用吧?
从这个故事可见,子路的政治经验还是匮乏,仅从干好工作的角度出发,用自己的粮食给民工熬粥,以为是做了一件仁义的好事,殊不知此举反而引起了鲁国权臣季孙氏的猜忌。人家季孙氏让你负责挖沟,你指挥民工干活就行了,对他们施以恩惠,想要干什么?而孔子宦海沉浮多年,对官场的忌讳了然于胸,敏感地觉察到子路“德高震主”了,这才派子贡去砸了子路的饭锅,但还是晚了一步。
中国历代的当权者,无不喜欢猜忌。由此,不但功高震主,德高也震主了。
岳飞被杀的原因,除了力主北伐、战功卓著、兵权在握之外,他那句“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何愁天下不太平”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试想,当时的宋朝统治集团,上至高宗皇帝、下至大小官吏,有几个不爱财、不怕死?你这话啥意思?想要干什么?难道打算同皇帝争夺百姓吗?这样的人,有人格魅力、有能力水平、有远大志向还有实实在在的兵权,太危险了!势必杀之!
再比如海瑞,在百姓心目中,海瑞是就是青天,但在朱明王朝的官场中,估计没几个人不恨他!我们都贪、都搂,你装什么大尾巴狼?凭啥树立你的高大形象反衬我们的猥琐可耻?这样的人怎能让他做官?排挤之!倒是被后世骂做混蛋的嘉靖、万历皇帝反而比较清醒,——留着海瑞这个道德招牌还是有利于统治的。
想起李学敏的“大家都在贪而只有你们不贪?”是不是也被当时的当权者忌讳成德高震主了? 想到这里真有些后怕,我们没被一撸到底,到成了自己的幸运。
睡了一夜,还在思考这个问题,反复琢磨,也不能责怪当时的当权者,这源于中国人的一个不好的传统,抑或是劣根:那就是你比我强,我不是要努力赶超你,而是想办法把你拉到跟我一样的水平线上。你能力强,就给你使绊子,让你出丑,证明你不行;你德行高,那就诋毁你,最常见的办法是说你有不正当男女关系。像季孙氏那样把猜忌与不满端出来摆在明面,诚可谓真小人!
写到这里,想想身边,那些刚刚被提拔起来的干部,大多一副脱离苦海的状态,在酒桌、歌厅、洗浴中心里拼命地虚度青春,还有谁记得在寒窗苦读时树立的“国家兴旺匹夫有责的”豪言壮语?只有那这几个老头,就要撒手人寰的老专家,还在为了那些只顾自己的升迁,而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人,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地工作着。
于是招来身边同事的深忌:“我们都在助纣为虐,只有你们独自清醒?你们这些人,不是抢我们年轻人的饭碗,又是什么?”于是众人一起挤兑他们,弄得这位老专家除了抱怨,绝无人性可言。
综上所思,无论是古人,还是当代人,他们其实都向往我们的社会能够是一个道德高尚的社会,但我们这个社会还有多少高尚道德存在的土壤呢?我们在生活中亲自打碎了多少道德的饭锅呢?连孔夫子都不能免俗,普通的国人,又能好到哪里去呢?我们又该怎样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