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理老师笑了
标签:
话音多数人生平本质脚印 |
分类: 惠龙散文集 |
何理老师笑了
2012年12月31日上午,50多位承德籍诗人聚集在老干部活动中心大礼堂,带着真挚的情感,追思何理老师。在他们当中,有何老师的诗友、同事、朋友和学生。时间过得真快呀,一晃何理老师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
在这三年里,他亲手缔造和组建的郭小川研究会,没有一个人忘记他,他像爱护孩子一样,呵护的《国风》诗刊编辑部,在他的精神鼓舞下,正一步一个脚印地阔步向前。
何理老师生前,被承德诗歌界尊称为“诗歌保姆”,这位忠诚、憨厚的“诗歌保姆”,用他虔诚的帮扶和引导,让一位位普通的农民、工人、学生、商人,转变成头戴文学王冠的诗人。
这些人怎能忘记,何老师顶着烈日,寻访在田间地头的情景,怎能忘记,何老师冒着风雪,寻找在工厂车间的辛苦,怎能忘记,何老师深夜编辑诗歌的画面,怎能忘记,何老师穿着老头衫,无偿组织各类文学培训班,亲自讲述诗歌、散文的创作方法。
当然,在座的所有人,更不能忘记:有人,靠权贵、霸道、金钱、甚至是武力维护其旗手的地位,有人,靠笼络、收买、恐吓,来维护自己的核心地位。而我们今天追思的何理老师,靠得是忠厚的品德,虔诚的信仰,来教化众生,塑造诗人的,这些被感化而活着的诗人,感悟之后,才把何理老师尊称为“诗歌保姆”,拥戴到领军地位的长辈。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所有认识何理老师的人,几乎在追思何理老师的时候,没有一人,不在歌颂他的高贵品德,没有一人,不在为他生前的无私的奉献精神而感动。
何老师从1955年成为轰动全国的著名诗人起,大学毕业后,回农村迎娶村姑成家的举动,在省城牵挂没有农转非的子女时,在地区作家协会主席的位置上,他着力底层诗人的发现与培养,在创办《国风》诗刊的日子里,他考虑最多的是诗歌质量和主题。这一桩桩一件件,那一桩,那一件不体现何理老师的高尚品德和“蜡烛”的奉献精神呢?
特别是在何理老师人生的最后一刻,他耗尽最后一点血脉,为《国风》诗刊编辑、修改诗稿,这期诗稿沾满老诗人的真挚情怀和毕生精力。他是真心爱诗的楷模,在他逝世三周年前夕,我们齐聚一堂。追思他的足迹和生平,尊称他为“诗歌保姆”,是钦佩他的奉献精神,追思他的高尚品德,是学习他的蜡烛精神,追思他的爱诗情怀,是弘扬他的品德高尚。
何理老师一生不为权贵谄媚,不为金钱屈服,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贵品质,怎能不激励后人来缅怀他呢?现如今,这样的恩师还多见吗?这样为诗歌呕心沥血的诗人还多见吗?这样纯洁高尚的文坛领军人物还多见吗?这样爬山涉水无私培养后人的前辈还多见吗?
看看我们“圣洁”的诗歌周围吧!那些以功利性、目的性为前提的学子吧,看看那些披着诗人外衣的伪君子和庸俗的小人吧!看看他们正在到处招摇撞骗,他们用诗歌去敲开金库的大门,他们用诗歌解开美女的衣裤,他们用诗歌攀登权贵的舞台,他们用诗歌干着利益熏心的事情,他们为了谁,只为他们自己……
而可歌可泣的何理老师呢?他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诗歌的发展,承德诗歌后人的层出不穷,想到这些,你们自然就会理解,我为什么在何理老师的追思会上,要背诵臧克家的诗《有的人》了吧!在追思会上,我动情地朗诵道: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难道今天我们要追思的何理老师,不正是臧克家诗中所赞颂的人物吗?在追思会上,很多人称赞何理是恩师,就是为了缅怀他高贵的人品,赞颂他为别人俯下身子当牛马的精神,当我背完这首诗歌的时候,正巧步九江老师讲到:“这会我感觉何理老师又和我们在一起了…..”他的话音未落,我突然看到何理老师憨厚地走到我的眼前,笑着说:“我可没有你们说的那样好!”
我急了反驳说:“您活着为了我们活的更好,当然我们要把您抬举得很高,很高。”何理老师笑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