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上了,你说咋着?
(2012-07-01 08:08:11)
标签:
杂谈原创文学李树伟 |
分类: 惠龙杂文选编 |
摊上了,你说咋着?
李树伟/文
昨天,做老同学儿子结婚典礼总管时,发生了一点事,让我想到了一些老词:门当户对、阶层是否还真存在……..
由于工作关系,做总管多了,并不觉得新鲜。可是,昨天婚礼中发生的事情,却让我想了很多。也为今后小两口的生活,准确地说,更为两对亲家怎样相处,捏了一把汗。
老同学曾在市某局,任过副局长,很随和的一个人,没有官架子,也不会使用权术,所以,十几年位置都没有发生变动。
媳妇应该说比他精明,也是副处级干部,还在岗位上,他俩的儿子很优秀,大学毕业后,考取了国家公务员,没用父母的任何社会关系,在市政府供职。
到了婚嫁年龄,儿子始终没搞对象,家人很急,给他介绍,也待理不理,近三十了,儿子突然领家一位姑娘,说是大学同学,也是一起考的公务员,只不过她被分配到县政府某局工作,人也漂亮,懂事。
一问姑娘家庭情况,才知是一个来自偏远山区的农村,父亲有病,母亲含辛茹苦地把她抚养大,没有多少文化,可总爱叫死理,孩子订婚的时候,提出要彩礼,张嘴就是十万元,如今的社会,哪还有这样直白提出这种事呀?可是,老同学的亲家母提出来了,引得两家人大吵起来,老同学妻子的娘家,有姐妹四人,老大的丈夫,是位市级领导,老二的丈夫也是处级干部,老四的丈夫是公安局政委,他妻子在家排行老三。
特别是老同学的四小姨,在劳动局工作,听了此事,扬言非要拆散不可,可是,儿子答应了,要彩礼有什么不可,这不是中国的传统吗?又不是她母亲发明的,我想娶她的女儿,就应满足人家的条件,彩礼自然由我给,你们就不要争吵了。
老同学的妻子无奈,为了儿子只能说:好亲戚都做了,就当是扶贫吧,把十万块钱的彩礼钱,让亲家母带回去了。
这个条件对老同学这样的家庭,绝对不是问题,光公家车就派去了四辆,都是小车司机自报奋勇愿当此任。
没想到,在婚礼结束后,一个突发事件摆在了我这个总管面前,几位迎宾热情地搀扶二老到五楼雅间进餐,可老同学的亲家母去了之后,突然跑回来,在婚礼大厅指着老同学的四小姨子鼻子问:为什么不把他们安排在大厅?
四小姨子本来就瞧不起她,也没好气地说:这是抬举你知道吗?
亲家母把腰一掐说:有你这么抬举的吗?这是怕我见人,我们农村人怎么了?
我急忙跑过去问,老同学的亲家母,也恶声恶气地追问我:你是他家什么人?
我和颜悦色地告诉她:跟这个家庭一点关系都没有,是给老同学帮忙。
她才语气缓和地跟我说:他们嫌弃我是农村来的,我不来,他们非要我来,我来了,又把我放在五楼一个孤独的房间里,大厅里吃饭多热闹呀?我来这里吃饭,不就是图个热闹吗?
我听后当即决定:让老亲家回到大厅,特意调整一桌,孩子的同事去雅间。
老同学的亲家母气呼呼地坐在大厅里,说:这里多热闹呀!不让我在大厅吃饭,我就带着闺女回去,让你儿子结不成婚。
听到她的大呼小叫,吓的周围人投来异样目光。
老同学的四小姨子也生气地跑过来说:爱接不接。今天散了,明天我就给外甥介绍一个。
我赶紧让其他迎宾把老同学的四小姨子拽走,继续上前安慰道:儿女大喜的日子,您愿意在哪里,就在那里!
老同学的妻子也给我发短信说:雅间安排一桌,大厅安排一桌,由她自己选。
看着老同学妻子的肚量,我给她回了一条短信:嫂子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呀!
她马上回复道:摊上了,你说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