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何理老师
(2012-06-21 21:36:27)
标签:
李树伟文学原创杂谈文化 |
分类: 惠龙杂文选编 |
忆何理老师
承德市第三届诗人节就要到了,今天郭小川研究会的张秀玲给我们分别发短信通知我们2012年6月30日到承德市老年大学参加诗人节诗歌朗诵会。我周围的朋友都收到了这个短信,于是,何理的名字自然说起:这位被承德诗歌界尊为“诗歌保姆”的老人,一生为诗歌而活,还是十五六岁的孩子,便以他超常的意志和聪慧,在诗歌面前一举成名;这位憨厚执着的诗人,成名之后,想的再也不是自己,而是如何培养年轻人,让更多的人实现梦想。他举办过多少次诗歌培训班,已无从考究,他培养了多少诗人?也无法统计。
可是,老师的高尚品德,我们都清晰记得:他经常丢掉宝贵的创作时间,孤身一人到基层寻访诗歌爱好者,他披星戴月钻山沟,下车间,进矿山,穿森林,上学校……
经他培养出来的诗人,有工人,农民和学生。有的诗人,以前自己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可是,遇到了何理,便以诗歌的神奇力量,改变了自己的一生。有的走进城市,成了专业作家,有的走向领导岗位,成了领导何理的领导,也有更多的人,找到了一生的寄托,精神的富有,让他们在各个领域演变成生活的强者。
何理老师是一位虔诚的,可以说是伟大的诗人,他编辑发行的《国风》,被中国诗歌界誉为与《诗刊》《星星》齐名的中国三大诗刊之一。
《国风》为什么名声这样大?影响这样深远呢?就是因为有这么一位诗歌的守护者,他在编辑诗刊时,绝对不看你的官位,不看你的社会地位和金钱,他看的是诗歌质量。更难能可贵的是,何理把爱会无私地奉献给诗歌热衷者。特别是,那些水平低而热情高的诗歌爱好者,为鼓励他们写诗激情,何理老师会亲自为他们修改,并热情地把他们请到家里耐心讲解和引导。
这位被称为老师的诗人,我们常说“何理是真老师!是真正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的好老师。”
他为诗歌而生,又为诗歌而死。他死的时候,手里还攥着刚刚编辑完成的《国风》诗刊。
农民诗人野鹤,也是何老师经常关爱的一位业余诗人,他想起何理老师,能言善辩的嘴,好长时间沉默不语,他眼含热泪,在书案上反复斟酌着自己的情怀,他带着哽咽的声音,向诗友奉献两首:忆何理老师
(一)
诗家常吾有诗心
谁爱能比你爱深
沥血讴心殚竭虑
侠肝义胆尽忠魂
星殒案边辑书者
气断灯前墨染身
落雪难留飞雪送
天情更比人情真
(二)
掩卷沉思忆故人
拙笔愚情倍思君
每读《国风》频受益
常思恩师教导谆
选稿求质不求量
任人唯贤不唯亲
大业未竟身先死
英魂风骨浩气存
大家听着野鹤的朗读,回忆着何理老师离开我们那天,满天的白雪。那场雪真大呀!说有半米厚,确实没人去丈量过,可除了市内公交车外,其他车辆一律停止运营。
可是,他的弟子们,特别是一位来自农村深山的诗人,听说何理老师仙逝的消息后,连夜跋山涉水,步行来家吊唁的情景,让在场的很多诗人感动不已。
还有几位七十多岁的老诗人,他们相互搀扶着,顶风冒雪,来到家中,跪伏在何理老师的灵堂前失声痛哭的场面,那种撕心裂肺的哀悼,犹如刀绞,从眼疼到心。
我从来不怀疑那个难忘的场面是臆造的,或者是做给别人看的,我至今坚信在场所有人对何理老师的感情是真挚的,这种真挚的情感,只有何老师的在天之灵知道,因为,何老师和我们是心心相通的!
所以,今天特意在这里给何老师发个消息,告诉他:承德市第三届诗人节定于6月30日上午九点在老年大学一楼会议室举办诗歌朗诵会,希望您接到通知能按时参加……
我知道何理老师也一定会按时参加,因为,守时是何理老师的一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