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惠龙
惠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7,902
  • 关注人气:12,1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桥与人生

(2012-01-17 11:25:53)
标签:

王庆学

漫水桥

桥与人生

桥梁

下部结构

杂谈

分类: 惠龙散文集

桥与人生

李树伟/文

冯营子滦河大桥

冯营子滦河大桥

习惯于汉语拼音打字,本想打《桥与人生》,可拼出来的却是“巧遇人生”,凝望四字,忽来灵感:于王庆学相识,源于文字,与桥梁相知,却源于他所建筑的桥梁。

走在承德八县三区他所承建的一百余座桥梁上,他就像一名幼师,向我讲授:“桥是一种架空的人造通道。由上部和下部结构组成。上部结构包括桥身和桥面;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和基础。尤其是承德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对建桥的技术要求也高……”

在他的启蒙下我知道了:“大约在汉代时,桥梁的基本桥型已有四种:梁桥、浮桥、索桥、拱桥。”以后,我又翻阅一些资料,根据其建筑材料和构造形式的不同,又分别演化出:木桥、石桥、砖桥、竹桥、盐桥、冰桥、藤桥、铁桥、苇桥、石柱桥、石墩桥、漫水桥、伸臂式桥、廊桥、风雨桥、竹板桥、石板桥、开合式桥、溜索桥、三边形拱桥、尖拱桥、圆拱桥、连拱桥、实腹拱桥、坦拱桥、徒拱桥、虹桥、渠道桥、曲桥、纤道桥、十字桥,以及栈道、飞阁等等。

历数王庆学所承建的桥梁,也有:木桥、石桥、砖桥、铁桥、石柱桥、石墩桥、漫水桥、虹桥、渠道桥、曲桥、栈道等等,几乎应有尽有。

站在千姿百态的桥面上,它们一会高悬,一会低卧,形态万千,有的雄距山岙野岭,古朴雅致;有的跨越岩壑溪间,山川增辉;有的坐落闹市通衢,造型奇巧;有的一桥多用,巧夺天工。不管风吹雨淋,无论酷暑严冬,它们总是默默无闻地为广大的行人、车马跨江过河,飞津济渡。

我们都知道桥梁自产生始,便以属于民众共有的社会性出现。我国的传统建筑,一般为私有性,唯有桥梁(除私有的园林中桥梁外),不管是官修私建的,都为社会所公有。故数千年来,爱桥护路成为一种良好风尚,而“修桥铺路”则是造福大众的慈善行为,被民众所推崇。

因此,修桥或建桥都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查看史志,我国历来修桥建桥的方式,大概有四种:一是民建,即由一家一姓独立建桥;二是募捐集资,报经官府支持,协力兴建。三是官倡民修,由地方官倡导,士绅附和认捐,并指派官吏或商绅主持完成。四是全由官府拨款施工兴建。

查阅王庆学所承建的桥梁,既有民修,也有官修,既有捐建,也有认捐,更有“和四维一”者,在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中国,既然与造福大众的慈善事挂上钩,就不能提及挣钱的事情,“都说我修了一辈子大桥,一座桥挣一万元吧,最少也得上百万吧!可我真没挣到桥……”这是王庆学一路解释最多的一句话。

当然我知道,建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跨水或者越谷的交通,以便于运输工具或行人在桥上畅通无阻。若从其最早或者最主要的功用来说,桥应该是专指跨水行空的道路。故说文解字段玉裁的注释为:“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桥也。”说明桥的最初含意是指架木于水面上的通道,以后方有引伸为架于悬崖峭壁上的“栈道”和架于楼阁宫殿间的“飞阁”等天桥形式了。

谈及王庆学的建桥之初,仅是为了让全村人走出去,达到养家糊的目的。既然选择与慈善有关的行业来维持生计,再奢望成为亿万富翁,只能是痴人说梦了。

但三十多年的建桥经历,让他最不能忘记的还是渡口稍公的“男女不能同渡,渡女不渡男,渡男不渡女”的借口,还有缺乏建桥资金、建桥材料的困惑,更有山野村妇的横加刁难,更气地方官吏的勒索钱财。他永远也忘不了滦河渡船沉没的日子,那失去亲人的哀嚎,像一把把钢针,刺进胸膛,他面对滚滚河水发誓,将来若有机会,一定要在这里修一座桥,让千千万万的男女能够携手而过。

正是现在已经苟延残喘的冯营子滦河大桥,引领着王庆学,这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花费三十多年的时间,演绎一场《桥与人生》的传奇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没问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