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承德诗歌的倾诉与守望

(2011-05-24 20:49:13)
标签:

何理

承德

品读与分享

诗歌

诗人

杂谈

分类: 惠龙抒情诗选编

对承德诗歌的倾诉与守望

——研读何理老师的《品读与分享》文集初探

李树伟/文

研读何理老师的《品读与分享》文集,让我久久沉醉于诗人营造的动人诗评之中。咀嚼品咂之时,让我浮想联翩,激动不已。这部涉及承德籍六十余名的青年、老年诗人与作家,在他们步入文学芳草地之时,这位质朴的学者,便以有求必应的心态给他们写序、跋和评论。

在这六十五篇文稿里,他已经为读者勾画成一幅幅飞花点翠,气势恢弘的诗人遐想,联翩在我的眼前闪现,而那荡漾在字里行间的期盼,倾诉了一个诗人,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与守望。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带着老花镜,寻找着已经发黄的纸张,一字一句地品读整理他过去的辉煌,这里面有他的同辈人,也有他的晚辈人,有些是他年轻时播下的种子,现在有的已经长得比他还高,有的仍然是一颗小草,长在大山的深处,无人知晓,当然也有晚霞夕阳,他们仍然与何理老师站在一起,让他们的余晖光芒万丈,散发着迷人的亮光。

这部《品读与分享》文集,不但是了解承德诗歌文学的窗口,还是了解何理老师的诗学观念与其他文学观念的课堂。不信你就细细研读,无论是序、跋还是评论,都诠释何理老师是如何结合文学创作与人类实际生活,来品诗、品人、品艺术的评论集,她真实地反映出何理老师对待文朋诗友的那份人文情怀。这些文章随着不同作品的深度与广度,时而轻吟,时而高歌,时而鼓励,时而褒奖。

何理老师是承德文坛有影响力的诗人作家,从一九五五年第一部诗集《唱一唱新农村》开始,便成为承德现代诗歌领域的一面旗帜,受到全国各地诗友的称颂。我揣想,如果说“诗品缘于人品”,“诗如其人”能被大家认同的话,那么这位从学生时代就步入诗坛的诗人,能依仗诗歌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农民儿子,他的骨子里就渗透着纯朴,在中华民族一步步崛起之时,这位农民的儿子,在一个新中国崭新的国度里悄然崛起,成为新时代抛洒血汗辉光的人民公仆。这位培育了承德诗坛发展到鼎盛时期的园丁,不仅有一颗高尚的诗心,还有一套做人的标准。有人称他为承德诗坛的“老黄牛”,也有人称他为承德诗歌界的“保姆”,这两种评价我都不觉得过分,常言:“有志乎古者希矣”。如今,像何理老师这样无私固守诗坛圣殿,孜孜研究传承与发展承德诗歌艺术的诗人实在不多,像《品读与分享》这样艺术到位的诗评更为鲜见。何理老师在推出新人之时,是带着“品读与分享”的心态去对待文友,去引导并推出新人。而如今为新人写篇序、跋而要钱的老师们,在阅读《品读与分享》文集时,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又是什么滋味呢?

何理老师是一位慈祥、和善的老人,我喜欢称他“可爱的小老头”,他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的顽皮,我那种空谷足音的大喜悦,总是驱使我急切地去破译他无私奉献诗歌艺术的真谛,走进他清醇崇高的艺术世界。

研读何理老师的《品读与分享》文集,首先感觉到,充溢在文集里面的是扑面而来的自然赤诚、浓烈而浩瀚的真情。这真情,是一个文友、师长对诗歌艺术真挚热爱之情,是一个文艺工作者对人民的无私奉献之情,是一个人民诗人对于父老乡亲、诗友的淳朴关爱之情。

几十年以来,何理老师不但在承德作家协会是一位称职的主席,还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作家,他的诗歌、散文、小说评论都十分鲜活,他一生出版发行了诸多诗集和散文集,还编著了多部论文集,特别是这部《品读与分享》文集,是对承德诗坛宏观扫描与微观剖析相结合的深入探索,也是多角度、多方位的诗歌艺术研究,是一部很有启示性的论著。

首先,何理老师的《品读与分享》文集,是一支万花筒,让你了解不同的层面。

何理老师的《品读与分享》文集,从多种视觉切入不同诗人,不同时期的不同诗歌艺术之精华,达到多层面、多方位的剖析与评述,是一部承德诗歌总体发展的轨迹坐标,是一部真正意义的承德“诗史觅踪”。

特别是“晚霞篇”,不但吸收了当代一些有影响力的诗人情愫,还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论述“刘章:成功的探索与创新”,把新诗的特点及发展规律,展现给读者,让诗人走有方向,读有尺度。不过更令我拍手叫绝的还有,何理老师并非以编年史的方式泛泛地、枯燥地讲述各位诗友、弟子的创作历程和艺术特色,而是用生动的文笔,把诗人放到不同的时代背景后面进行论析。如写“承德的王老九”一文中,真诚的告诫后人:“诗文宁肯要写得笨拙一点,不可刻意追求奇巧;宁肯写得质朴一点,不可刻意追求词藻;宁肯写得粗梳一点,不可忽视气质;宁肯写得生僻一点,不可庸俗。”从这一点上就不难看出,何理老师不但注重人品的修炼,更重视诗歌艺术的提炼。何理老师在他的每篇诗评中,都刻意寻求挖掘新人突破的地方,为读者穿针引线地找到自己的读书体会,内容丰富,翔实可靠地引导年轻的诗人接受国内外诗歌爱好者健康的思想与写作模式,如写“以诗诠释生命”一文中:“他(齐宗弟)的诗是感悟人生的五彩风景,有着求美向善的人性关怀,他的诗来自心灵深处的震颤,倾情于被世俗诗人不屑一顾的高尚声音……”对青年诗人艺术魅力评价准确,读起来让人信服。

其次,何理老师的《品读与分享》是诠释亮点的艺术。

何理老师在给诗友作序写跋时,从不讲究面面俱到,而是有重点地寻找亮点,撷取其中最明显的艺术特性,来诠释诗人的内心世界,在对待诗歌文本的评析中,何理老师总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纵横交错,广征博引,使读者能对这部诗集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海健的诗性智慧”一文中写道:“诗是体验世界,感悟人生,然而,诗是以它对世界、人生的感情反映来显示自己的优势和功能,也就是说,诗歌是抒情艺术。”给诗歌定位之准,让读者深信不疑,让后人受益颇丰。

这样写序,给做诗的人与读诗的人,都指明了方向,避免了只注重技巧而忽视理论的毛病,文章里也能给学诗的人以诗美的新奇和熟悉的陌生感,显然,何理老师的序、跋都是从论述的方式和审美的角度,去启发诗友和诗歌爱好者的神经。

其三,何理老师的《品读与分享》是承德诗歌发展的缩影。

何理老师运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论述方法,从各个诗人不同的艺术角度,对每位诗人进行量体裁衣,如“浪花篇”收录的四十三篇中就有三十篇是诗集的序,这能不说是承德“诗史觅踪”吗?仔细研读,你会惊奇地发现,何理老师对每位诗人的创作道路的评价都是不同的,他不但要品读诗稿,还要品读作者的人生轨迹,还要着力对诗人创作思想及艺术成就系统的研究,也对其艺术风格、艺术上的承传关系和诗歌史上的地位做出理智的分析,因而,全书分量似乎更重于承德其他诗歌评论文集,研读这部《品读与分享》更能真实地了解承德诗歌发展方向,也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总之,这部《品读与分享》不但全书文笔优美而流畅,更重要的是篇篇洋溢着浓浓的激情,不但让读者思维开阔,还能灌入新颖的诗歌艺术,更能折射出何理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俯首甘为孺子牛”长者风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