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去北京参加《“点亮数字中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讨会》纪实

(2011-04-21 14:38:39)
标签:

李维森

国家测绘局

专题报告

研讨会

城市建设

杂谈

分类: 惠龙日记

我去北京参加《“点亮数字中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讨会》纪实

我去北京参加《“点亮数字中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讨会》纪实

我去北京参加《“点亮数字中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讨会》纪实

2011年3月,我在《中国科技博览》第9期杂志上发表《RTK在地质测绘上的应用》论文一篇,没想到受到国家测绘局和中国测绘协会专家、领导的高度重视,特邀请我于2011年4月19日——21日作为特邀嘉宾,去北京国家测绘局参加“点亮数字中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讨会。

我去北京参加《“点亮数字中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讨会》纪实

这种会议是目前中国测绘学术界规格较高的一种研讨会,会上负责吃住及往返交通费,参加会议的代表统一下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京丰宾馆”

我去北京参加《“点亮数字中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讨会》纪实

作为特邀嘉宾,我带着嘉宾胸花,走进国家测绘局的大楼。

我去北京参加《“点亮数字中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讨会》纪实

在来宾签名簿上郑重地和全国著名专家学者一起签下了李树伟的名字。

我去北京参加《“点亮数字中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讨会》纪实

步入国家测绘局大厅,看到地动仪模型,不由自主地留下一张纪念尊容。

我去北京参加《“点亮数字中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讨会》纪实
可容纳上千人的国家测绘局三楼会议大厅内座无虚席,与会学者、专家和同行都早早来到会议现场等候各路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

我去北京参加《“点亮数字中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讨会》纪实
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我来到研讨会前排,没想到还给我设置了桌签,左面是河北省测绘局副局长郭金华、右面是吉林省测绘局局长王福祥,以前我们都不认识,能和他们在一起感到很荣幸。

我去北京参加《“点亮数字中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讨会》纪实
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宣布“点亮数字中国——拓普康移动测量系统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讨会”现在开始。(拿话筒讲话的就是徐德明,在旁边站着的是邹熹光董事长、中国测绘协会副主席。)

我去北京参加《“点亮数字中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讨会》纪实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发表讲话

我去北京参加《“点亮数字中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讨会》纪实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教授(右一)作《移动测量系统及其应用》学术报告。

我去北京参加《“点亮数字中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讨会》纪实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著名测绘专家李成明教授作专题报告。

我去北京参加《“点亮数字中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讨会》纪实
美国EDUARDO大学博士,作《IP-S2在全球的应用》专题报告。(旁边拿话筒的是现场翻译。)

我去北京参加《“点亮数字中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讨会》纪实
海南省测绘局副局长麦照秋作《移动系统在湖南高速公路带状图测量中的应用》专题报告。

另外还有:山西省基础地理信息院副院长吴博义教授作《山西移动测量系统在城市中的应用》专题报告。

我去北京参加《“点亮数字中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讨会》纪实
郑祎博士作了《拓普康数字城市解决方案》的专题演讲。

我去北京参加《“点亮数字中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讨会》纪实
李树伟是第一个被选中三等奖得主,第一个登台领奖的特邀嘉宾,第一次登上国家级研讨会的讲台台上,看着是傻傻地冷静地站着,其实心里砰砰乱跳,都不知道以什么姿势去面对摄影记者的镜头了。

我去北京参加《“点亮数字中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讨会》纪实
当接过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李维森颁发的“三星掌中电脑”时,激动得我说了句:“真是缘分呀!谢谢哦!”逗得李维森局长都笑了。

我去北京参加《“点亮数字中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讨会》纪实
《中国测绘报》记者随即登台对我进行专人采访,我激动地说:谢谢所有来宾,谢谢所有领导,谢谢所有专家,一个“缘”字,把我们聚到测量这个专业,一次《点亮数字中国》拓普康移动测量系统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讨会让我们相识,愿测绘的明天更美好。旁边的人还假装说我讲得好,其实,我心里一点词都没有,就根本不知道想说什么?

总之,这趟北京不虚此行,获得了知识、荣誉和自信,也结识了很多朋友和专家。谢谢一贯支持我的朋友和妻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