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洗澡的回忆(一)

标签:
惠龙散文承德作家杂谈 |
分类: 惠龙散文集 |
对洗澡的回忆(一)
我一直觉得洗澡是一件神圣的事。它让你在褪尽衣衫之后看清真实的自己。你灵魂的眼,睁开之后,看到了最美也是最丑的东西。在这个人世间,你会有很多亲朋好友。但能够让你裸体相见并不多。在你做婴儿的时候,你真实、你纯洁、没有怨恨心地纯净,所以你是洁白如雪的纯真。年纪越大越懂得掩饰自己,你不再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去浴室洗澡,你面对是陌生人,所以你不害怕他们会看到什么,即便看到了,也不会影响你什么。假如你长大之后还愿意和他一块儿洗澡的人,那么那个人一定是你所信赖,而那个人也同样全心地相信着你。你不怕在他面前暴露你所有的弱点和伤痕。只有在看到你最丑陋的一面,还继续爱你的人,才是你的亲人。
很多时候,人是不能完完全全地看到自己的。如果你没有相信的人,又或者你不想被人相信,那你还不如一个人呆着,所以我不太愿意去澡堂洗澡。我家的卫生间里有一面很大的镜子。每次我可以在那里面看到真实的自己。在家,我觉得安全,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自己。
在镜子前常常幻想,想起五十年洗澡的经历,觉得也很有意思,把这些支离破碎的事情记录下来,也觉得很值得,他似乎也能说明社会在发展,我的思维也在变化。
我们家一共兄弟二人,儿时的洗澡,是在妈妈的大洗衣盆里,每次洗澡烧一锅开水,妈妈给我们轮班洗。哥俩被妈妈脱得精光,在妈妈的责骂下:“臭小子,洗澡也不老实,看我不把你的小鸡鸡揪下来!”我嬉戏着,往妈妈的脸上撩水,用手捂着,坐在盆里,是那样的惬意,现在想起来都不觉得脸红。
大一点洗澡就要跟哥哥去公共澡堂子,我家住在西大街36号院,距离承德市针织厂只有一墙之隔,后来又搬到碧峰门西街,距离五七织染厂只有一条马路,一个月能洗上一次澡。到了夏天就去离宫、头道沟高庙附近的旱河、武烈河等处的河里洗澡,当然,是大人们坚决反对的。当然也记得儿时的小伙伴,早辰(乳名,大号已经不记得了),我们一块去彩虹桥(就是离宫里面的罗锅桥)附近洗澡,他从彩虹桥上跳下去扎猛子,好久都没有上来,我们几个孩子大声呼喊:“救命呀,救命呀!”还是附近的一位解放军叔叔,连衣服都没来得及脱就跳进水里,把早辰从湖里捞出时,他脸色已经变得铁青,无论解放军叔叔怎样做人工呼气,早辰也没了生命迹象。我们只能呼喊着跑回家,告诉母亲,让他们告诉他的母亲。因为,他母亲刚怀上他三个月,父亲就在一次工伤事故中死去了。他母亲一个人把他养到十二岁,还被湖水淹死了。他母亲得知这个噩耗后,开始是人事不清,后来就疯了,整天站在家属院里哭唱:“我那儿呀,我夜夜思,天天盼的儿呀!你怎么就不听娘的话,一下跳进那彩虹桥呀!”那哭声撕人裂肺,我们总是默默地注视着她,觉得对不起她。后来,她一直未嫁,在我们单位托儿所当了一辈子阿姨,一直到老死,终年七十三岁。
那件事发生以后,父母再也不让我们到野外洗澡了,其实,自己也不敢去了。始终在五七染织厂洗澡,一直到长大成人。记得五七染织厂澡堂子在厂锅炉房的后面,男浴池里面有个大池子,池子全是釉面砖装饰,棚顶的天井使用玻璃透自然光,如果是现在早有好色之徒盯上了。还有那时没有淋浴,只有几对两个一组的冷水和热水龙头,围一帮拿着铝盆强占的场面,可以说是狼多肉少来形容吧!因为有洗澡的人不愿意上大池子里去泡,所以,接一盆水也是很难动脑筋的,澡堂子没有更衣室。
再后来,五七染织厂更名织染厂后,就不让外面的人洗澡了,我们就去二仙居浴池和西大街朝阳浴池洗澡了。跟看过的姜武主演的电影《洗澡》场景差不多,床类似火车座椅一样也带编号。能躺一个成人大小,都是红色油漆粉刷,掀开床板下面是存放衣物和鞋的箱子,放好衣物关上床板锁上即可。还有一种是椅子,人能够半躺着,下面也是装衣物的。当时锁不用租,买票时给锁,洗完交锁。要想洗澡就得起早一般是早上5.30左右还没开门,就在售票口排起长队(星期日),这主要是人们当时家庭环境没有像现在这样好,人们难得放假,清晨是澡堂子刚刚往池子里放清水中午往里添加热水,下午还一次,如果去晚了,池子的水就很污浊了,所以大人们都要早进去到池子泡泡。当时的门票是;大人澡票0.20元小孩澡票0.10元,在当时就很贵了。